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泸州] 叙永“鱼凫古街”入选“四川十大最美街道” 千年历史穿越夜郎古国

 长乐宫主人 2016-11-15
发表于 2012-7-10 23:07 

        昨日记者获悉,由数百万读者参与的四川省600余条街道评选活动,经历“海选”、“200进100”、“100进50”、“50强”终极PK四道“关卡”后,我市叙永县鱼凫古街入选“四川十大最美街道”。  据了解,位于叙永县叙永镇和平村永宁府800米长的仿古建筑风情一条街——鱼凫古街,投资总额1.5亿元,总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鱼凫古街,全力体现“鱼凫关”的古典元素,再现清明盛世繁华景象。


踏上鱼凫古街,恍若隔世
  该项目是叙永县结合当前城乡风貌塑造工作,努力挖掘县内历史文化内涵,利用鱼凫古镇特点,倾力打造的一条集商贸、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仿古建筑风情一条街。古街的建成,吸引了不少商家看好具有川南民居特色的仿古建筑,前来投资兴业,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叙永“历史文化名城”的档次。
  据该县史志办相关人士介绍,自唐代以来,该县“永宁府”一直是川滇黔核心区域,曾设置永宁路、叙永同知、叙永直隶厅等,所辖地域宽阔,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而今随着川南出海大通道地域的进一步凸显,该地自然成为川滇黔商品批发集散地。而鱼凫古街,结合永宁府特色和川南民居风格,融合多种文化元素,跳出固定高铺设计理念,创新符合相关行业所需的小桥流水、亲水、观水商业。
  由杨升庵书写的“鱼凫关”石碑原位于叙永县叙永镇今鱼凫关村。明嘉靖年间,状元杨慎谪戌云南永昌卫,途经鱼凫关,此地虽然山高路险,却见山清水秀,鱼翔浅底,野鸭翱翔,杨状元遂在一峭壁上写下“鱼凫关”三字,并谓之“黔蜀分疆第一关”,在此闭塞的山道间因有杨升庵的墨迹而彰显历史文气。县城东郊的镇南桥,曾是古蜀道连接滇、黔的一座小石桥。当年明代状元杨升庵几度经过叙永,从此桥经离城10里的鱼凫关,到云南永昌卫,并在鱼凫关留下题联“华夷统镇连千里,黔蜀分疆第一关。”和诗句“鱼凫今日是阳关,九度长征九度还。何与干城心腹事,空教霜雪老容颜。”
  鱼凫古街在川南独具一格,目前,在古色古香中尽显古典美的同时,各项餐饮、娱乐业等开业迎客,游客在尽情消费的同时,还可欣赏川南山区独特的明清古典繁华景象。

