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学堂】恁人评诗

 扩春 2016-11-15


    

近日得梅版传来诗友杏花诗,邀我品鉴学习。一些个见,供参考。


万朵扶疏晓日红,流香扑面趁微风。

贪怀莫道无休止,占得春天一抱中。

症状:

       造境不实,写境不准。

诊断:

      以杏花拟人喻春,诗思老练、精到。尤其是转结句,以笑问传情,有新意,有技巧。但是,也有造境不实、写境不准的问题。

    

   “万朵扶疏”句,扶疏这两个字,有两个解释,一是枝叶繁茂,高低疏密有致的样子。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这样写:“其梓柱生枝叶,扶疏上出屋。”,意思是说,房子中的木头柱子生出枝叶,繁茂伸出了屋子;一是飘散、盘旋的状态。

    《淮南子·修务训》:“龙夭矫,燕枝拘,援丰条,舞扶疏。” 高诱注:“扶疏,盘跚貌。”,这是描写“鼓舞”者形态的几句,这里的扶疏说的是,扮演木熙的人,手持繁茂的枝条,盘旋起舞。

所以,我说这是造境不实、或者写境不准,因为,万朵大家都知道,指代花,比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那么,你用了万朵之后,你就不能用扶疏了,因为,在中国古典文学语境中,“扶疏”二字是专用于枝叶的,用于指代花,熟悉这个词的朋友就会困惑,这一定是枝叶繁茂、杂花生树的一种花,比如:丁香花、槐花,但必不是杏花,因为,熟悉杏花的朋友都知道,杏是先开花,后生叶的,花繁时节,叶芽初萌,是没有扶疏状的;而不熟悉扶疏之意的朋友,在现代语境中,肯定会从字面上理解成为稀稀疏疏的样子,那么又与春日红杏满怀满抱相矛盾了,令人狐疑。要知道,诗本就是“情话”,是向人抒发情感的,这就如同谈恋爱时向人表白,一要讲真话,二要生动,三要到位。尤其是在绝句中,对事物的描写更要精当、准确,否则,一旦令人狐疑,那必然表白失败。

      “流香扑面”句,且不论“流香”二字一般指代酒而言,仅就杏花而言,熟悉它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杏花只有淡淡的微香,不靠近鼻端几乎是闻不出来的,更何况又有微风,所以,或许桂花、丁香都可以做到“流香扑面”,杏花却是万万不能的了。    

 

医案:

有很多写诗的熟手,尤其是对格律、构思、布局都很熟练的朋友,往往在某一个时期会才思如涌,“斗酒诗百篇”,一个题目一口气三韵、十韵、二十韵,写得很畅快。而且,让人第一眼感觉好,又不是很好。往往再读一下,就越来越越淡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耐读。古人一直提倡写近体诗要多琢磨,不仅要炼意,还要炼句,甚至炼字。好诗和名剑一样,只有淬炼的越久,才能越坚轫、越锋利,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诗也应该是这个道理。所以,建议好好研究一下杏花的特性,找准抓实,集中笔力写一首,可能会更好。

      

      和梅花喻坚忍、兰花喻高洁、菊花喻隐逸有所不同。杏花,在中国古典文化中,一直都是一个有着丰富含义的意象。

它可以喻田园之趣,比如:

王维的


“村边杏花白”,


储光羲的


“春深杏花乱 ”;

也可以喻羁旅之思,比如:

温八叉的


“月落子规啼,满庭山杏花”;

还可以喻生发之志,比如:

陆游的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叶绍翁的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祁甚至因为


“红杏枝头春意闹”

这一句而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

     更有志南和尚的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所以,写杏花,定不可袭古,袭古必落前人彀中,意老无疑。要写好,个人见解,就是两点:一是要传神,一是要寄情。传神就是抓住杏花的特点,挖掘、提炼,写出寓于其中的神韵来,尤其不要人云亦云;寄情就是寄以真情,托以真心,寓情于物,以物言志,方有所成。



【诗评万象】编辑部

策划:梅关雪 盖涵生 吴明楷

编辑:梅关雪 盖涵生 一夜北风寒 云大风轻  木矣 寒砚 新一  林小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