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白中医】伤寒论麻黄汤

 依典文化 2016-11-16

麻黄汤辛温解表,有发汗、平喘的功效,适用于以发热恶风,无汗而喘或无汗身痛、脉浮有力为特征的疾病。

尤在泾:人之伤于寒也,阳气郁而成热,皮肤闭而成实,麻黄轻以取实。辛以散寒,温以行阳;杏仁:佐麻黄,达肺气泄皮毛止咳急。正好古谓其治卫实之药是也。然泄而不收,升而不降.【桂枝甘草虽曰佐之,实以监之耳】。

伤寒论3条:太阳病,或巳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呃逆,【脉阴阳俱紧】者,为伤寒。

伤寒论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论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伤寒论37条:大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伤寒论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伤寒论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伤寒论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伤寒论55条:阳明脉浮紧,不发汗,囚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论232条: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伤寒论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麻黄,是麻黄汤中的主要药物,它有强烈的发汗作用,同时,会导致心跳加剧,甚至出现“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的情况,或者如“气从少腹上冲心”症状。对此,张仲景自有办法,那就是服用桂枝甘草汤。桂枝四两、甘草二两,这两味药物具有定悸的作用。也就是说,麻黄汤中的桂枝甘草具有对麻黄发汗动悸作用的预防作用。所以说,麻黄汤是安全的发汗药。【桂枝甘草虽曰佐之,实以监之耳。】但是,教科书认为麻黄配桂枝发汗,麻黄无桂枝则无发汗作用,这似乎值得商榷。

肌肤白皙、有上冲感,易烘热、汗出者,脉弱无力者,平素易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烦躁不安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肿瘤放化疗期间以及极度消瘦者,均应慎用。

案例一:许叔微以本方治疗一喘而胸满、脉浮长、身热头痛、腰脊强、鼻干、不得卧的患者,得汗而解。《伤寒九十论》

案例二:曹颖甫用本方治疗范氏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脊疼痛而脉浮紧。《经方实验录》

案例三:《经方传真》载一陈姓男孩因汗后洗冷水澡而恶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胡老与麻黄汤,盖被取微汗出,热退而解。

案例四:刘渡舟治疗一50岁男性,隆冬时节,出差感寒,当晚即高热恶寒,周身痛而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有力。处以麻黄9g、桂枝6g、杏仁12g、炙甘草3g。服药后温覆衣被,须臾,通身汗出而解。《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案例五:经方家舒弛远用麻黄汤催产的经验。舒氏治一产妇,“发动六日,儿已出胞,头已向下,而竟不产。医用催生诸方,义用催生灵符,又求灵神炉丹俱无效。延予诊之,其身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此太阳寒伤营也,法主麻黄汤,作一大剂投之,令温服,少顷得汗,热退身安,乃索食。食讫豁然而生。”《女科要决》 ——这个案例说明了解表的重要性,即使是分娩这样的生理过程,表证不解生产也不会顺利。更说明了麻黄汤应用相当广泛,提示我们不要将其应用界定在感冒的层面。

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神经官能症、糖尿病、疮口破溃而肌肤松软、小便涩少、尺脉沉涩、久病体虚或有大量失血史者都要慎用麻黄汤及麻黄制剂。

对于脉沉弱者,不妨先予调理,再用本方。如《伤寒九十论》载许叔微治一邱姓伤寒患者,因尺脉沉弱而先用小建中汤加味调理数日,待其尺脉充盛后,数剂而安。

百度:

《逐步修正中医在你脑中的概念》

《中医调治日常疑难杂症的钥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