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一首咏“柳”诗,诗中4句无一“柳”字,却处处有“柳”韵

 都是发过火凤凰 2019-10-11

古人写诗,喜欢运用自然界的一些特定的意象来作为题材加以歌咏。而“柳”因为其缥缈多姿的形态,历来都是文人雅客笔下歌咏的常用意象。譬如,唐代大诗人贺知章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代女才人鱼玄机说“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宋代诗人杨万里也说“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等等,都将柳树的婀娜多姿展现在人们面前。苹果手机维修

而笔者今天要给大家品读的这首《柳》,也是一首歌咏柳树的诗,它出自宋代诗人寇准之手,而这首诗的奇妙之处在于,题目为《柳》,但诗中4句却无一个“柳”字,而又处处有“柳”韵,可以称得上是一首奇妙的小诗,值得我们一读再读,而诗人寇准作为赫赫有名的政坛精英,能够将柳树写得如此别致新颖,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

(宋)寇准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首句“晓带轻烟间杏花”,点出了拂晓时分柳树的妩媚之态。意思是:拂晓中的秋树带着丝丝缕缕的轻烟,在杏花的掩映下若隐若现。“轻烟”二字,为柳树蒙上了一丝神秘的韵味。“杏花”在此处是作为柳树的衬托,因为没有杏花的映衬便显不出柳树的婀娜妩媚。这一句寥寥几个字中,诗人没写出“柳”这个字,而让人感受到的却是清晨柳树的神韵。

次句“晚凝深翠拂平沙”,则是写傍晚时分柳树的姿态,这一句诗中同样不见一个“柳”字,却让人感受出夜晚时分柳树的生动形象。意思是:傍晚的柳树如同一块苍翠的碧玉,枝条轻扬拂动着地面上的白沙。“深翠”二字,体现出柳叶的颜色。一个“拂”字的运用则是拟人化的写法,写出柳树的动态,一条条修长的枝条仿佛人的手臂在抚摸着沙土。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最后两句诗人将柳树赋予了人的情感同时也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美妙如画的场景。意思是:原来长长的柳枝也有其风流的一面呀,似乎是在悄悄地倒映着钱塘美女梳妆打扮。柳树长长垂下的枝条本是自然现象,而诗人却将它想象成是在为美女掩映梳妆。“风流”二字,是拟人化的描写,给柳树增添了情感的韵味。而最后一句“密映钱塘苏小家”,则描绘出一幅钱塘春色图。

宋代虽然不是诗歌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但却也涌现出很多精妙之作,今天品读的《柳》便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总体来看这首咏“柳”诗,全诗的前两句是写柳树富有韵味的形态,后两句则将柳树赋予情感,写出柳树的可爱。而更令人称道的是:虽然诗的主题是在写柳树,但诗中4句却无一个“柳”字出现,而又处处彰显出“柳”的神韵,无疑是诗坛上的一首清新自然而又奇妙绝伦的小诗。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