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明史与谋略大系连载(2)

 公司总裁 2016-11-16

一、伏羲时代:追寻伏羲氏的足迹(2)

对于伏羲氏的考证要多费一些笔墨,这个不算“掉书包”,所谓“正源”是也。
伏羲又名太昊,被后世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距今大约一万年了。那么他是哪里人氏?直到今天,这个问题有争议,所以现在也在困扰我们,甚至学界也有不同看法。
综合古代典籍记载,一般认为伏羲是天水市甘谷县(古称冀县)一带的华胥国,距县城十里山湾处有古风台,北邻古雷泽,传说其母华胥公主踩了巨人脚印而受孕,生育的地点在成纪。至今古风台的乡民还编织八卦形鸡罩,作为寻根追念的习俗。(据说这种八卦罩编织的诀窍还是一代一代单传)因此,这里成为“羲皇故里”。

自秦文公十年始,设祀三牢以祭伏羲,历代绵延至今已历两千多年了。

图一:伏羲与八卦     
图二:伏羲庙上有“一画开天”                         
图三:   2015秋祭


我们再从史籍考证方面看。
经过历代史学家们的考证,所谓成纪,就在今天的天水,【汉书】可证:“成纪属于汉阳郡,汉阳郡即天水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解放前所著《甘肃人文地理图志》)说“相传伏羲为甘谷人,生长于朱圉山脉之大象山山沟之内,明万历年间于大象山麓建庙以祀之。”
再看史记,以【五帝本纪】开篇而并无三皇记载,今流传之【三皇本记】为唐代司马贞补遗,其中有如下记载:
“太皞庖犧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犧于成纪。蛇身人首。按伏犧风姓,出《国语》。其华胥已下,出《帝王世纪》。然雷泽,泽名,即舜所渔之地,在济阴。成纪、亦地名,按天水有成纪县”。
古风台人相传伏羲原名“风伏羲”由此可证,与三皇本纪记载一致,是风姓之祖。......??? 


这里有个问题。为何太史公在史记中没写三皇?
作为史官一定要严谨,而上古没文字,传说远早于甲骨文。司马迁写史记,是根据当时的文字史料而写成的,就只从黄帝始,估计司马迁手头的记载再没有比五帝更早的了。因此在史记中,关于伏羲的记载仅有一句:“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太史公自序)
虽然散见于先秦典籍中关于伏羲的事迹也不少,如【易·系辞】、水经注、管子、庄子、楚辞、荀子、战国策、左传等等,但基本流于神话之类,作为史官,司马迁难以作为史料引用。

对于伏羲生地,也有例外的不同看法。
早年间,考古学家王献唐先生有著作【炎黄氏族文化考】,他认为,“伏羲出于泗水,为发迹故乡”(山东济宁)。他的理论来源于晚清进士王廷赞的【泗志勾沉】,其中记载“...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今治东六十里有雷泽”古今一些学者往往据此而认为雷泽在濮阳、菏泽一带。 可是....其实雷泽非雷夏泽。
《尚书.禹贡》曰:“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会同。”
——这是什么意思呢?结合上下文看,就是说黄河的九条支流疏通后,才形成雷夏泽、而那是大禹导水而形成的。古雷泽在唐代时仅剩下遗迹。
那么伏羲与大禹,谁先谁后?
须知,上古的先民往往以河流、湖泊、山川、风雷等等自然特征为记名之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