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人一定要看:守好你的宅基地【新农村建设背后的真相】

 安可儿 2016-11-16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

 

       中国的经济运行机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次快速的“经济运动”,目前面临大洗牌的局面。新一轮财富大洗盘已展开,这一轮的目标就是农村“两地”。也就是除去耕地以外的私人宅基地和公共用地。



       我们不妨先回顾近四十年来的改革轨迹,从变化的轨迹中,大家不难发现里面的一些“奥妙”,从而就能理解你手中土地的重要性。也可以把眼光放远一点。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没技术没资金,引进外资是首要任务,然后通过减免关税和提供廉价的劳动服务作为交换,获得最基本的技术。当时邓小平请荣氏家族入住大陆,带来了大桶资金和轻工技术。这个案例的成功,引起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南亚诸侯的兴趣。随后家电、汽车、食品等工业加工蓬勃发展。




      有了一定技术后,我国具备生产基础部件能力,但缺少自主资金。“开发自然资源”就成了第二次“经济运动”。矿业开采与粗加工齐头并进,形成了第一次资本的积累。二十多年间,中国由“地大物博”变成了“资源贫瘠”的国家。塌方造成大量土地流失;滥采滥伐造成沙尘暴肆虐;各种低质工厂如雨后春笋,造成雾霾严重......改革开放三十年时,我国地下直饮水,由原来的全国平均地下6米直降至80米。


        由于缺乏创新,缺少中高端技术支持,大量民间资金缺少出口。八九十年代储备起来的资金,开始寻找投资出口。他们发现可投行业很少。航空、铁路、通讯、能源这些大型产业都被“国控”。厂矿类垄断加剧,并且持续以低廉生产作为竞争优势没有前途。这时,聪明的他们发现了新的掘金机会:房地产。由于国家需要这些资金作为发展基础,所以,资金拥有者就有了很大影响力。他们“驾驭”国策,使国家经济政策大调整。开始以“扩大城市化”为幌子的新一轮财富积累。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的“城市化建设”带动了基础建设。交通通讯快速发展,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由于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我国政府为了支撑住,当年实施了4000亿货币宽松政策。大量的基础工业应运而生,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由此开始。目前我们开始品尝这个苦头,不得不压缩产能。


     通过二十多年的房地产洗牌,产生了一大批有钱的地产商,他们对市场和政策的影响力巨大。让他们转行是做不到的,他们只会盖房子不会其他。 城市房地产显然也超饱和,已成“鸡肋”。聪明的他们开始把眼光放在农村。什么“农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等等口号开始占据主流。很多农村人,尤其是在城市打工的那些人,很希望到城市生活,做个“城里人”。这种心态恰迎合了开发商们的动机。“新农村”或“城镇化建设”这都是利益驱使下的诱导。农村实行城镇化不是简单的政策就可以改变的,要具备物质和社会基础。最核心的条件就是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还要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另外,城镇化推进后,农业土地势必要私有经营,而水利、交通、补助......这些公化物质领域目前存在空档、将来农田承包者会面临很多钳制。失去土地的广大农民,暂时也许用宅基地换取了一套或几套楼房,但房子是有期限的。几十年后,很多人也许一无所有。



     在新的利益驱动下,这几年农村频繁上演“暴力强拆”,打死打伤人事件频发,不惜动用国家机器驱赶强拆。一批批人不得不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资本方和农民之间的角力刚刚开始,农民朋友不要被忽悠了,一定要坚守住自己的宅基地,同时要理直气壮索取集体用地中的份额利益。


人类历史上,几乎每次大变革,都会发生财富重新分配和圈地运动。





       因为耕地种粮食产值有限,只有几亩薄田的农民不赚钱,所以纷纷进城打工了,但千万不要以为中国农民真的就没有传说中的那亿万财富了。农民的亿万财富不仅真的存在,而且以万亿单位计算不为过,只是它不在农村耕地上,而在农村其余两块地上,即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上,这才是各方资本真正觊觎的部分。



        这部分财富,对农民很重要,对所有人都很重要。城市接近饱和,而农村还处于空白期,将来农村土地的价值会持续飙升,并且恒久价值要远远高于城市。

      说白了,中国农业问题,也就两个问题,一个是农村粮食生产问题,一个是农民保障问题。多数农民进城安居乐业了,农民和市民也就没有差别了,他们在农村的耕地才能放心脱手,留给少部分农民变成职业农民开拖拉机搞规模化种植,大家也不用担心粮价上涨影响自己饭碗了。




      可现在比较棘手的是,因为年代久远,农民这亿万财富所在,只有少数人知道,相当多的农民并不知道,所以,农民的子弟们,你们一定要清楚这剩余农村两块地的来头,这是父辈们从一穷二白时开始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可千万不能被少数人塞进了自己腰包。


