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的一句话反复多次,这一次我被气哭。

 易良义 2016-11-14

      我曾被父亲的一句回应逼到无言以对,当时想写一篇文章谈谈孩子与父母的沟通问题,但由于每天的事情很多,一直耽搁了,直到今天早上我早晨遛狗后回到家中,目前居然和父亲说了同样的话,我真的被气哭了,也真的怀疑:到底“孝顺”是怎样的?

        我妈妈在看过一档综艺节目《旋风孝子》之后,总是说黄晓明很孝顺,说让我看看人家黄晓明是怎么和妈妈说话的,但为什么只是我看看黄晓明怎么说话,而她并没有看黄晓明的妈妈是怎么回应的呢?父母和孩子、领导和同事、老师和学生,不论哪种关系的交流,对方的回应真的很容易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文章题目中我提到被父母一句话气哭,先别着急说我不孝,我先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有一天早晨吃饭,我上餐桌的时候我爸妈已经开始吃的,我妈是用水冲的麦片,我爸也用水冲的麦片,因为我妈不能喝牛奶,所以我也没多问,就问了我爸一句:“你怎么没喝牛奶呀?”,我爸眉头一皱:“我愿意喝就喝,不愿意喝就不喝。”,我说:“我就问问,和你说句话也不行呀?”我爸说:“我现在自己还能照顾好自己呢,你问这干嘛?”,我当时真的被逼的已经快哭了。

        其实这话他反复说了很多次,比如早晨他去上班,我说:“爸,八点了。”,我爸说:“怎么了?”,我说:“到上班点了。”我爸说:“我用你提醒啊?我愿意几点去几点去,你每天是不是没事干?”我说:“我就是提醒你一下,和你搭句话。”

        今天这次居然换成我妈也说同样的话,我早晨遛狗回来,其实每天早晨我爸妈也都在我出去之后,他们也就会出去散步或买点菜什么的,但今天我回来以后看他们没出去,就随口问了一句:“今天怎么没出去呀?”,我妈不耐烦地说:“愿意出去就出去,不愿意出去就不出去,出不出去还得你管着呀?”我说我就搭句话也不行吗?我爸说:“那你把你那语气换换,你说‘怎么’没出去,这不是质问的语气吗?”我的天啊,听到这句话我直接崩溃了,我说我就随口问一句,你们就说:‘没有出去。’不就行了吗?”我爸就说:“你就没错是吗?”我这不知道这是哪儿个哪儿,要是论今天这事,我觉得我和父母多说句话,我觉得我没错,但我爸这句话好像是问我从出生到现的二十多年里就没错吗?我什么也没说,直接回我房间哭了。

        上面我只是举了三个例子,这类例子太多了,当然我承认有时候也是我说话的方式不对,但不能每次都是我的错吧?例如我爸每次都指出我的错,我说你为什么从来不说自己哪儿错了?他说:“先批评别人,再指正自己。”我说你批评我以后,也没看你指正自己啊。

        既然今天文章也写了,索性就把以前的事情都写写吧,憋在我心里实在是难受。现在智能手机普及,我爸妈也用上了智能手机,我爸上班,所以我并不是他使用手机的频率,不过反正在家的时候是一直抱着手机,我妈就更不用说了,床上躺着玩,阳台站着玩,各种玩。我说:“你们少玩会儿手机吧。”尤其以前,我妈醒得早,天还黑,就黑着灯玩手机,后来我说黑灯玩手机容易得青光眼,一直说了很多次,我妈后来每次玩的时候都把台灯打开,但台灯才多点亮啊,我每次早晨出去遛狗的话都看一眼他们房间,如果在玩手机的话我就把他们的大灯打开。

        后来由于我觉得他们玩手机的时间太长了,就有提到让他们少玩会儿手机,我爸就说:“你自己每天玩多长时间?”我大学一年级、二年级的时候确实玩手机多,也属于手机控,但从大学二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就很少玩手机了,大学毕业后更是除了打电话和必要的微信、QQ回复之外,没怎么碰过手机,现在做互联网行业,每天都是把QQ、微信用电脑登陆。我爸就说:“你玩手机不多,那你玩电脑时间多吧?”我无言以对,第一、我做这个行业的,手机和电脑都不碰的话,还怎么做?第二、电脑的屏幕比手机要大,因此和手机相比的话,应该比较“省眼”。我妈是炒股的,因此也得用网络,我说那你可以用电脑看股票呀,我妈的回答是“冬天冷,而且坐在凳子上不舒服。”而且说:“我每天做饭、拖地,玩手机你也管啊?”我的天啊:“你们要不是我爸妈我才不管呢!”

