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详解

 心静自然凉H 2016-11-17

本系列会一直在继续,排列的顺序同时也代表需要被重视的程度,希望大家慢慢揣摩。

第十四味 半夏

半夏,顾名思义就是夏天的一半,因为夏天才过一半半夏就枯萎了,因此得名半夏。夏天枯萎的还有一种草叫夏枯草,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夏天是植物生长的最茂盛的时候,可半夏和夏枯草却在这个时候枯萎了,显的有点不正常。

中药详解---第十四味 半夏

按照太极图的原理,阳极生阴,夏天在过了一半之后,也就是五月(阴历)中旬之后,天气开始炎热,马上也就进入了我们的暑假,而阴就诞生在这阳极之时,半夏和夏枯草就在这阴生之时死掉了,也就是说它们只在阳里生,不在阴里活,在阳里生就具有阳的性格,阳是从阴中来,夏枯草就能把阳气从阴中升出来,可半夏却是用它把人身的阳气降到阴里,这是为什么呢?

半夏和夏枯草都是在夏天枯萎,夏枯草用的是茎叶,而半夏用的是根,夏枯草的茎叶在阳生的日子里生长所以能升阳,半夏的根却是在其植株枯萎之后才迅速生长(五月采者虚小,八月采者实大),其植株在阳极阴生之时枯萎,植株的枯萎就好比收藏,也就是说半夏这时把阳气收藏在根部,其根开始收阳入阴,所以半夏的根能降阳入阴。

中药详解---第十四味 半夏

我们入睡就是一个降阳入阴的过程,人与天地相应,当天地的阳(太阳)降到地下之后,我们人身的阳也随太阳降到下面入阴中,所以天黑之后我们就会瞌睡,瞌睡的外在表现就是打呵欠,为什么会打呵欠呢?入睡时是阳下降入阴中,阳往下降,但是你不睡,就要把往下降的阳升上来,就行成了伸懒腰,打呵欠。半夏能降阳入阴,所以能治疗失眠,《内经》里面的半夏秫米汤就是治疗失眠之良方。

半夏味辛,辛乃秋之气,秋气下降,半夏就具有下降之行,能降逆止呕,我们人身是脾升胃降,胃降才能消化食物,从下面排出去,胃气不降就会上逆,从上面排出去,形成呕吐,半夏有下降之性,就能治疗呕吐,仲景的小半夏汤就是治呕名方,其方为半夏和生姜两味药组成,降逆止呕其功甚宏。

《神农本草经》记载,半夏,味辛,性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