麺屋武士 龍 麺屋武士是日本拉面集团麺屋こうじグループ在上海开的第一家拉面店,麺屋こうじグループ的老板田代浩二曾在东池袋大胜轩的第一代店主山岸一雄店里做过学徒(不清楚山岸一雄的同学请翻看我在魔都拉面评测上集中在琥珀大胜轩的食评),后慢慢发迹,专司合作经营拉面店。他一直以山岸一雄为自己导师,但并没有成为“东池袋大胜轩”的接班人,田代一直挂在嘴里的山岸也没有正式参与麺屋こうじグループ的经营。不过,山岸对田代非常提携,田代也当山岸一日为师,终身为师了。 进入面屋武士,果然在很显要的位置写着山岸一雄的名字,不过店里并没有提供山岸著名的招牌沾面,菜单上似乎连沾面都没有。提供豚骨拉面(白龙)、辣豚骨拉面(赤龙)、黑蒜油豚骨拉面(黑龙)和鱼介拉面(店里没起名字,我帮取一个,海龙呀),看到这个搭配,拉面吃的比较多的同学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能够自己选拉面的喜好度更是让吃过一兰拉面的食客大有亲切感了。 选择了白龙和黑龙,浓汤,面选择了细面,普通硬度。 低头闻了好几次,猪骨香味并不是很明显,喝了口汤,浓而不腻,非常棒。细直面煮的硬度正好,和着汤汁和叉烧,真是一碗很正的豚骨拉面。不过,提供的红姜丝不大好,口感似乎有点涩。 我想大概不少人是吃不惯这个味道的,第一口尝让人想到了北京小吃炒肝哈哈,不过多吃几口,就会喜欢上这种在豚骨基础上更有层次的感觉。值得表扬的是,和白龙一样,汤底浓但没有腻口的感觉。 正常味道,无功无过。 去的那天是休息日中午,不一会儿外面便排队,如果能保持水准,觉得该店将成为上海的话题日式拉面店。 静安区 巨鹿路909号(近常熟路) 人均消费50元 Ramen Shop 在微信和微博上都推广的比较多的店,位于陕西南路进贤路,店铺小小的。话说日式拉面店的看板用日语写也正常,但这里的看板居然是用英语写的,实在有些“不伦不类”的洋气,也许,这家店面对的客人本身就是在附近夜生活的歪果人。 半个小时,从点单到上面真的花了整整半小时。无聊时观察厨房,各种动作也算规整,但就是慢。本来想尝尝这里能不能复原典型的东京酱油拉面,没注意原来还是“黑玉”的,于是上来就发现蒜末好多。看配菜的话,叉烧、玉子、细葱、豆芽都摆放处理的非常工整,汤里加入了猪油,也是酱油拉面的常见做法。看卖相的话,让人觉得为这碗面等待是值得的,但尝了几口口,发现面汤的调味有些奇怪,余味有非常明显的甜味。我认为这样破坏了整碗面的平衡,但也许口味偏于甜的人会喜欢,对于我来说,不合口味吧。 蔬菜拉面我本身就觉得是一种蛮奇怪的东西,是为了节食的食客准备的吗?但这种将蔬菜堆砌在拉面里的做法实在让这碗面有长崎杂烩面的感觉,但要命的在于香菇处理的不好,有怪味,吃了一半放弃了。也许,并不是每碗特制蔬菜面都会有这样的问题,但这碗就是让我们遇到了。 无论文青对该店有多么的热爱,但就拿我的访问来看,该店的口味和用餐体验都不能算是正统日式拉面。不是说不好吃,就是对一个尝过或者说习惯于较多“大路货”日本拉面的人,偶尔尝试可,但应该不会经常光顾。应该说,这家店算创新也好,B格也好,自有人爱,也自有人不待见,是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好。 陕西南路27号(近进贤路) 一风堂 河原成美1985年在福冈创建一风堂,大概是日本除“味千拉面”外,扩张最快的日式拉面连锁店,分店遍布多个国家。自2012年进入中国后,也虏获了一大批粉丝。但也许是经常被提到的“中国国情”,要在这里保持一家店的水准似乎是很难的事情,因此,即使是很早就去过,但为了这个测评,还是于日前又访问了一次。废话也不说了,直接上面。 作为以博多拉面起家的一风堂,要检验水平,当然还是看最基本的豚骨拉面。即使开店已经蛮久,但拿上来的拉面还是很有水准,汤底口味很正,虽然即使要了硬面,面条还是偏软,但面、汤、叉烧都品控很好,对面和汤的重视,也许是连锁店最为倚重的部分吧。但这碗面的问题在于木耳丝,原本用于平衡口味,增加口感的木耳丝,有非常明显的异味,而且随着面越吃到后面,异味越明显,我很想说是瑕不掩瑜,但实际是搅乱全局。食客一直诟病的一风堂面量少,的确,在日本免费提供“替玉”或食客都知道有“替玉”的情况下,这碗面量正常,但在这里替玉是要钱的不谈,也并不提示食客加面,被不明真相的本地人说面少也是正常了。 味噌的味道完全盖过了豚骨香味,除了咸,尝不到其他味道,在调味的火候把握上要加把劲。 除去木耳丝的异味外,一风堂的豚骨拉面做的应算很好。