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寒名人往事专栏:流水有情,毕竟东流去

 瀞舒凝兰 2016-11-17
流水有情,毕竟东流去


夏 梦和金庸


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有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金庸


流水有情,毕竟东流去


梅寒


  才子佳人相遇,金风玉露相逢,他曾用一支生花妙笑,编织出多少痴男怨女炽热缠绵的故事。走到现实中来,他梦中的神仙女子终于款款降落他面前的时候,他却只能无奈地看着那个女子衣袂飘飘渐行渐远,只在他的心间定格成一个美丽又缥缈的梦。


  金庸与夏梦,很短的一段交集,却留下一份朦胧如月下花的美好情愫一份深情若大海的绵绵回忆。那一份迟到的表白,终究没有演绎成才子佳人的圆满佳话,却在他们彼此的生命里留下美丽又忧伤的一笔。


  认识夏梦的时候,金庸已是誉满香江两岸的大才子。做副刊编辑,做记者,写小说,开专栏,天天忙得不亦乐乎。三十岁出头的年纪,事业已做得风生水起,曾让多少人艳羡不已。然,他却在事业正好的时刻,做出一个让人费解的选择。放下手头多少重要的事情不做,他居然加盟一家新组建的“长城电影制片公司”,屈尊做了一名无名小编剧。问世间情为何物?纵是名满香江的大才子,终也难过美人关。他加盟那家电影制片公司,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那倾城又倾国的佳人也。那里,有他暗恋的女子夏梦。


  夏梦,原名杨蒙,祖籍苏州,少女时期生长在上海,从小就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夏梦的身上,有江南女子的温婉美丽,也有知识女性的聪颖与灵动。青春芳华,她随家人到香港,进入圣玛利诺英文学院读书。在圣玛利诺英文学院的校园里,多才多艺的夏梦很快就如一枝亭亭玉立的新荷初露头角。在学校的一次联欢会上,学校同学用英文表演的《圣女贞德》中,夏梦任女主角,漂亮的扮相,出色的演技,让她在那次晚会上大获成功。她还会唱京剧,着上戏装,她是一位俏丽无比的花旦。凭着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17岁,夏梦就进入长城影片公司。


  人长得漂亮,戏演得精彩,这样的女子很快就进入大才子金庸的视野。人本多情,却也冷傲。那一颗冷傲清高的心,在遇着她的刹那却深深地低了下去。她的名字,她的容颜,她在银幕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他都一一珍宝一样的收藏在自己的心湖里。他不错过她上演的每一部电影,他收藏着有她的倩影的每一张海报,甚至每每有人提及夏梦的名字,他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仲夏月夜,一轮温润如玉的圆月,悬挂在天鹅绒般湛蓝明净的夜幕上,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桂花香,她就从那个香气迷蒙的花月夜里款款向自己走来……

  那一朵暗恋的夜来香,在才子的心底兀自开得妖娆,让他苦,让他甜,让他如痴如醉,又让他无所适从。正是为了那一腔无处安放的相思,他才放下做得正好的事业,轻轻走近她身边的。多年后,说起那一段过往,金庸终于可以毫不掩饰,他说:“生活中的夏梦真美,其艳光照得我为之目眩;银幕上的夏梦更美,明星的风采观之就使我加快心跳,魂儿为之勾去。”只是那时,他不能说。


  做编剧,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一切要从头学起,可金庸在长城公司的那段时间,所做出的努力与成绩却是有目共睹的。短短的三年时间内,他以林欢为艺名,创作出了《绝代佳人》、《兰花花》、《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等电影剧本,也算得多产编剧了。他却并不因此满足,又认真地跟人学导演,曾与人合导了影片《有女怀春》、《王老虎抢亲》等。


  才子的一片苦心总算没有白白浪费,他的才华,他在工作上的业绩,很快就得到了夏梦的称赞。她欣赏的目光,开始频频落到他的身上。本就怀着一腔热烈的情怀而来,成为同事后因工作关系又要常常在一起切磋,金庸渐渐就有些神魂颠倒意乱情迷起来。可他,不能有半点造次。因为那时的夏梦已是名花有主,早在两年前,她就已嫁为人妇。方知,看不到,是一种痛苦,看到了却得不到,那份痛苦更甚一层。纵佳人近在咫尺,金庸也只能望其兴叹了。


  在金庸的江湖世界里,痴男怨女,爱到不能爱,恨到不能恨,也会挥剑斩情丝。现实中的他,面对夏梦,却无法做到这一点。日里相处,夜里相思,在他的世界里,她是一团热情的火焰,几乎把他烤得窒息,她又是一潭深不见底的碧水,让他看不透猜不着。不敢像那些轻浮浪子一样,死皮赖脸地上前纠缠,甚至连一点显山露水的表示也不敢有。他只能在眉目之间,将一份关不住的炽热暗暗流转,或者旁敲侧击的稍稍暗示几句。