叙永鱼凫古街穿越到夜郎古国

叙永鱼凫古街穿越到夜郎古国

云南茶叶通过马帮运送进入四川。

叙永【鱼凫古街】入选“四川十大最美街道”  千年历史 穿越夜郎古国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让人们记住了“鱼凫古国”。边城叙永的鱼凫古街,重现了这个古国的文化印记。在鱼凫古街行走,你会忍不住低头冥想,直到梦回夜郎古国。    喝盖碗茶,品诗书画。永宁河上的纤夫号子、青石路上的马帮驼铃、边城客栈挑夫如雷的鼾声……坐在鱼凫古街清静的茶馆内,昔日的都市繁华,会穿过浩瀚的历史时空,为你呈现一个历经风雨沧桑的叙永,洗净现代都市的嘈杂。    边城    鱼凫关为黔蜀分疆第一关    负责鱼凫古街文化设计的叙永二中教师钟小平介绍,叙永县自唐置蔺州、元置永宁路以及明设永宁宣抚司以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正是在浩瀚的历史时空里,历经风雨沧桑的叙永,不仅文化底蕴    深厚,民风淳朴,而且商贸云集,历为边陲重镇、商旅孔道、革命老区、巴蜀名城,素有“川南门户”之称、“鸡鸣三省”之誉。正是地处中原边陲,叙永自古就被称为“边城”。    钟小平说,边城叙永以“鱼凫关”为界。由杨升庵书写的“鱼凫关”石碑,原位于叙永县叙永镇今鱼凫关村。明嘉靖年间,状元杨升庵谪戍云南永昌卫,途经鱼凫关,此地虽然山高路险,却见山清水秀,鱼翔浅底,野鸭翱翔,杨状元遂在一峭壁上写下“鱼凫关”三字,并谓之“黔蜀分疆第一关”,在此闭塞的山道间因有杨升庵的墨迹而彰显历史文气。    县城东郊的镇南桥,曾是古蜀道连接滇、黔的一座小石桥。当年明代状元杨升庵几度经过叙永,从此桥经离城10里的鱼凫关,到云南永昌卫,并在鱼凫关留下题联“华夷统镇连千里,黔蜀分疆第一关”。不仅如此,还留下了这样的诗句:鱼凫今日是阳关,九度长征九度还。何与干城心腹事?空教霜雪老容颜。    纤夫    永宁河号子喊了千百年    从清雍正年起,叙永是响当当的川盐运销云、贵的“四大口岸”之一,号称“永岸”。外籍盐商在叙永县形成陕西、山西、江西、贵州四大盐帮,设立13家盐号,商贸活动盛极一时。清代,叙永知县曹,开江门峡航道,叙永成为输盐于云贵之要道,船从自贡产盐区出,经沱江南下,入泸州,纳溪南行,逆流而上进永宁河。到叙永上岸后,便由马帮负责将物资往云贵输送。    永宁河,在历史上是叙永的运输命脉,川滇公路未通车以前,盐巴由纳溪到叙永岸口,全靠水运。但因河道狭窄,水流湍急,船只常有失事的危险。明朝杨升庵曾在《咏永宁河》诗中写道:“永宁三百六十滩,顺流劈箭上流难”。因此,每艘船都不仅配有十至十五名船工,还配有大量的纤夫。船到江门上滩时,需要临时工人帮助拉纤,有时一艘船要动用百多人才能将盐船拉上大滩。    盐船行业,有船工三千余人,他们不分寒暑,穷年累月在这段三百余里的河流夹谷中艰苦地劳动,躬腰曲背,哼着号子,一步一步地从惊涛    激浪中将上万吨的盐巴拉到叙永起岸。至今沿河岸边的岩石上,还留下有船工踏陷的脚窝和篙竿戳的密如蜂窝的石洞。“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窝”(苏轼诗《百步洪二首》之一)。这是广大船工辛勤劳动的历史见证。    解放前,永宁河上的拉船工们用他们的船工号子唱出了生活的辛酸:“拉船人哦如牛马,脚蹬卵石手刨沙,早晨都还活鲜鲜哦,晚上噻变成堆堆烂泥巴……”百人拉大船,那场景颇为壮观,却隐藏着很大的危险。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拉船工们便喊响了拉船号子,以维持队伍的整体协调性和统一性。悲怆、铿锵的“永宁河船工号子”就是在这种性命攸关、命悬一线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是拉船工们带血带泪的一声声呼号。2005年“永宁河船工号子”经申报后被确定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茶肆    码头人家最靓丽的风景    走在鱼凫古街上,你会发现到处都有古色古香的茶馆。茶馆内有身着传统汉服的美女,茶艺表演动作娴熟,淡淡的茶香在茶馆内弥漫。茶客们坐在木椅上,一边欣赏墙壁上的书画,一边品着清新淡雅的红茶,显得格外恬淡。这些茶馆中,摆设了各种各样的茶具和茶叶,其中以云南红茶最多。千百年来,云南的红茶,就是通过盐茶古道,用马帮运送进入四川叙永的。    《泸州地方史论稿》记载,早在宋代时期,茶的消费就被赋予了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茶肆、茶坊、茶馆、茶楼伴随水    运,伴之商业流通业的繁荣,犹如雨后春笋。泸州是民间饮茶最早的地方。    茶马古道为茶叶交易创造了极其方便的条件。叙永凭借永宁河这条运输命脉,上水船运盐入黔,下水船运茶到泸城。从唐蒙、司马相如出使夜郎国之后就有“一水行商出贵州”之誉,并且凭长江、赤水河、永宁河等水路优势,成为泸州以下第一个船只停泊港。泸县至重庆间的36个水码头,是茶叶的中转地。唐代诗人郑谷,还因此留下了“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的诗句。    新闻链接    叙永文化发展空间布局    “十二五”期间,叙永县将以自然景观为依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着力打造“五区、五街、三中心、两线”文化发展空间布局。“五区”即商贸文化核心区、旅游文化休闲区、群众文化活动区、民族文化开发区、林竹文化观光区。“五街”即明清一条街、清代一条街、鱼凫古街、震东风情街、江门餐饮一条街。“三中心”即川南苗彝文化研究中心、川南商贸文化研究中心、川南木雕石刻文化研究中心。“两线”即北面生态文化旅游线,南面红色文化旅游线。    春秋祠:晚清建筑雕刻艺术瑰宝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由山西、陕西盐商集巨资,在叙永县城修建春秋祠,主要供奉关羽,因关羽喜读《春秋左氏传》,故名春秋祠。春秋祠具有浓烈的晚清宫庭式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结构严谨,堪称晚清建筑雕刻艺术的瑰宝,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商贸的空前集散,形成了一种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商贸通道盐马古道。    春秋祠具有浓烈的晚清宫庭式建筑风格,款式玲珑,古朴典雅,布局有序,结构严谨,曲折自然,红墙绿瓦,雕梁画栋,工艺精湛。主要建筑有乐楼、回廊、耳房,飨殿、关羽殿、三官展、内戏楼、曲桥、门厅,占地面积四千平方米。    春秋祠建筑的穿枋、脊梁、藻井、额枋、撑拱、雀替、窗棂、柱础上或雕刻,或彩绘,人物故事、花鸟鱼虫、龙凤走兽、山水风光、栩栩如生,耐人寻味。最具典型的九龙枋、九凤枋、永宁八大景、百鸟梅花窗、百凤图、百寿图、渔樵耕读、仿米南宫绘画等大量木雕石刻,精美绝伦,堪称绝世佳品,闻名于国内外。    刘传福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曾业廖金城摄影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