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痴守绿茵场的“足球先生”

 风姿物约 2016-11-16

点击加载图片

安永鹏在指导学生训练。 记者 孙野摄

初冬时节,天气渐凉,北方开始“猫冬”。

见到他时,他穿一身薄薄的足球运动装,头戴一顶蓝色镶边的运动帽,正领着20多名学生在一片绿茵场上进行各种技术动作训练。在空旷的场地上,四处嗖嗖冷风,似乎并没有影响他们训练的认真投入。

他——安永鹏,鹤岗师专体育教研部公共教研室主任。此时此刻,面对眼前的这些热爱绿茵场地的学生,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这份温暖,既源于他对这片绿茵场地的喜欢、眷恋,也因为这片绿茵场地上又多了这些热爱、奋进的学生,他感到自己满腔的激情又被点燃了一样。所以,眼下虽然时令有些冷了,可他仍在绿茵场地上坚守着、忙碌着,时而是技能纠正,时而是战术辅导。学生们也是一脸的认真,静静地听着老师的讲解。

这一幕情景,让记者产生了许多联想,也产生了对他职业的探问——

他为何选择了绿茵场这个冷门?

人对职业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家庭影响和兴趣主导。安永鹏正是这种家庭+兴趣共同主宰职业选择的典型。

安永鹏的父母都是教师,特别是父亲就是一位中学体育老师。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带着一家5口人开展各种体育健身运动,有时一家五口人就组织成了一个篮球队,与邻居家或学校其他老师组成的队,一起进行友谊比赛。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给安永鹏和姐姐、弟弟的童年带来了无比的快乐,同时也在他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在与记者聊起当年的这些事时,他深有感触地说了一句话:“其实父母能与孩子一起做些事,不管是运动还是玩乐,对孩子的影响很有益。”

在父亲的影响下,安永鹏与各项体育运动一路相伴成长,从小学到中学,他在学校都是出了名的体育尖子。他尤其对短跑、标枪、铁饼等项目比较擅长。他曾在80年代中期一次全县运动会上,破了一项标枪纪录,直到现在还没有人破过。1987年高考时,父亲问他选择什么专业,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体育。于是,当年成了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一名大学生。

在大学期间,由于身边多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安永鹏更是全身心投入体育运动的学习中。后两年,开始选学专业,他又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足球。当时正是中国足球悲喜交加的年代,也正是一片呼吁市场化、职业化的年代,安永鹏彼时的选择或许也埋藏着一种冲向绿茵场地的英雄情结。但他不知道这种选择在北方这块缺少绿茵场地的土壤上,自己能拼出什么模样。不管如何,他就带着这样的绿茵情结一路走了下来。

在大学期间,他和他的队友们曾经在全省大学生足球联赛中获得过第三名的佳绩。

他为何在绿茵场执著坚守多年?

1991年,安永鹏大学毕业。当时,他面临两个方向,一是回到家乡的县城,二是服从按照分配需要。其实,当时父母很希望他能回到身边。但他还是想到外面闯闯。

于是,他被分配来到了当时鹤岗市师范校,成为这里体育系的一名教师。在学校期间,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体育教学中。由于他的志向一直是足球,平时除了完成其它课程的教学任务,他更愿意把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成果与学生们一起分享,他经常会带着学生一起玩足球、探讨足球,以借机引导学生着力对足球的关心和投入。

在他和学生们的逐渐影响下,特别是赶上了当时中国足球运动的一股热潮,鹤岗的民间足球运动也悄悄地刮起了一股风。那时,安永鹏经常组织一些民间足球爱好者开展友谊赛。后来,市教育部门也开展起了足球活动,并举办了全市中小学生足球赛。而安永鹏作为较早走进绿茵场地的足球专业人士,自然也成为这些比赛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他既要承担一些训练辅导任务,还要在比赛中担任裁判。自1993年起,他每年都在一些市级足球比赛中,担负着组织和裁判的任务。在此期间,虽然他挨了许多累,但看到自己的追求在这片土壤上终于有了可喜的起色,安永鹏心里感到很充实,也特别欣慰。

