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孩子浮躁,家长有多少耐心去处理

 智汇百川 2016-11-14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比较浮燥的社会,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孩子们也沾染了这种浮燥。面对孩子的浮燥,家长也是大为脑火,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我的孩子真让人恼火,一会儿说作业多了,烦;一会儿说又要测验了.,烦;一会儿说又要期中考试了,烦。”

面对孩子浮躁,家长有多少耐心去处理

烦!烦!充斥在我们的家庭里。包围着每个孩子和家长。

家长最听不得孩子说烦了,孩子一说烦,家长自己跟着就心烦,于是就忍不住要说孩子,一说孩子,孩子就和家长顶嘴,就不高兴。家长只有无奈的感叹:“你说这孩子,是不是太不懂事了?”

其实在孩子说烦的时候,家长就听孩子说,孩子说:“作业实在太多了,烦。”家长也可以随孩子说:“是呀,老师要是能少布一点儿作业就好啊。”孩子说:“几乎天天都要测验,烦。”家长也可以说:“是呀,一天到晚把神经绷得紧紧的,并不利于学习呀。”

家长这样顺着孩子说,实际上是帮助孩子把心里积攒的不良情绪吐出来,让孩子及时抛弃那种“烦”的心理状态,清除掉孩子的情绪垃圾。

如今的孩子学习压力很大,要是能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不叫苦,不喊烦,那是再好不过了。但是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很难。

既然孩子做不到,那么回到家来诉一诉苦、喊一喊烦,是很正常的,投什么大不了的。孩子发泄之后就会变得轻松起来,也会很快地投入到正常的学习中去的。

在孩子说烦的时候,家长的千万不要用那些大道理去堵孩子的嘴,更不能拿出大人的派头教训孩子,孩子说烦,家长就好好地听着,这其实是对孩子必要的尊重和爱护。

面对孩子的浮燥,家长要耐下心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多家长都不会想到,孩子不良情绪的来源往往是家长自己。

孩子如果通到了不公平对待,被人误解,遭人嘲笑,自尊心受到伤害等等都会让他有情绪,甚至发怒,而这些往往是家长造成的。

家长在和孩子进行有效地沟通的时候,除了讲究沟通的技巧外。还要调理好自己的情绪。面对孩子,家长自我感知情绪,调整好、控制好情绪,会形成家庭温馨良好的氛围,改善与孩子的沟通。

家长要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就必须先对情绪有个基本的了解.。

人的悄绪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积极的喜悦情绪,包括快乐、欢欣,满意、怡悦、得意等;第二类是负向情绪的抑制状态,包括厌恶、悲伤、焦虑、恐惧、担忧等;第三类是敌意状态,也属于负向的情绪,包括债愤怒、憎恨、嫉护、怀疑等。愤怒的情绪,如发脾气、不出声最能破坏人际关系。引来冲突。

家长在带有负面情绪的情况下去教孩子往往会放大孩子们的过错。家长由于没有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往往对该子吹毛求疵。甚至动粗打骂, 这对孩子形成健康的良好的情绪十分不利。

如果家长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这会使自己的孩子渐渐地沦为情绪的奴隶。通常情况,当家长情绪不好时,孩子又在身边,此时孩子最容易成为家长的出气筒。家长愤怒时往往会失去理智,对孩子说出的话,做出的事,不是大喊大叫的辱骂。就是有摔摔打打的举动。当这一切结束时,家长会感到后悔内疚,决心以后绝不重复这样的行为了,但是,愤怒再次袭来时,试图不再生气的决心不但没起作用,甚至更糟糕。

家长把怒气撒在孩子身上。这虽然能够使父母得到一时的解脱和轻松,但是对孩子却起了很大的副作用。家长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冷处理”,等心平气和后再和孩子沟通。

家长必须提升自己的自我调节能力,做情绪的主人,清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认识自身某一情绪发生的原因,千方百计使自己恢复到积极的情绪。 这样,家长才能以自己的一个良好的情绪去带动孩子健康、积极的情绪。

情绪虽然很难调节。但又不能总让它憋在心里,那就要学会开放,让它尽快发泄出去。“早点消气“,这也是一种调节,虽然不是最积极的方法,但是对于良好情绪的恢复也是有利的。家长有负面情绪的时候要学会宣泄,就是要学会把自己不良情绪及时宣泄出去,及时宣泄自己的羞怯、气馁、愤怒,怀疑等消极情感.如在单位或外面遇到不愉快的事,应先向家人倾诉取得家人的理解、劝慰和支待。还可以干力气活、做家务等宣泄心中恼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