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寇准水平很高的一首咏柳诗,全文无一“柳”字,却处处有柳的影子

 360QAQ 2019-11-22

寇准,字平仲,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便是由他一手促成的。当年契丹南下犯宋,朝野震惊,是寇准力主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最后使宋辽双方订立了和约。而除了政治上的杰出成就,寇准亦善诗能文,以七言绝句见长,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

寇准水平很高的一首咏柳诗,全文无一“柳”字,却处处有柳的影子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柳》,便是寇准水平很高的一首咏柳诗。我们都知道,在古典诗词中,柳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也是最缠绵多情的意象之一。如王维诗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永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它们无一例外,都是以柳传情,读来动人心弦。

而寇准的《柳》作为宋诗中很经典的一首咏柳诗,首先在结构上,它就别出心裁。即全文无一“柳”字,却处处有柳的影子。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但是在寇准细腻笔触的描绘下,尽显柳色的清雅别致,恰似一幅江南春色图,美到令人心醉。同时它也寄托了诗人对政治生涯的疲倦,以及大自然美景的喜爱。

寇准水平很高的一首咏柳诗,全文无一“柳”字,却处处有柳的影子

《柳》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首先,诗的开篇两句,“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它的意思是说,清晨,杏花在细如青烟的柳丝中若隐若现。夜晚,露珠轻柔地拂去深绿色柳叶上的尘沙。从“晓带轻烟”四个字来看,诗人为整首诗定下了轻淡缥缈的色彩基调。并且,细柳如烟这个比喻,既形象,又贴切。

寇准水平很高的一首咏柳诗,全文无一“柳”字,却处处有柳的影子

它不禁让人想到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同样是巧用比喻,将柳的身姿描绘的淋漓尽致。“晚凝深翠”,既是对时间推移的描写,也是对“晓带轻烟”色彩的加重,也就是说,晚上的柳色要比清晨浓绿的多。这主要是因为清晨会有雾气笼罩,削弱了柳的色彩。

寇准水平很高的一首咏柳诗,全文无一“柳”字,却处处有柳的影子

然后,我们再来看诗的后两句“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即柳枝也有着他风流的一面啊,将自己的茂密倒映在钱塘的苏小小家。钱塘,即今天的杭州。“苏小”,指的是南朝齐时期著名歌伎苏小小。对于苏小小,历代文人多有传颂。唐朝的白居易、李贺,明朝的张岱,近现代的余秋雨,都写过关于苏小小的诗文。

寇准水平很高的一首咏柳诗,全文无一“柳”字,却处处有柳的影子

寇准在这首咏柳诗中,提到了苏小小,便是因为他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因为在文学作品中,苏小小是一个重感情,自知自爱,不随波逐流的形象。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她生性自由,不拘泥于俗世的条条框框,活出了自己。而这正是古代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但往往他们入了官场就身不由己,很难脱离出来。所以寇准这里流露的便是对政治生涯的疲倦,想要解脱,归于自然的情怀。

综观寇准的这首诗,即便单纯从咏柳诗来看,它通篇不着一个“柳”字,却句句有柳的影子,也称得上一首佳作。总的来说,这首《柳》还是宋诗中很经典的一首咏柳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