       目前用宅基地换商品房开始在农村实行,这其实就是变相剥夺农民的土地。农民换了商品房后,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房子没有永恒价值,只有土地才有。几十年后,房子坏了,农民朋友们怎么办?那时候,农村土地价值要比现在高数十倍数百倍都很正常。这就是农民亿万财富的路径根源。



     想搞清楚这亿万财富的来头,就要先明白土地价值的体现链条,这也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原本全世界的农地都是不值钱的,农民困守在有限的农地上没出路,于是进城搞工业,人口集聚产生了更多产业和就业部门,集中居住大家生活也更为便利,这就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农地上盖起了楼房和厂房,城市在扩张,农地越来越少,人总要吃粮,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建设用地就要有限度,建设用地越来越稀缺,它就变得越来越值钱了。




       按理说,集体财产集体所有,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每个农民都有它的一份子,但很多农民进城了,说从来都没见到这个增值的钱呀,甚至到了农二代、农三代,如果不是老辈提起,根本就不会知道还有这么一回事,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不彻底的地方,农民进城少了一部分保障不说,甚至都当不存在了,那这个钱去哪了?


       为什么一个村支书贪个千把万不算奇怪,一些镇官更是不得了,跟随领导出国购物更是出手大方,就是因为他们没把集体资产随城镇化增值的部分分给农民,变成了自己吃喝玩乐和跑关系的小金库了,反正进城农民常年在外不知道,这个也没确权也没人管,否则,为什么往往一个村子,尤其是城镇化地区,大家都是农民,但就属村、镇干部最有钱呢?




       这也是为什么改革要坚持集体经济而非改掉集体经济的原因,虽然农民进城了,但农民祖辈积累下的集体资产,都在集体经济里,如果还没全部确权到户就改掉了集体经济,那农民祖辈积累的这部分财富就要易手他人了,这可真的不是个小数目,它的大头,又在镇一级,况且它还会随城镇化的发展继续增值。


       现在很多商人,打着盘活农村资产名号进入农村,依我看,这就是在打本应属农民的集体财富算盘,集体资产未来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公开评估算清楚各种集体经济账,组建镇经济联合社,把村里和村民小组里的集体资产收回来,放到一起统一、透明管理,同时按照总份额折算成股份确权给农民,股份永久不变且可继承,每年增加的集体资产收益按照股权给农民分红,让农民的利益与城镇化利益相统一。要么,它就可能流入到私人腰包,那就是集体资产流失了。




      这就变成了占据全国总人口半数以上进城农民与私人套利资本的对决,进城农民赢,以后银行卡上每年都会多出一笔钱,开始虽然不算多,但会一直增加,这就是进城农民的一部分保障。私人赢,那就是少数人随农村城市化进程而暴富,城镇化则继续作为圈地和圈钱的幌子。到时候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显然,后者不是亿万农民和当政者想看到的,所以在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完成,确保农民能享受到集体资产增值好处之前,要警惕那些农村产权交易,这也是农民留在集体财富里最容易被消失的那一部分。


       集体资产确权到户,改为由镇级经济联合社透明管理经营还有个好处,那就是将村委会的财权和事权分离了,随着农民不断带着确权后的集体资产进城,村委会也过渡为类似于城市里居委会一样的组织,只有社区公共服务和管理的职能,这样也就从根子和制度上杜绝了基层腐败,获得分红的进城农民,因为有利益,也会对基层有个群众监督。




      集体资产是农村的经营型资产,集体建设用地,则属资源型资产,现在都在谈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单纯谈入市是没意义的,按照征地程序走就是,土地总是要体现它的价值,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征地后再卖地的净收益,农民能得到多少好处,如果入市了农民不能分享到它的收益,同样是一种不公平,城镇化依然会变成替罪羔羊,按照集体经济的道理,笔者认为,除去征地成本和公共统筹的部分,其余部分收益,同样应属农民所有。


      与集体资产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相比,宅基地距离农民最近,农民也最在意,看得也最紧,它的问题,不在于是否被外人莫名其妙所抢走,而是集体所有不能买卖的宅基地如何处理,才能让农民拥有这部分财产权。



      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拆掉,但要和增减挂钩和宅基地置换一起来做。

    有人会说,放开买卖多好,拆了多可惜。笔者就想问,过去宅基地同样无序建设了30年,占用了那么多农田,如果不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怎么做?一些距离城镇比较远的宅基地,现在卖不出钱,城里人买去了,农民进城能买得起房子吗?以后溢价了算谁的?距离城镇较近的宅基地群落,农民愿意卖吗?不愿意卖那你怎么处理城中村问题?城市里建设用地紧缺的问题你又怎么解决?



