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边寿民的《花石图》扇页

 百了无恨 2016-11-14
从清代以来的画史及文献资料来看,各家对“扬州八怪”的组成说法不一,加在一起共有十几人,即清代李玉棻所列的金农、黄慎、李鱓、郑燮、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加上华喦、高凤翰、边寿民、陈撰、闵贞、李勉、杨法等。这十几人都是当时扬州画坛中的精英,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边寿民(1684—1752),原名维祺,以字行,更字颐公,号渐僧,又号苇间居士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他客居扬州,善画芦雁、花卉、山水等,著有《苇间书屋诗稿》。

  边寿民《花石图》扇页(见下图)为纸本墨笔,纵17.5厘米、横51厘米,现藏于广西博物馆。画家在画面左侧自题:“丁酉小春月,作于吴兴官廨之梅花山庄,边维祺。”下钤“祺印”白文方印、“寿民”朱文方印。“丁酉”为康熙五十六年(1717),作者时年34岁。由此可知,此作为边寿民的早期作品。作品表现的是菖蒲和太湖石。画面中,一株硕大的菖蒲立于画中,花叶伸展,花茎劲挺。娇艳的菖蒲花开得正盛,似有阵阵清香散出。一块太湖石静卧于菖蒲之后,造型显得十分奇特。太湖石下有水草数簇,随波飘摇,为画面带来清幽、宁静之感。


  菖蒲和太湖石历来被中国人所喜爱。在端午节时,中国人有着将菖蒲和艾草悬于门户用以驱邪避晦的习俗。东晋葛洪在《神仙传》中称菖蒲为“九疑之神”。唐代李白曾在《嵩山采菖蒲者》中笑汉武帝不识菖蒲为神仙。明清时期,文人雅士们常将菖蒲、艾草、忘忧草等植物放入觚器中,立于书房案几之上。由此可见当时文人的审美趣味。边寿民所画的《花石图》扇页正体现出这种雅致的趣味。他将菖蒲和太湖石画于扇面之上,以便文人雅士把玩、欣赏。

  从立意上看,此幅《花石图》扇页符合时人的审美习惯,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并不多,却彰显出画家的个人情感。边寿民是性情中人,常将生活中常见的菊花、梅花、枇杷、菖蒲、艾草、忘忧草,甚至草鞋、草帽、蓑衣等事物作为描绘对象,以此来展现朴实平和的心态。这种心态反映在绘画中便形成一种天真纯朴的意趣。画面中的菖蒲和太湖石均以写实手法绘出,显得沉稳而富有生气。在对菖蒲的描绘上,画家在传统双钩法的基础上略汲取西画中的素描画法,在背阳处多皴擦,体现出其厚重感和立体感。画家以先勾后染、工中带写的手法描绘太湖石,而水草则以写意手法绘出。整幅作品以纯水墨绘成。画家在将菖蒲和太湖石的形态表现得生动形象的同时,又赋予画面以素雅之感。画中左侧的题款和右侧的闲章弥补了画面过于空旷的不足。整幅作品简洁清雅、意境淳朴,展现出古朴奇逸之致。

  在清初画坛拟古、仿古思潮盛行的环境中,边寿民不受所染,坚持面向自然,以自然为师,画出了自己的面貌,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语言。山阳历来是水陆之要冲,城东北隅梁陂桥之西有一大片芦苇丛,常有芦雁栖息于此。因此,边寿民“与雁为伍”,时常观察芦雁的形体动作和生活习性,对芦雁写生。清代程晋芳在《勉行堂文集·淮阴芦屋记》中描写了边寿民在苇间书屋作画的情景:“四方求者络绎至,则盘礴坐亭内,煮茶焚香,督童子磨大丸墨,注砚池中,杂研丹黄靛垩,舐笔伸纸,随意所作。雁拍拍循除鸣,掠檐回翔,影与画乱,荻风萧瑟,若驶笔声也。颐公目与心契,画与神契,以故人争宝之。”由此可见,当时边寿民的写生画十分受欢迎。索求者坐在亭内,一边焚香喝茶,一边看边寿民对芦雁写生。边寿民不仅画芦雁是这样,画其他花卉、蔬果也是如此。这幅《花石图》扇页便是一幅写生作品。边寿民在作品中寄托着自己的文人情思,以疏简的笔墨彰显出文人的雅逸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