为了更好地发展鹤岗的足球运动,从而让民间的足球运动走向前台,走向正规化,安永鹏在体育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于2002年成立了鹤岗市足球协会,他作为鹤岗足球运动的积极骨干,担任了协会的秘书长职务。

此后,他在鹤岗这块绿茵场地上,更加忘我地投入着、奉献着:

2004年5月,他带领着经过自己精心训练的鹤岗市中学生足球队,参加了黑龙江省首届中学生运动会“兰格”杯足球比赛,获得了全省地市组第六名的好成绩。

2004年12月,他以主教练的身份,带领师专足球队获得了“哈啤杯”东北三省雪地足球争霸赛(鹤岗赛区)冠军,参加了在哈尔滨市举行的总决赛。

2006年6月,他带领鹤岗师专足球队在黑龙江省东部四城市(佳木斯、鹤岗、双鸭山、伊春)大学生对抗赛中一举夺得了冠军。

……

这些成绩,在别人眼里也许很引以为自豪,但低调内敛的安永鹏却觉得这只不过是一张试卷的分数而已,并不说明一个地区足球运动的发展的状况。他说,作为一名高校的体育老师,总觉得眼光不能局限于取得了一点什么成绩,总想尽自己微薄之力能为地方体育人才的培养做一点踏踏实实的事情。

正是出于这样的初衷,安永鹏在鹤岗这块不算茂盛的绿茵场地一路坚守到了现在。

他为何甘心绿茵场做铺路石?

打铁需要自身硬。作为鹤岗体育圈里足球项目的先行者之一,安永鹏时刻都保持着对足球的深入学习和研究状态。在他家里,有两个大书柜,其中一个是“足球专柜”,里面都是关于足球的书籍和资料:关于足球战术的,关于足球技能的,关于裁判规则的等等。

除了这些书本知识的学习,他更注重实践的学习和总结。每当有国内、国际足球赛事,他肯定要“钻”进去看得如醉如痴,甚至经常通宵达旦。外行看热闹,关心的是比赛结果,而对他这个专业人士来说,关心的是过程中的各种细节。他要研究每场比赛的战术排布,研究教练需要练的功夫;他要看球员的技术和能力,研究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关键;他还要看裁判的执法、跑位,研究裁判员的历练……因此,安永鹏看一场比赛,有时感觉比参加一场比赛还累。

2015年,对安永鹏来说,又多了一份意外之喜。这一年,鹤岗师专为适应国家发展足球人才的需要,招收了一批足球方向体育专业学生。近几年,他一直苦于足球运动苗子缺少,而自己在这个项目上已经苦苦坚守了20多年,很烦恼没有学生可教。当年就招了22名学生,他怎能不兴奋呢?

为了精心培养好首批足球方向体育生,鹤岗师专也下大力气着力培养,在各方面都给予了倾斜。安永鹏更是如同焕发了青春一样,把自己精力、自己多年所学、所会、所研究的足球“功夫”,全部投入到了学生身上。从球员到教练,从教练到裁判,每一项都倾囊教授。同时,他还引导学生在校园组建了“绿茵足球俱乐部”,让学生们自行管理,自行组织,以全面锻炼、培养学生成为鹤岗师专走出去的“足球精英”。

经过两年的精心培养,现在这些学生,从开始对学校的怀疑和对自己信心不足的状态中,已经完全走出来了。他们如今很庆幸能选择了鹤岗师专,特别庆幸遇到了他们的安老师。因为在这里,他们通过足球,懂得并吸纳了体育精神所带来的充足营养:吃苦耐劳、团结守纪、遵守规则、合作共赢。

伴随着自己酷爱的足球一路走来,安永鹏品尝了其中辛酸苦辣甜的各种滋味。但如今,他更多的是欣慰,他也决心把自己这批学生打造成鹤岗师专的一个品牌,让更多的足球人才在各个地方开花结果,这才是中国足球的希望所在。

为了这份希望,他依然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人至中年,他已不求辉煌,惟愿自己能为这块生活、工作的土壤多栽植一片“绿茵”,多培养一棵足球运动的苗。

看来,这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足球先生”。

记者 姜道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