  对于金庸那份隐晦曲折的心事,机灵的夏梦自然心知肚明,她慕他才华横溢,也知他绝非那些浮花浪蕊的浪荡之徒,可她却不能再接受他的爱。她忠于自己的爱情,自己的夫君,虽然身在五色迷离的演艺圈子里,对爱情,对家庭,她却丝毫不含乎。多少多情风流人士的丘比特之箭就那样被她冷若冰霜地挡在了心房之外。


  说起来,金庸的遭遇似乎比别个还稍好一点。对他的爱,夏梦不接受,对他的热情,她也不好直接拒绝,更不忍伤害他。“比爱情少一点,比友情多一点”,她偶尔也会对他眉目传情,或嫣然一笑,或不经意的一个温存的眼神,如蜻蜓点水,只在他的心湖上荡一片轻轻的涟漪就轻轻离开。


  那些,对于身陷相思的金庸来说,算得一种慰藉,却也把更深的相思苦抛给了他。剪不断,理还乱,终究还是鼓起勇气,把那一份萦绕心头已久的暗恋讲出来。风光旖旎的香江之畔,夜色迷离的街边咖啡店里,柔柔的灯光,低回的音乐,举起酒杯,四目相对,金庸终于鼓起勇气,向夏梦倾吐了自己对她的爱慕。一个才满香江,一个冰雪聪明,他多情,她亦善感,况金庸又是那样一个让夏梦敬重的才子,要说夏梦对金庸的那腔爱恋毫无感觉也不太现实。但她还是轻轻拒绝了他。她说,她倾慕他的才华与人品,她也感动于他对她的那份情意,可惜他的“爱使”还是迟了,也只能徒留“恨不相逢未嫁时”的一腔慨叹。“今生今世难偿此愿,也许来生来世还有机会。”夏梦的眼睛里泪光点点,语气里充满了浓浓的感伤,金庸的眼睛也湿润了。今生尚且无缘,来生又是何其缈茫?


  那是他们此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约会。


  此后,金庸再不轻易在夏梦面前流露自己的深情。他把她装进深深的梦里。


  两年后,金庸带着失意惆怅离开长城影片公司,去创办他的《明报》,去致力创作他的武侠小说了。只是人虽离开,那份情却还在。在此后金庸创作的一系列武侠小说中,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夏梦美丽的影子始终在他的作品中若隐若现,《神雕侠侣》里冰清玉洁不食人间烟火的小龙女,《射雕英雄传》里精灵古怪又冰雪聪明的黄蓉,《天龙八部》里的貌若天仙的神仙姐姐王语嫣……


  在这些女子的身上,金庸可谓倾尽心力,他把一腔无着的爱意统统给了他这些美丽的女主角。就连三毛也曾慨叹说:“金庸小说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写出人类至今仍捉摸不透、既让人上天堂又让人下地狱的一个‘情’字。而不了解金庸与夏梦的这一段情,就不会读懂他在小说中‘情缘’的描写。”


  时隔经年,夏梦告别了影坛,离开香港,移民去了加拿大。把这样一件平平常常的小事接连数日放在《明报》的头版头条来报道,实在不是金庸办报的风格,然而,为了那个夏梦的女子,他那样去做了。他甚至还为此专门写了一篇社论《夏梦的春梦》,向这个远去的女人祝福。


  对于那个女子,他一直不能忘。


  从开始自己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开始,到他的最后一部小说《鹿鼎记》连载完结,20年间金庸先后完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小说,创造了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他被誉为“文坛侠圣”。这个称号,于他当之无愧。可了解了他对夏梦的那一番痴迷深情,我们也可以说他是当之无愧的“情圣”。可正如金庸自己说的那样:“即使‘流水有情’,也毕竟东流去也……”夏梦远行,金庸那个美丽的仲夏夜之梦终归也是渐行渐远了,徒留一番美丽忧伤的回忆,伴着他慢慢走向人生的黄昏。


“我和金庸,其实不如不说。”——夏梦



(梅寒,山东人,现居桂林。在《读者》、《意林》、《妇女》、《婚姻与家庭》、《百花园》、《小小说选刊》等各大期刊发表美文、小小说近百万字。已出版亲子集《做孩子的天使妈妈》、《做女儿的第一个闺密——与青春期的女儿谈谈心》、《做快乐的中等生》、《9年级,陪孩子轻松升入高中》、散文随笔《幸福,住在爱的隔壁》、《当一棵小草有了梦想》、《爱情里的傻孩子》,长篇人物传记《最好不相忘:张爱玲传》、《知行合一:王阳明传》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