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声或有教坊传 作者 潘大林

 阿英书阁 2016-11-14
乐声或有教坊传

                          ——热烈欢快的贵港八音

小时候,村里每逢有人结婚,都会请一帮吹鼓手来演奏,其中以唢呐为主,声音高吭嘹亮,旋律热烈欢快,加上咚咚呛呛的锣鼓,那音乐就像一团巨大的彩色汽球,将现场的整个氛围都烘托起来,升腾起来,人们沉浸在欢乐中,大声地说话,大声地喝酒,大声地插科打诨,大声得忘乎所以……

长大之后,才知道那演奏的乐队叫八音,是桂东南一带很流行、也很有名的艺术样式。后来看书,看到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卷七·乐器门》中,有一段关于“平南乐”的记载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廓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日闻鼓笛声也。每岁秋成,众招乐师教习子弟,听其音韵,鄙野无足听。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甚整,异时有以教坊得官,乱离至平南,教土人合乐,至今能传其声。这段话古代有从宫庭教坊流落平南的人,教当地人演奏乐器,组成颇具规模和水准的民间乐队,于各公众场合演奏——后来,很多人都据此认为,这就是桂南八音的源头。

八音演奏中,唢呐是主奏乐器,是中国民族吹管乐中最具特色、声音最为嘹亮的一种。此乐器据说由波斯传入中国,现在意大利语中唢呐的发音suona也和中文如同一辙,让我实在弄不清它到底是从何种语言转成的。而现在,它就是一种中国民族乐器,使用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论是陕西,还是东北,无论是江南,还是岭南,到处都可听到它那可以撕裂一切沉闷空气的声音,因而不论是欢快的红事,还是哀沉的白事,都会用到它,以它作为乐音的引导者,使乐者愈乐、哀者愈哀。

那一年,文化部的领导来贵港,我们一起前往港南,就在君子垌的客家围屋中,当地民间艺人为我们做了一番热烈而隆重的表演。演出中有龙凤麒麟舞,男女艺人身穿色彩缤纷的民族服装,打着灯笼,驱着自己编扎的龙凤麒麟,在乐声中穿插舞蹈,时而合列而聚,时而分队而行,脸上洋溢着丰衣足食的喜悦,身上运转着机巧灵敏的矫健。尽管有时不那么合拍,但那份投入和认真,却足以使人相信那都是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的,而不是饿着肚子矫装出来的。这才是小康生活应有的风貌,没有人去驱赶他们、胁逼他们,天地就是他们的舞台,清风就是他们的观众,这对于中国农民来说,实在是最难能可贵的进步。

另一个节目就是港南八音了,八音每到一地,都会冠以当地的地名,比如港南八音、平南八音、玉林八音什么的,他们的旋律可能不尽相同,但乐队的结构和乐曲的调性大致都是差不多的。乐器包括鼓、锣、钹、笛、箫、弦、琴和唢呐这八大件,有的还加上二胡什么的。唢呐一响,恰如晴空里一道霹雳炸响,刻宫引商,穿云裂石,象将军带领着千军万马,马蹄杂沓,如潮涌来,似乎前面即使是铜墙铁壁,也会被冲得坍塌崩陷,支离破碎。它们的嘹亮和豪迈,绝不亚于西乐中的小号和军鼓,尽管它没有那么纯粹,但它带着生活本来的杂质,带着更多的欢喜、更多的挣扎、更多的嘶喊,还有更多的悲哀,因而也就更容易吸引听众。

听这种音乐,一定是百感交集、不一而足的。农村中娶媳妇可以演奏它,老人去世可以演奏它,庆祝胜利可以演奏它,孩子出月升学可以演奏它,舞狮舞龙舞蹈也可以演奏它。聆听者就围在演奏者身边,全神贯注,精神上很容易就成为其中一分子。有懂行的,从别人手中拿过乐器,顿时就参与演奏起来。对于这种音乐形式,有一种说法说它源自秦汉时期的宫廷和军中的吹鼓乐;曲目是由中原古乐加以桂东南民间音乐融合而成。大概正因为它的来源是如此遥远和广泛,才能同样广泛运用于各种气氛相佐的庆典仪式上。这种被誉为桂东南乡间交响乐的八音,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与欢迎。

让我们深情地注视一下那些演奏者吧:吹唢呐的高昂着头,憋足了长长的一口气,然后将气从唢呐中缓缓吐出,激起一连串灵动的乐音,明亮者带着一丝丝俏皮,喑哑者带着一点忧郁,高吭者带着斩钉截铁的坚定,平缓者带着斯条慢理诉说。敲打击乐的,有时只有一个人同时掌管锣鼓架上的乐器,嘴里叼着一截烟,青烟缭绕中双眼微闭,似已熟睡却又忙而不乱,每一下锣声或者鼓声,都会恰到好处地敲到点上。打钹的则更镇定了,一切都已烂熟于心,一切早就了如指掌,犹如下地驶牛犁地,任牛在前面斯条慢地的走,他只是把定犁把定定地往前赶,绝对不会走出犁沟去。

据有关介绍:港南八音以湛江八音最为著名。湛江作为贵港东南端的一个乡镇,是连玉林的门户。在湛江周边的乡镇,像木格、平悦、桥圩等地区的各大村屯都有村民自发组织的民间湛江镇双联村竹山屯位于湛江、桥圩、木格交界处村民均为杨姓,其先祖于明代中叶从北岸的石卡镇西山圩迁播而来,选址于竹山村开基散叶,至今已成为贵港南岸操贵港土白话语族杨姓的最大的村屯,他们屯中的八音队经常为外面的村屯所请,前往演奏赢得了很好的声誉。

       竹山八音队的历史据现有村谱记载有一百多年,十多代人从未断绝的传承,使之成为远近闻名的桂南八音标准,曾代表贵港市参加自治区1998年民间八音比赛并荣获银奖。他们与本村屯的师剧队联合组演的多支曲目,成为最具有本地特色的乡间文化盛宴,这背后所代表的乡土文化底色正是汉民族南迁岭表数百年后仍然流动着古代雅乐的文化基因。

2009年,贵港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申报地区为港南区、平南县的“贵港八音”名列其中,港南区申报地则以湛江镇为核心地域,湛江八音正是“贵港八音”的原色,而竹山八音队则是这抹原色中最为耀眼的那一抹。

八音,只是贵港众多民间文艺样式中的一种。放眼望去,流传于龚州大地上的牛歌戏,演员们穿着朴素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服饰,上演着一出又一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大戏,以此制作出版的影碟,发行量动辄就有成千上万张,其中伴奏的主要乐器,也脱不掉八音的影子。而桂平市的杖头木偶,那些用木头雕就的角色,活灵活现地演绎了古往今来的诸多故事。覃塘的师剧,用师公的歌舞程序来讲故事,同样为劳动者所欢迎。港北的哭嫁歌,让新娘在出嫁的那一刻尽情地抒发自己的爱恨情仇,以泪水和歌声感动听众,更显得深情凄婉、楚楚动人。所有这些,都跟八音一样,成了贵港大地上流传久远、历久弥新的舞台文艺样式……

图片
八音的全套家当(凌丽摄)

图片
乐音是这样吹出来的

图片
龙凤麒麟舞的造型

图片
八音造型

图片
师剧演唱

原文链接:风干的心情 [http://342491112.qzone.qq.com] http://user.qzone.qq.com/342491112/blog/147886927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