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铁丢书,一场明星秀?

 伏地喵 2016-11-16


2016-11-15 18:58:57 作者:施晨露

摘要

与其热闹“丢书”莫如安静读书。

被“丢书”刷屏了!15日,微信公众号“新世相”发起的“地铁丢书”活动计划在京沪广地铁、航班、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随机投放一万本书,联合发起人包括演员黄晓明、徐静蕾等。活动中的每本书都经过特别加工:除封面上贴有“丢书大作战”的醒目书贴及活动简单说明外,扉页还贴有每本书专属的独立二维码,扫码可了解这本书的“漂流”轨迹,每一个捡到这本书的读者都可以看看之前的读者留言。普通读者也可申请免费“丢书工具包”,选择自己要分享的图书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漂流”。首批参与“漂流”的一万本书,由多家出版机构提供。

 

“丢书”创意舶自英国

 

“丢书”何以成为热门社交事件?要从最近在朋友圈热转的一篇题为《女神赫敏在地铁里丢了本书,结果整个伦敦读疯了》的文章说起。在《哈利·波特》中饰演女主赫敏的英国女演员艾玛·沃特森在地铁里“丢”了100本自己喜欢的书,并在书里夹有留言纸条,号召大家像玩游戏一般寻找。

英国女演员艾玛·沃特森在地铁里“丢”了100本自己喜欢的书,并在书里夹有留言纸条。

 

这项地铁读书分享活动实际上已在英国开展四年多,发起者是一家广告公司的美术指导——一位年轻的伦敦女孩,因为搬家而使上班时间变长,她选择在地铁上看书消磨时间。她发现和她相同爱好的人不少,便产生了分享的念头,“要是能知道彼此读的书是什么就好了”。过去四年里,她在地铁上“丢”下了近2000本书,其中不少是从旧书店里淘来的。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项活动,她在各大社交网站上开了账号,分享自己“丢”的书籍,并@这本书的作者和出版社。渐渐地,这项活动被更多人知晓,也有出版社主动提供新书,达到一石三鸟之效——既降低了发起者的成本,让更多读者分享新书,也为新书推广做了免费“广告”。而一向有“学霸”之称的艾玛·沃特森的加入,则让“丢书”行动的名声通过社交媒体传到了中国。

Books on the underground在英国地铁已经开展多年。

 

只有明星才有号召力?

 

在中国地铁上能不能开展“丢书”活动?不少网友点赞“赫敏”分享读书的热情和因书而散发在伦敦地铁中的温情,在“新世相”发起的“丢书大作战”活动之前,已有网友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地铁上做了实验。一位广州培训师记录下了自己在广州地铁上的“丢书”测试,他“丢”下的九本书,没有一本引起关注。对此,他在文章结尾调侃,“如果你想在早高峰的广州地铁上找到一个座位,那就丢一本书吧。”

 

而由黄晓明、徐静蕾等明星联合发起的“丢书”活动显然引起了更多关注。截至记者发稿,该微信公众号提供的页面显示已有9000本书正在“漂流”,由于使用了二维码定位等先进技术,每本书的“漂流”轨迹清晰可查。微博上该主题的阅读数也已超过千万,上万人参与讨论。

徐静蕾、张静初、黄晓明等晒出“丢书”照片。

 

“水土不服”出于“国情”?

 

如同曾在微博流行一时的“冰桶”挑战一样,以公益为目的的活动从国外舶来,因为国内明星的加入,而迅速在社交媒体蔓延,出发点固然不错,但从传播形式来看,娱乐效果显然超过了倡导读书本身。与英国原版活动相比,中国版“丢书大作战”起头便声势浩大——要知道,英国发起者四年中不过“丢”了2000本书。而中国版的数字一次就翻了五番,且技术先进,背后的商业共谋,依稀可见。参与活动者对于“丢书”的热情到底在“丢”还是在“书”,颇值得玩味。

 

在上海地铁上,有人记录下未被人认领的活动图书被叠起,堆在角落中等待回收的场景。有人调侃,上班高峰连挤上车都很困难,何来读书的空间?即便在“读”,也多是在刷朋友圈、追电视剧。不同“国情”之下,让中国版地铁“丢书”更像是一场大规模的“快闪”,其初衷则在娱乐化的形式中被淡忘。倡导全民读书是一项长期工程。事实上,在各种读书会、读书活动遍地开花的今天,城市中的书香的确越来越浓。与“国情”并不搭调的地铁“丢书”,未必是适合中国的阅读推广行动,一场拷贝又走样的大“秀”,反倒让年轻人轻看了知识和书籍本身。

 

热闹“丢书”莫如安静读书

 

“丢书”为何在伦敦地铁上“玩”得起来?“丢书”背后其实还是集体读书氛围使然。去英国旅行的人会发现,英国人在飞机、火车、地铁、巴士等各种公共交通工具上手不释卷的身影比比皆是。英国人利用公交出行的时间来阅读确已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伦敦“丢书”活动发起人也正是看到地铁上有不少与自己有相同读书兴趣的人,才产生了“丢书”分享的创意。“赫敏”的加入,只不过为这场温情的读书分享活动,增添了更多同道中人。而中国明星的大举“丢书”,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赫敏”本就有爱读书的名声,而“丢书”的中国明星们,有几人真有读书习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在英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而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4本(含电子书)。在地铁上阅读成为英国人的习惯,使得地铁“丢书”有其发酵的土壤。而在国内大城市,上班节奏快,公共交通拥挤,读书就变得十分“奢侈”了。

 

“丢书”未必符合中国“国情”,但“赫敏”丢书一文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起的反响至少证明,人们有向往读书的热情。“丢书”或许只能热闹一时,读书却能深远地影响到一个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读书多少,决定人的精神生活是丰盈还是贫乏,影响心态是宁静还是浮躁,行为是文明还是粗鄙。与其热闹“丢书”莫如安静读书,更多人认识到这一点,或许也是“丢书”活动的正面效应。

 

(图片来自网络。编辑邮箱:scljf@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