      能够同时解决这几个问题的唯一路径,就是上面所说,拆掉,做宅基地置换和增减挂钩,保证农民在城市里的居住权,并且要以镇为单位,整个镇域范围内按照规划来做。而在农民进城,农村人去楼空普遍情况下,应禁止农民继续大修大建宅基地,否则拆迁和置换成本就会增加,到时候小心拆不起,城市土地继续紧张,更是持续发展隐患。

        拆掉,是为了农村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的基本功能,宅基地置换,是要按照1:1的置换比例,给农民在城镇地段好的地方置换成同等面积可以买卖的商品房,这是保证进城农民基本居住权利和保障的关键所在,否则农民未必会愿意,这样做,商品房也会随城镇化升值,农民利益也与城镇化统一,增减挂钩,原本的宅基地复耕为土地,就多出了建设用地指标,将它腾挪到城镇里,城镇经济发展就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于农民、国家粮食安全与拓展地方发展空间三方,都是共赢。



       它的前提,一个是城镇化发展的充分程度,要有财力做这个整体置换;另一个是让农民自愿,不能变为赶农民上楼。目前更多地方城市发展到哪拆到哪的“摊大饼”,浪费资源不说,它还无法保证距城镇化较远农民利益,造成农民之间的不公平,城市摊得太开,人口集聚不起来,未来发展产业都是问题,地方产业发展不起来,政府财力有限,就更寄望于“摊大饼”卖地获得收入,于未来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将集体资产、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置换放在一起看,它也是给进城农民充分财产权的命题,大部分农民进城了,但每年都会拿到集体资产和集体土地增值的分红,通过宅基地置换,又在城市里有了同等面积,可以买卖并且还在不断升值的商品房,这就是”带着土地“进城了,再加之城乡保障的一体化和辅助的就业措施,试问,农民怎么会不愿意进城呢?进城了又怎么会不放心呢?

     包括家庭农场在内,以及上述改革,这并非笔者一厢情愿的想法,而是笔者做11年记者以来,实实在在在基层看到的深化改革案例。

    在上海市松江区,不仅中央2013年“一号文件”所提“家庭农场”,与它提早六七年推行的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有关;松江近60万农民集体资产也已确权到人,年年都能拿到分红;而通过对土地净收益调整而来的城乡统筹基金,也让松江农民都实现了比农保高出600多元的镇保待遇;小昆山镇全镇范围内,农民自愿通过宅基地置换而进城的比率超过99%,现在更是坐享房价升值的好处。

     笔者前些日子给任内近10年推动这些改革,今年刚刚退休的松江老书记盛亚飞说,浦南农民告诉我,您知道他们的辛苦,心里装着他们,没想到,老书记很平淡地来了这么一句话:“我是农民出身,这是老本行,做人不能忘本。”

    说到底,进城是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的选择。否则,那么多农民父母们就不会含辛茹苦挣钱,让诸位农民子弟读者用功读书,然后留在城市了,还要攒钱要在城市里买房子,所谓农民不愿意进城,其实是在于保障不足,有后顾之忧,而非一些居住在城市里的乡村建设者们所认为的,农民就应该在农村,这是对农民赤裸裸的歧视。

      中国亿万农民进城,从人口数量和规模上来理解,它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件,也是历史不可阻挡的潮流与洪荒之力,它可以改变一切。

     遥想当年,父辈们在绝大多数国土都是农村的土地上付出巨大成本,咬紧牙关通过农产品输出发动了国家工业化;改革开放后,他们又走向城市,高楼大厦平地起之际,又让中国制造以低成本优势横扫全球,将中国经济体量推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这也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洪荒之力所在——农业人口不断进城,并推动国家向工业化、现代化国家转变。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张培刚的定义,一个农业国家或欠发达国家,只有当农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降低到1/3甚至1/4以下,同时农业劳动者总人数占全国的比重降低到1/3甚至1/4以下,这个国家才算实现了工业化,这也是个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

     虽然去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由1978年的17.92%升至56.1%,过去30多年来,已有数亿农民进城,但参照张培刚以及已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发达国家的标准,这个进程还远未完成,还有数亿农民进城仍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要走的路。

     在这个过程中,说到底,如果能够保障亿万进城农民留在集体里的万亿财富,农民得以顺利进城,同时农村的粮食生产能够保证,国家就有更强盛的希望,反之,那就去看拉美国家“中等收入陷阱”,大量农民进城保障不足,农民住在贫民窟里流离失所,结果造成社会问题,整个国家发展也就止步不前了,而这也是农民进城洪荒之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