分享

坚持每天背点《伤寒》,我已经背诵21天啦!

 天青青水蓝蓝我 2016-11-14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1)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防此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汤泡去黄汁,焙干称) 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黄芩三两(味苦寒) 黄连三两(味苦寒)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 桂技二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一两(炙,味甘平)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味辛温)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 ,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去节,味甘温) 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味苦,甘温)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石膏如鸡子大(碎,味甘,微寒)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原文+译文+评析

太陽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译文
太陽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不能自如俯仰,且无汗畏风的,用葛根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太陽经脉不利表实的症治。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 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太陽与陽明合病①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注释
①合病:两经或三经症候同时出现,谓之合玻
 
译文
太陽与陽明两经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出现发热、畏寒、头痛无汗等表症,又见腹泻的,用葛根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因风寒表邪而致下利的治法。
太陽为表症,陽明为里症,表里症同时出现,因名二陽合玻一般把陽明病专属于胃肠燥实症,是片面的说法。手陽明大肠,足陽明胃,所谓陽明病,就是胃与大肠病,热实症为陽明病,虚寒症也是陽明玻本条二陽合病的陽明病就是指下利症而言,而不是肠腑燥实症。这种下利,是因感受风寒之邪内迫陽明大肠所致,所以治宜葛根汤解肌发表,表邪外解则利自可止。这一治利方法,后世称为“逆流挽舟。”
 
太陽与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译文
太陽与陽明合病,没有下利,但有呕吐的,用葛根加半夏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因风寒表邪犯胃致呕的治法。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 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方解
王晋三:葛根汤,升剂也。半夏辛滑,芍药收陰,降药也。太陽陽明两经皆病,开阖失机,故以升降法治之。麻、葛、姜、桂其性皆升,惟其升极即有降理寓于其中,又有芍药、甘草垫安中焦,再加半夏以通陰陽,而气遂下,呕亦止,是先升后降之制也。
 
太陽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①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注释
①脉促:脉势急促。
 
译文
太陽病,症属桂枝汤症,本当用汗法,医生却反用下法,导致腹泻不止,脉象急促、短促的,是表症尚未解除的表现,若出现气喘、汗出等内热症的,用葛根黄芩黄连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陽明肠热下利的症治。
太陽病的桂枝症,即头痛发热,恶风寒,自汗出,脉浮缓之中风症,本当用桂枝汤解肌,而医者误用下法,以致表邪内陷而下利不止。但由于体质不同,虽然下利,却有两种不同情况:其一是正气犹有余力鼓邪外出,脉促正是正气抗邪于表的反应,所以说脉促者表未解也,仍当助其抗邪外出之势而治以发汗解表;其二如果在下利的同时,又发生喘而汗出,则表明里热偏盛,热逆于肺则气喘,热蒸津液外泄则汗出,热迫于肠而下利,治疗则当清泄肠热为主,宜用葛根黄芩黄连汤。肠热一除,则下利与喘汗均愈。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二两、黄连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 再服。

 
太陽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译文
太陽病,头痛、发热、身体疼痛,腰痛,关节疼痛,怕风,无汗而气喘,脉浮紧的,属太陽伤寒症,用麻黄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太陽伤寒的主症与主方。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 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太陽与陽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译文
太陽与陽明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气喘而胸部出现胀闷者,表明表邪郁闭较甚,病情偏重于表,不可攻下,宜用麻黄汤发汗解表。
 

评析

本条讲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满的治法。
胸部外连太陽,下接陽明,太陽病风寒外束,可发生气喘,陽明里热熏蒸,也可发生气喘,但陽明之喘必与腹满同见,今不是腹满,而是胸满,则表明不是陽明里实之喘,故禁用攻下,而应治以宣肺解表,故宜用麻黄汤发汗,表邪解则喘满自除。
 
太陽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①,筋惕肉瞤②,此为逆也。
 
注释
①厥逆:四肢厥冷。
②筋惕(tì)肉瞤(shùn):筋肉跳动,由于亡陽脱液,筋肉得不到煦濡所致。
 
译文
太陽中风症,脉象浮紧,发热,恶寒,周身疼痛,汗不得出而烦躁不安的,用大青龙汤主治之。假使脉象微弱,汗出恶风的,不可服大青龙汤;万一误服了,就会发生四肢厥冷,筋肉跳动,这是因误治而病情加剧的表现。
 
评析
本条讲大青龙汤症的主要脉症,与大青龙汤的禁例,以及误用的变症。
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都是麻黄汤症,所不同的只烦躁一症,这是肌腠郁闭较甚,而里有郁热的缘故,因而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重麻黄用量治其表闭,更加石膏以清里之郁热,但仅热郁于经,还未达到胃燥津伤的程度,所以又佐以姜、枣益脾温 胃,以防石膏寒中之弊。如药中病机,很快就可汗出烦除热退,诸症均愈。状其药效的迅速,犹如龙之升天而行云雨,因而方名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 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 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陽,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