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到骨子里的“榫卯”

 老阿更 2016-11-15

美到骨子里的“榫卯”

榫卯

榫 卯,读作sǔn mǎo,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 的主要结构方式,这种形式在我国传统家具中达到很高的技艺水平。。明朝的周圻在《名义考·地部·榫卯》里描述:“枘凿者榫卯也……今俗犹云公母榫。”

1973 年,距离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发现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人们称之河姆渡遗址,这甚至早于汉字历史。在遗址人们发现了大量榫卯 结构的木质构件。这些榫卯结构主要应用在河姆渡干栏式的房屋的建造上,有凸型方榫、圆榫、双层凸榫、燕尾榫以及企口榫等。已故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先生曾在 《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提到:“我国家具结构传统,至宋代而愈趋成熟。自宋历明,又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各部位的有机组合简单明确,合乎力学原理,又十 分重视实用与美观。”

美到骨子里的“榫卯”

美到骨子里的“榫卯”

榫卯很早就广泛用于建筑、家具、交通工具以及各种工具等等。

  • 榫卯与中式家具

榫卯是中国古时木匠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匠师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制造出既互相避让,有相辅相成的各种各样精巧绝伦的榫子,运用在中式家具的制作上。

18 世纪英国家具大师Thomas Chippendale(1718~1779)在其《家具指南》中描述,在世界范围内,以“式”相称的家具类型仅有三类,即中式家具、哥特式家具和洛可可 式(路易十五式)家具,其中又以中式家具居首。中式家具将造型、工艺、材质有机结合成就了旷世罕见的“紫檀工”。通过榫卯相连,不用一颗钉子便可将家具组 装起来,使用几百年后依然牢固紧密,正是榫卯工艺成就了世界家具艺术的巅峰之作。

美到骨子里的“榫卯”

  • 榫卯与古建筑

榫卯结构是中国古建筑中主要的构造方式,也是中国建筑中最早具有科学设计意义的语言。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衍檀、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这些构件相互独立,需要用榫卯结构连接起来才能组成建筑。

据说,1937年6月,当近代中国研究传统建筑的先驱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一行四人,几经艰辛站在五台山一座千年古刹前时,发现这座兴建于唐代的佛光寺经历千余年,梁柱间的榫卯结构依然紧密相扣,不离不弃。

美到骨子里的“榫卯”

五台山佛光寺一角

  • 榫卯与木车

在中国的文明史上,木车在相当长的时期一直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不可或缺的器物,其中榫卯结就是古车制造的核心。

无论是双轮独辀车还是双轮双辕车,不管是宫廷的御用还是民间的使用的木车,都需要榫卯工艺,运用在车架、车厢、车窗、车棚、车轱辘的制作上,榫卯结构以其独特的工艺创造着人类轻工史上的奇迹。

美到骨子里的“榫卯”

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工艺创造,榫卯结构也蕴含了古人的哲学智慧。

  • 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榫卯结构作为中国古代木制工艺的基本制作模式,在整件器物上,不用一钉、一丝的金属连接,全部采用凹凸结合的榫卯构成,采用纯手工制作。榫卯咬合,构成巧妙且富有弹性的框架,相互间的匹配更加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完美诠释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 “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哲理意蕴

从理论上说,一个方向的榫卯组合,嵌接的部分在毫无干扰的情况下,十多年便会自动松脱。这是因为长时间在大自然作用力的牵引下,木材所含的水分受到作用力的影响的结果,就如潮汐涨退的道理一样。

然而,当榫卯结构是由不同的方向嵌接的话,张紧与松脱的作用力便会互相抵消。一个榫卯如是,无数的榫卯组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及其复杂微妙的平衡,历经千年而不脱落。这与哲学中“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道理不谋而合,既是中华智慧的结晶,亦是中华文脉的延续。

  • 追求“和谐”的世界

榫卯结构蕴含了力学、数学、美学和哲学的智慧,创造出“和谐”的木制器物:结构精确、扣合严密、间不容发,历经千年而存在,被誉为“家中国粹”。

古时的匠师们,利用榫卯结构让每一块木头互相渗透结合在一起,创造一个浑然天成、天衣无缝的和谐世界。

美到骨子里的“榫卯”

在快节奏的工业时代,钉子取代了榫卯,变成了主流的家具衔接方;在建筑方面,木质结构也被钢筋混凝土取代。然而,榫卯依旧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缩影,是木作古典工艺的灵魂,无论其外在还是内涵,都无不体现着华夏民族深刻的文化精髓。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传统意义的木匠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的木材加工设备,各种木制品越来越趋向于加工的简单化。现代年轻人离我们传统的好的东西越来越远,越来越没有了概念。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使用榫卯技术的木制家具也就是红木家具。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榫卯(sǔn mǎo)

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作为家具工艺中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榫卯结构在于表面上看极其简单极其简洁,却把最复杂的东西隐藏得最完美。榫卯结构博大精深是中国的老祖先非常的智慧。

一组动态图榫卯结构让你了一饱眼福,请收藏、转载、传承。

1、抄手榫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2、传统粽角榫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3、带板粽角榫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4、方材丁字结合(榫卯大进小出)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5、方形家具腿足与方托泥的结合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6、高束腰抱肩榫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7、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拍抹头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8、厚板闷榫角结合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9、弧形面直材角结合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10、弧形直材十字交叉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11、夹头榫(腿足上端嵌夹牙条与牙头)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12、平板明榫角结合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13、三根直材交叉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14、挖烟袋锅榫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15、楔钉榫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16、一腿三牙方桌结构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17、椅盘边抹与椅子腿足的结构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18、圆香几攒边打槽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19、圆柱丁字结合榫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20、圆柱二维直角交叉榫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21、云型插肩榫(牙条、牙头分造)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22、攒边打槽装板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23、直材交叉结合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24、走马销

从现代红木家具看古代木匠智慧--榫卯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大概每一位木工设计师都有一个关于榫卯(sǔn mǎo)的梦想。无需任何五金件或胶水,通过各种嵌套结构就可以把木制零件牢牢固定在一起,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工艺中的精髓,榫卯结构可以说是高级版的立体拼图。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榫卯,是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粹,沉淀着流光回转中的经典家具款式的复合传承。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凸出来的榫头和凹进去的卯眼扣在一起,两块木头就会紧紧地相握,不再分离,从此木头就有了生命。榫卯是中国古典家具的灵魂,不用一颗铁钉,单凭其中的榫卯结构,便可以使用上千年,依然坚固美丽。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榫卯就活像是隐藏在两块木头里的灵魂,当古代的工匠将多余的部分凿掉后,两块木头便会紧紧地互相握着,不再分开。一个榫卯如是,无数的榫卯组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极其复杂微妙的平衡。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唐品·暗隼檀木提梁盒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 榫卯

提梁盒采用紫檀老料制作,手工榫卯,手工打磨,榫卯结构表面上蜡且无毛刺,具有较高的观赏与收藏价值。包浆精美,雕工精细,一木一器,实属难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