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界里的三六九等,最末等的是一线教师

 仙人掌qq 2016-11-14
教师里的三六九等
势利眼古今中外都有,每个领域都有,但本人没去过外国,也没在其他领域长时间工作过,具体表现说不上来。但在教育领域呆了13年,这种人却见过不少。如果我时间允许,毅力过人,愤懑填于心,说不定能写出一部新世纪的《儒林外史》或是《围城》之类的,但这三者我都欠缺,所以只能来闲话闲话这些教育中人,当作趣闻传播一下,供人茶余饭后唠嗑唠嗑。
本人特别“好学”“好问”,喜欢“折腾”,所以自上至下各个阶层的教育中人都见识过,所谈都是亲身经历,但也只是管中窥斑,不足以以偏概全。所谓“教育的各个阶层”,教育工作者本身就是社会中低层,无权无钱,但偏偏就是这样的群体里,也没有想象中的一方净土,依然有着三六九等。
最高等的当然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研究者,刚工作没多久,语文教育界首屈一指的大牛带着几个博士来到我们学校做课题,冠名叫“某某教育”,前后折腾了一个月,听课评课,拿个录音机计算这节课你讲了多少字,领导们奉之若神明,我们更是每天战战兢兢,如临大敌,彼时自己还是个脆弱的菜鸟,每天听到很多高大的的词语,什么“绿色”啊、“高效”啊等等,觉得自己井底之蛙,孤陋寡闻,好生惭愧。这激发了我不屈不挠的上进心,几年后来到北师大读书,有幸再次听到这位大牛的课,课上这位大牛对普通校的一线教师相当傲慢,和当初下校时截然不同,不是校领导,不是名校老师都入不了他的法眼,这才明白不是所有搞研究的人都叫学者,当他的研究对象是人,尤其是千千万万的无权无钱的人,他会自然而然地培养出“王者气象”,享受万人之上的快感。这时候,平等的学术交流是想象中的空中楼阁,有地位才有交流,没有地位你就是别人的实验对象。后来,偶尔一次在知网搜资料,发现我们当初的痛苦经历都已成为这位大牛指导的弟子的博士论文。在实际教学中,那个“某某教育”已经成为遥远的一阵风。
这是高等的研究者,稍低一点的是市区研究员,这些人以一区一市的一线教师为兵卒,也充分享受了一把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这些人以“上级”唯马首是瞻,上级是至高无上的,即使不好,也能敷衍出万般的好。自己比较有趣的经历是:一次,教研员布置写一份关于教材的作业,我太具有“好学”精神,把这套教材的源头翻了个底朝天,看了很多教材编写者的论述,我在写作业时,把编写者的文字放在开头,没加引号,自己再凑了些字,交了上去。过些天,这位教研员打电话说“下次研讨时以你的作业作案例,前半部分问题比较大,后面写得不错。”我听完赶紧申明,前面是专家写的,后面是我写的(现在想起来还想笑,太逗了),结果呢?结果就不了了之了,研讨没有了。
还是这位教研员,听同事说,有次进修,她随口一说:“大家都来了吗?某某校来了,那应该大家都来了。”后来听同事说到这件事(我所在的是一所普通校),我问她们有啥反应,她们说,有啥反应,习惯了就好。说到这,自己亲身经历过某某师范大学的专家来区里做讲座,他说到“这个九中(优质校)应该没问题,至于某某中可能就不行了”。我当时环顾一下我的同事,竟然仍然作虔诚倾听状,这般修行我是无法参透,拉开门就扬长而去,这样的人学问也许也会散发着官僚味吧。
这些是研究者,接下来来谈谈校长们,大四那年一个人来北京找工作,去一个学校应聘,正和校长在校长办公室聊着,进来一位特别儒雅的中年男教师,我当时懵懵懂懂,也听不明白怎么回事,只是这位老师说着说着竟然哭起来,那位中年女校长显得很不耐烦,这个场景在我当时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哦,原来老师是这样的,原来校长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男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环境、怎样的人格摧残能当着别人的面哭出来呢!后来接触过很多校长,不自带光环闪烁着智慧光芒和阶级优越感,能以平等目光注视一线教师的校长真没有有幸遇到过。身边的人太近就不说了,说说其他学校的名校长们,有位山东转会到某北京名校的著名校长来学校做讲座,讲的内容我很感兴趣,讲他如何有个性有人格魅力冲破规则藩篱做校长做老师的,我听得很认真,有些观点非常契合,当讲座中场休息时,我的“好学”精神又燃烧起来,跑过去非常恭敬地问问题,这位校长的“倨傲”让我印象深刻,就是!这样贫穷的区这样普通的校的这样一个一线教师怎么配和他说话呢,印象中他的头部一直是45度向上倾斜的,不过,他也许不知道,我第一个问题是真的有疑问,我后面的问题就是想看看他的表演,想看看一位教育官员说的和做的到底有多大差距。
再说一位校长,和这位校长没有正面接触过,只是听一位朋友反复提及,也是引进的颇有知名度的校长,查看了一些资料,觉得理念接近,是一位挺有魄力的校长,于是想投奔过去,有点林冲投奔梁山的感觉。接到的面试通知是10点,我9点50来到办公室等,有位主任接待了一下,说现在开会,让我等会,我便在办公室等了起来,其实那位主任就在隔壁开会,两间屋子相邻,门都开着,所以他们开会的内容我听得清清楚楚,开会的内容如下:你们寒假去哪儿玩了?我儿子的学习真让人操心?那个什么酱挺好吃的?我就听着这样的开会内容一直听了40分钟,直到10点40这位主任才再次接见了我。我的心里充满了愉悦,太好了,40分钟就让我看清了一个学校,幸好没进来,这要进来了,我得悔多少个40分钟。
最末一等就是一线教师了,教师和教师之间也有等级?当然有了,大北京,二环的房子和五环的房子是一个价吗?不是!那二环的老师能看得起你五环的老师?人家房价摆那儿呢!
在北师读书时,同学中有外地的,北京的,名校的,普通校的。作为普通校的教师,我应该默默无闻更符合我的等级,但是我的“好学”“好问”精神再次焕发,在课堂上有过几次表现,一天中午,一个二环同学满怀狐疑地问我“你真的是某某大学毕业的?”我说是啊,这有什么必要骗人吗?其实她是想说,你去那样的学校工作,怎么能是某某大学毕业的呢?当时,我花了多大的耐力才控制了不去揍她啊!其实,如果没有家人牵绊,我很想去长江中游一个叫江心洲的地方做老师,但这些和这位二环同学是沟通不了的。
年轻时候的自己,当我遭遇这些时会非常愤怒,愤怒的根源是什么呢?仔细想想,我愤怒是由于我把自己当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并且误以为教师也是一名知识分子,但事实上这是一个笑话,我仿佛再次听到一位曾经共事的校长嘲弄的笑声“我们小尹是知识分子呢”!
当写下这些的时候,我已经超越了愤怒,我想到杨绛先生的一段话:细细想来,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你骂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决不还手。若你拿了刀子要杀我,我会说“你我有什么深仇大恨,要为我当杀人犯呢?我哪里了碍了你的道呢?”所以我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我穿了“隐身衣”,别人看不见我,我却看得见别人,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清楚。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学会含忍。
青椒在线整理发布
内容合作请联系:
xueshutucao@163.com
ID:qingjiao_online
“青椒在线”由中国社会学平台运营,打造专业的青年教师交流平台,关注青年教师现状,客观反映教育领域最新动向。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媒体联盟垂直矩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