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罗·罗默: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困境

 花间挹香 2016-11-16

2016年9月14日,美国纽约大学教授、现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公开了一篇题为《宏观经济学的困境》的工作论文。文章认为,宏观经济学在过去30多年出现了退步,权威代替了求真,宏观经济学违背了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科学精神,演变为一门“伪科学”。

罗默首先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与事实明显的不同说起。20世纪80年代初,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大幅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导致通胀率迅速下降,失业率迅速上升,经济出现衰退。这一事实明显说明,紧缩的货币政策能够引致经济衰退。可是反观理论,宏观经济学却无视货币政策的影响,用一些虚构的因素解释宏观经济的波动。仿照“后现代”的说法,罗默把这些用虚构因素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模型,讽刺为“后真实宏观经济学”。虽然近几十年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强调微观基础,但其将这些虚构的因素作为前提假设,却恰恰说明缺乏对微观基础的探究。例如,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利斯科特等人发展起来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中,所谓的“负面的技术冲击”就是这样一种虚构的因素。这种冲击究竟指的是什么,有谁打开过这个黑箱?普利斯科特曾在私下场合举例说,交通拥堵就是一种负面的技术冲击,可是开车的人们是如何决策的,个体决策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这些微观基础却从没得到过真正的分析。

罗默专门讨论了宏观经济学在经验研究中的识别问题。一门科学研究应该尽可能地让事实说话,根据事实判断理论的对错,而不是相反,根据理论来挑选事实。在理论与事实的联系上,宏观经济学的差池令人难以信任。我们在经验上所观察到的宏观经济,是各个变量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在经验上确定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需要研究者对模型施加限制条件,才能得出经验估计结果,而问题恰恰就在于,如何施加限制条件。经验估计得出怎样的结果,会受到限制条件的影响,所以经验结果很可能不是让事实说话,而是由设定的限制条件说话。进一步来说,由于这些限制条件本身就来自于一定的理论,所以由限制条件说话,又演变成理论的自说自话。理论与事实脱节,甚至会出现有什么样的理论,就能找到什么样的事实,这种违背科学研究方法的现象。当然,宏观经济学中理论与事实的脱节并不是绝对的,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者在识别过程中,有过多的自由裁量权,令人不禁质疑,这门学问的科学性究竟还剩多少。

罗默把“后真实宏观经济学”比作物理学中的弦理论,因为它们各自的支持者很类似,都极为自信且排外,宽于律己却严于待人,对自己的理论有一种宗教式、政治运动般的信仰。罗默借用“科学”与“信仰”的分类,把“后真实宏观经济学”称为“伪科学”,因为它表面上是“科学”,但实际上是一种盲目崇敬名人和为小圈子中朋友护短的所谓“信仰”。对于这种伪科学来说,推动研究的不是对真理的追求,而是对权威的崇拜。甚至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卢卡斯、萨金特这样的人物,都会为了维护朋友的权威而违背科学精神。主流宏观经济学的这种现状,与近代启蒙精神是相违背的。无论这些大牌经济学家有多大的威望,无论这门学问吸引了多少聪明的头脑,这样的宏观经济学恐怕都到了非进行一场新启蒙运动不可的地步。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齐昊/摘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