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专题:海子诗歌赏析(二)

 我亦晓歌 2016-11-16

诗歌专题:海子诗歌赏析(二)

2010-11-07 21:52阅读:47
海子小夜曲
以前的夜里我们静静地坐着
我们双膝如木
我们支起了耳朵
我们听得见平原上的水和诗歌
这是我们自己的平原,夜晚和诗歌
如今只剩下我一个
只有我一个双膝如木
只有我一个支起了耳朵
只有我一个听得见平原上的水
诗歌中的水
在这个下雨的夜晚
如今只剩下我一个
为你写着诗歌
这是我们共同的平原和水
这是我们共同的夜晚和诗歌
是谁这么说过 海子
要走了 要到处看看
我们曾在这儿坐过
赏析:本诗看似是一首情诗,其实情诗与否并不重要,只是我认为“我们”中的另一半确是海子最重要的知音,而诗中的“这片平原”也是海子和故人所战斗,耕耘过的地方。如今斯人已去,留下的只有海子一个人的缅怀,这就是海子为他写着诗歌的原因吧。从两个的世界到孑然一身,这是人生最大的寂寞呀。
    灯诗
灯,从门窗向外生活
灯啊,是我内心的春天向外生活
黑暗的蜜之女王
向外生活
“有这样一只美丽的手向外生活”
火种蔓延的灯啊
是我内心的春天有人放火
没有火光,没有火光烧坏家乡的门窗
春天也向外生长
度过炎炎大火的一颗火
却被秋天遍地丢弃
让白雪走在酒上享受生活
你是灯
是我胸脯上的黑夜之蜜
灯,怀抱着黑夜之心
烧坏我从前的生活和诗歌
灯,一手放火,一手享受生活
茫茫长夜从四方围拢
如一场黑色的大火
春天也向外生长
还给我自由,还给我黑暗的蜜、空虚的蜜
孤独一人的蜜
我宁愿在明媚的春光中默默死去
“有这样一只美丽的手在酒上生活”
要让白雪走在酒上享受生活
  赏析:从全诗来看,作者在采用对比手法,极力突出黑暗与光明的对比,诗文中反复出现黑暗的蜜,象征着作者向往光明,向往一种充满希望的生活!而灯,正是希望与光明的意象代表!
结合海子的一生,他就是在追寻一种生活的希望,虽然他最终是死于自杀,但他的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却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是没有丝毫对生的厌倦!
 赏析诗歌,要抓住诗歌的眼!这要求你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和语文积累!你要知道常见的作家的生平,还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虚词!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化的语言!你要敢于想象意境,想象场面!我这里有些鉴赏的心得,你需要可以再找我!
     亚洲铜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1984年10月
 赏析:这首沉挚坚实而意象诡异的诗在1984年的诗坛是多么罕见,而它的作者居然是一位年仅20岁的青年。自1989年自杀之后,海子已成为一个传奇,一个为寂寞、忽视、成见和痛苦所伤害的天才诗人的原型形象。而传奇背后的真实是,海子在80年代中后期是中国诗人中难得的有自觉意识的一个。他的语言敏感、幻象能力、诗歌理想以及理论建构在当时是独特的、激进的,在今天也是不可重复的。
总体来说,海子的诗歌理想是“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与真理合一的大诗”。在具体写作中,他追求的是诗歌能够直接接触并意识和感觉到实体。《亚洲铜》尽管是一首早期作品,这两种理想却在其中已经完美地融合为一。“亚洲铜”指的也许就是中国广阔的黄土地,但“亚洲”的背后回想着东方文明的悠久历程;“铜”更是鸣响着历史与传说的神圣延续,它是兵器、祭器和乐器,是气势恢宏、悲壮崇高的代名词(所谓黄钟大吕是也)。“铜”奠定了这首诗抒情与述说的基调。作者关怀的是生命、土地和历史,是自然、艺术和诗歌,它们交织成大地上壮美的舞蹈,也使诗篇成为钟鼎轰鸣的颂歌。
在第一节,诗人想到的是生死交替中民族血脉的延续,这生生死死与土地深深交融,以至在诗歌的视野中,做为抒情对象的“亚洲铜”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第二节出现了动态的自然景观,鸟和海水是躁动不安的,鸟“爱怀疑和爱飞翔”,宛若智者;海水则“淹没一切”,似乎莽夫;而诗人以“我也将死在这里”的忠诚和沉静,找到的主人是“青草”和“野花”,它们卑微弱小,却是互相扶持的“手掌”,并养育着大地深处的秘密。自然生命促使诗人转入对诗歌生命的沉思,“河流”作为永恒与新生的意象而出现。那沉江而亡的屈原作为诗人原型也自然出现了,他的“白鞋子”,作为实体化的诗歌历险成为诗作者必须接受的遗产。海子用“白鸽子”来形容它,也许是借自基督教的意象。那么,它所昭示的就是苦难与神圣使命,以及“道成肉身”(“诗与真理一”),“穿上它”也就意味着接受这种使命,成为延续民族诗歌传统,创造“大诗”的新诗人。于是,在最后一节,诗人进入了土地博动的节奏之中。“击鼓”和“黑暗中跳舞的心脏”也许更象是非洲而非“亚洲”的事物,但在这首诗中,它以强烈的动感使土地(真理)与生命(诗)合一,而升起的月亮则成就了诗歌的完满和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