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一法师:学书法应从篆入手

 广羽人三九 2016-11-16

关于毛笔字如何入门,众说纷纭:有建议从楷书入门,也有觉得直接学行书无妨;有人讲大字先学,但也有人从小楷开始的。其实针对每个人来说,程度不一,天赋不一,很难界定哪一种方式的入门针对自己就是实用。小编最近偶然看到弘一法师(李叔同)当年在厦门南普陀寺的书法讲座文章,读后很有感触,从书法的入门之道来讲,的确很具有指导性意义。



老先生讲到:我对于发心学字的人,总是劝他们:先由篆字学起。为什么呢?有几种理由。可以顺便研究《说文》,对于文字学,便可以有一点常识了。因为一个字一个字都有它的来源,并不是凭空虚构的,关于一笔一划,都不能随随便便乱写的。若不学篆书,不研究《说文》,对于字学及文字的起源就不能明白——简直可以说是不认得字啊!所以写字若由篆书入手,不但写字会进步,而且也很有兴味的。  



能写篆字以后,再学楷书,写字时一笔一划,也就不会写错的了。我以前看到养正院几位学生所抄写的稿子,写错的字很多很多。要晓得:写错了字,是很可耻的——这正如学英文的人一样,不能把字母拼错一个。若拼错了字,人家怎么认识呢?写错了我们自己的汉文字,更是不可以的。我们若先学会了篆书,再写楷字时,那就可以免掉很多错误。此外,写篆字也可以为写隶书、楷书、行书的基础。学会了篆字之后,对于写隶书、楷书、行书就都很容易——因为篆书是各种写字的根本。  


若要写篆字的话,可先参看《说文》这一类的书。有一部清人吴大澂的《说文部首》,这部书很好,便于初学,如果要学写字的话,先研究这一部书最好。


一、以篆为先,正本清源


说文解字部首有很多版本,弘一法师推荐此本有其理由,因为该帖作者吴大澂不仅是位优秀的书法家(在近代和吴昌硕合称“二吴”),而且作为古文字学家在考古学上极有有建树,本帖功底深厚,严谨规整,作为书法的确是“小学”入门的标准范帖。



二、丰富眼界,追求变化


说文部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后,且对中锋行笔比较有把握驾驭,可以适当考虑综合能力的提升,比如继续研习吴大澂的另一部作品《论语》,这帖是吴大澂的代表性作品,和他一丝不苟的说文部首相比较,此帖属于大篆金文的笔意,极富艺术感染力。邓石如的《心经》也是值得研习的一部字帖,此帖和以往的传统小篆相比,笔法有了创新,书写非常生动,被誉为篆书史上最美的《心经》,何不一试。



针对其它书体,弘一法师有提到综合练习的问题,他讲到:


“每天练习写字的时候,应该将篆书、大楷、中楷、小楷四个样子,都要多多地写与练习。如果没有时间,关于中楷可以略掉;至于其他的字样,是缺一不可的,且要多多的练习才对”。


“篆书、隶书乃至行书都要写,样样都要学才好;一切碑帖也都要读,至少要浏览一下才可以。照以上的方法学了一个时期以后,才可专写一种或专写一体。这是由博而约的方法。”


三、实用为体,欧楷入门


我们学习书法,不仅要学习高古的篆隶,楷书入门是当代的必修,不仅实用,还在于书法魅力的丰富表达,楷书笔法相对复杂,这就需要严谨的法度来把控,做为唐初书法家欧阳询的欧体,因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因此张弛有度,于规矩中见方圆,是很合适的楷书入门首选。



四、颜筋柳骨,相得益彰


楷书有一定基础,因人而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字帖学习,这里提两个人,都是值得学习的。柳公权“书贵为瘦”,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颜真卿楷书化瘦硬为雄浑,结体宽博而恢宏,骨力遒劲而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他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关于写字的姿势,弘一法师也不忘叮咛:“当我们写字的时候,切不可倚在桌上,须使腕高高地悬起来,才可以运用如意。写中楷悬腕固好,假如肘部要倚着,那也无妨。至于小楷,则可以倚在桌上,不必悬腕的。”写字最好从大字开始练习,尤其是悬腕练习,易于手腕的灵活运用。






书法思考

SHUFASIKAO

书法丨社群丨学习丨文房丨品藏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