        我爸手机是红米第一代手机,8G内存已经很小了,他的手机总体是“内存不足,有些功能无法使用”,正好努比亚发售新机Z11 miniS,我一直都在用努比亚,感觉质量还可以,于是就买了一台给他,写到这千万别以为我是在给努比亚打广告。买了新手机回来,我爸开始埋怨说:“努比亚没用过,继续买小米多好,已经熟悉红米的操作了,努比亚的操作还得熟悉。”然后开始各种说小米有什么什么功能,努比亚怎么没这个功能?我只能说:“你用一段时间就习惯了,这是努比亚的新手机,配置比你之前那个8G的内存高,你照相什么的不会再内存不足了。”好不容易买了,还要被各种挑毛病。

        到底怎么样才是孝?真的是孩子跟父母恭恭敬敬地说话,父母什么语气都无所谓吗?父母和孩子真的只能是上下级关系?就不能当作朋友一样对待?我问的每一句话得到的回答都是“我愿意怎样就怎样,不愿意怎样就不怎样”,每次得到这样的回复时,我都会说:“就不能交流?不能说话?”我爸的意思还是别说话,说话就吵,还说什么?由于父母是长辈,我这么说的话,肯定会有人说我的不对,只要和父母发生冲突,舆论导向永远都是孩子不对,但其实呢?我爸被我家人送绰号“常有理”,很多事情别人做的不好他会挑毛病,他自己做得不好就会给自己找借口,“常有理”这绰号不是我一个人说的,包括我妈也是说他,这总不能把所有错误都加在我身上了吧?

        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知心哥哥”和“知心姐姐”一定会说:“毕竟是父母,你该孝顺还得孝顺。”我怎么孝顺?要愚忠愚孝吗?父母有错也不说,一切都顺着他们?当然谁都不愿意被批评,所以我现在也基本没有说过他们玩手机的问题了,只不过遗憾的有两点,我觉得人生一共不到100年,到现在了,剩下的时间越来越短,我就想多说句话,可每次得到的回应都是“愿意怎样就怎样,不愿意怎样就不怎样”,而且好像都是我的错让我爸妈不愿意说话似的,我爸说以后说话都发微信。

        其实我爸妈就属于普普通通的人,应该算是内向、老实的人,但总不能被我说他们感情用事吧,有高兴的事情了就乐意和我说话,比如我妈高兴的事情就是淘宝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就乐意和我各种说,我说什么她也笑着回应。别说有不顺心的事情了,就是没有不顺心的事情,也没有高兴的事情时,就比较烦躁,这时候我都会挑着让她高兴的事情说,比如自己某个项目赚钱了什么的,或者自己编造出来的一些笑话,其实有些笑话真的是我编造的,她会认为是真的而觉得好笑。

        而我爸呢,说实话,我的很多知识都是他教的,包括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介绍读书的方法,也是他教给我的,但现在我却越来越不了解他了,在外面累了回到家里就不愿意说话了,一说话就烦,有时候我就想开个玩笑,他就皱着眉头听。在外的时间绝对比在家的时间长,周一到周五,几乎除了早饭时间能见到,这一天就蒸发了,下一次见到得等到第二天早饭时间了,其实挺心疼的,年纪挺大了每天还要去应酬喝酒,但我前面也说了,我爸妈都是老实人,每次出去应酬喝酒,都是自己把自己灌醉,用他的话说:“自己喝醉了别人就不会灌你了。”,每次我说他把家当旅馆了,他反而问我把假当什么?说我把家连旅馆都不当。

        我就是觉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有限的时间里多说说话,说句不好听的,一定要等到一方人到了另一边再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吗?父母和孩子到底该怎样沟通?孝顺真的只是孩子听不听话的问题吗?家丑不可外扬,但我真的没办法了,而且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的家里有这样的事情,还是说有人和我一样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