不过与品质相比,其定价过高,一碗简单的特制白丸定价超过50元,也许,连锁店,尤其是在中国能开出来的连锁店,经济效益才是其真正关心的事情。 上海有多家分店 福豚豚骨拉面 在上海对日式拉面稍有了解的人,大概都知道开业于新渔东路的博多豚骨拉面。由正宗长滨三兄弟开出的这家豚骨拉面店,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长滨拉面进化为博多拉面,进而成为日本三大拉面的“历史”过程。很早时候就在本店尝过他们的拉面,对放炭烧叉烧的招牌面觉得很有意思。大概是两年前,博多豚骨拉面在浦东开业了3号店,命名为福豚豚骨拉面,一直到最近才去了拜访。 ![]() 没有点招牌拉面,而是选择了最简单的豚骨拉面。除了很有喜感的青菜,以及比较迷你的叉烧外,这碗豚骨拉面和福冈本地的小拉面店的出品并无二致,尤其是汤底丝毫不含糊,面条软硬正好。不过在这里,替玉、红姜丝和高菜都要收钱,但这碗面只卖18元,在魔都算卖的很便宜了,所以整体来很有性价比。 ![]() 饺子做的不错,当然也会有烤明太子提供。 就豚骨拉面看,福豚拉面和福冈街头那些小拉面店的料理口味并无太大区别(是街头拉面店,不是一兰、一风堂、一幸舍等连锁拉面店),服务和待客也显得非常不错,推荐各位拜访。 浦东新区 张扬路579号三鑫商厦3楼(近南泉北路) 人均消费40元 一真豚骨拉面 一真位于浦东日本人聚集区的东和公寓及日本人学校边,是一家常见的各式拉面都卖的铺子,客人主要是住在以及工作于周边的日本人。 与博多拉面较多的不同在于这里用的是粗面条,整体口味比较浓,尤其是汤底的余味有一种过咸的口感,其他方面中规中矩。 除了满满的葱味外,与上面的豚骨拉面并无两样。 整体不错,但汤底余味似乎有一丝酸味,存疑。 实际里面加入了味噌,要比单纯的味噌拉面来的更好。 浦东新区 锦延路159号01室B02 利通面屋 位于仙霞路的24小时营业拉面店,开店已很久,也算小有名气的店,于深夜前去拜访,点了三碗小份面。 ![]() 面条处理的不错,但汤汁如果只是这样普通的拉面汤底,那是不行的。如果你在沪上一些以蘸面为特色的拉面店吃过,会觉得这里的蘸面太一般。 汤底做的不够干净,既没有清澈的感觉,味道也显得不够平衡,只咸而不鲜。 大酱味满满,咸的可以配着吃下一碗饭。 长宁区 仙霞路699号(近安龙路) 和歌山(已闭店) 最近,觉得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依附于网络的营销铺天盖地。在餐饮行业,如果炒作得当,一家很普通的店能瞬间成为排队惊人的红店,商家笑不拢嘴,公关也多一成功案例,但是否真是强店,当下似乎并已不重要。对于部分想真正吃到美味料理的食客,则会被太多信息干扰。在撰写这几篇食评的过程中,豚王的炒作让人觉得不去不行,但去过的朋友告诉我似乎让人失望。到底什么是好店,或者,什么样的拉面店才是我真正喜欢的,让我想起的似乎只有这家,和歌山了。 和歌山开业于多年前,老板是和歌山人。熟悉和歌山的食客应该知道和歌山拉面也是关西一大名面,和歌山的酱油也是我每次去和歌山旅游的必买品。小店在蒲汇塘路日本村最里,犄角旮旯,布置简单,就老板和一个店员。小店昭和味满满,墙上贴着大概是从JR西日本拿来的和歌山旅游海报,每每看到熊野大社、高野山这些亲自去过并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让我想念万分。 小店主营的拉面用豚骨熬汤底,用和歌山酱油调味,面为粗面,添加五花肉和豆芽。每天的汤底熬制有限,只够卖80碗面,卖完就关门。但我觉得似乎根本不用担心吃不到,因我光顾那么多次,就从没见过同时就餐的客人超过3人。每次下单后,老板都会爽利的答应,然后就进厨房煮面,呈上后,老板再出来站在吧台前和客人聊天,店员小姑娘也会和会中文的客人攀谈。他们记性都很好,小姑娘也每次都认出我说出我的点单。就这样混了几年,小店在点评上的点评始终没几个,可谓无人关注,最后一次拜访何时都已忘记,只记得店长爽利的送别声。但似乎就在不久后便突然关门,原因恐怕也无太多人知晓,只是听不到老板那爽利的答应声,实在让人觉得可惜。 还是回到前面提到的概念,拉面本不是太复杂的料理,口味好和差的程度也就那样,能否做一碗好面关键还是用心与否。互联网商务的滚滚车轮连拉面店都不会放过,要生存还是要扩张,商家自有打算,但那些炒作过度过分却不重视料理的,失去了做料理的初心,我真的,很不待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