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来人|我们为什么出国

 Yuki_3327 2016-11-17

上次问答环节里还有一个很多人提起的话题,希望我们谈谈在国外留学生活的体会,到底是留在国内好,还是在国外生活好。我们不敢给出人生重大决定的建议,每个人有不同的权衡,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三人小组都居住在美国,显而易见这是我们现阶段生活的选择。无法给大家建议,只谈谈心得。

 


 

楼瑞塔



我是08年来美国读研究生的。当时来美国读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出国留学”是人生计划的一部分,二是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工作,能拖一年是一年。并没有什么在国外扎根的想法,纯粹是想体验一番。我把在香港生活了三年的全部物品扔的扔捐的捐实在不行寄回家,把我最重要的东西(衣服鞋子为主)塞进两个大行李箱托运,自己背了一个巨大的登山包里面装的都是我的包儿(怕托运不安全),就这么大包套着小包的飞到了美国。


 
还记得手拿着I20在美国海关排长队入关时,屏幕上一直放着美国宣传片,各种咧着大嘴露着白牙笑容的美国人民,自由女神像各角度特写,不得不说这propoganda挺有效的,我昏昏沉沉的脑子里立刻想到女神像上的那句话 “Give me your tired, your poor,your huddled masses yearning to breathe free”。

 

在香港生活三年,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就是拥挤,街道拥挤房子小的三面靠墙一面下床,可那里有我的朋友们和青春,所以整个飞行都充满离愁别绪。初到Evanston人整个人被蓝天清新的空气刺眼的阳光照的有点懵,再一看我租的房子居然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房间自带walk in closet和en suite,整个人就high了。什么时差,什么离别思念,在walkin closet里躺着打个滚儿,又是一条好汉。

 

每天踩着布满落叶的林荫道上学,捧着单反照路边的松鼠,每周去镇上唯二的服装店Urban Outfitters和AmericanApparel逛n次,和米笑笑一起写统计学作业,在那个零下15摄氏度的夜晚激动的看奥巴马当选。芝加哥地区的冬天冷的刻骨铭心,我想起大学时的老师,为CNN在亚洲工作了二十年的美国老记跟我说,你真的要去Northwestern吗?芝加哥比沈阳还冷!果真,长达半年的冬天总是大雪纷飞,密歇根湖畔的寒风吹到脸上像小刀子让人忍不住心里狂飙脏话,踩着及膝的雪上学Ugg都湿透了。可还是觉得很快乐,每天肺泡里呼吸的都是新鲜感,坐火车去趟芝加哥城里好像过节。

 

刚来时决定毕业回国的计划被认识Almond打乱了。我的人生重大决定似乎总由当时的relationship status决定,我就留在美国找工作,八年就这么呼的一下过去了。

 

出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专门在知乎搜了这个问题。我认为最棒的总结是:不为求得“真理”,只为不再居一隅而自认真理在握。(来自知乎王诺诺)我十九岁才走出国门深刻的去体会更大的世界,本以为自己读书够多思维够广三观够正,后来才发现在美国和香港的11年生活,尤其是美国的8年,打碎了很多禁锢和条条框框,原来熟悉的历史有另一个角度的叙述,曾经以为是道德领域的问题其实只是个人观点和选择,离经叛道的生活方式有各种各样的合理性,四十多岁的单身女性仍然可以笃定的享受生活想一个人过一辈子也行想寻找真爱也可得,葬礼并不只充斥着悲伤而更多是celebrateone’s life……见的越多,越少judge,越多理解。虽然如今互联网这么强大,国内就算有墙费点事翻过来也能看到很多不同观点,但没有比真正浸泡在多元文化的社会里更让人懂得世界公民的含义,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尊重和包容。



出国留学对我也是一个humbling experience。语言和签证身份的相对劣势,让很多曾经“take forgranted”的事变得要付出格外的努力去争取。我毕业那年金融危机正盛,美国人找工作都难,愿意给外国人提供工作签证的公司更少。奔波了两个月面试寥寥。圣诞节前一天有一个informational面试,连正式面试都算不上,我还是认真准备了。面试完后照例得到一句我们团队需要研究一下到底招什么样的职位。知道没什么希望,心里既如预期又小失落的从大楼里走出来,忽然漫天大雪,路上行人都少了,可能都回家准备过节了吧。我站在MerchandiseMart门口盯着雪花发了会儿呆,也不觉得冷,心里又慢慢生出一点希望,想着这么大的城市,总有一个属于我的机会吧。那一刻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在后来职业生涯里每次遇到困难,就会想想那个时刻,想想自己已经走了那么远了,怕什么。也因为这些相对美国人的“劣势”,我学会了不把自己跟别人比较,学会了关注自己的每一点努力和进步。我承认从小到大一直挺有优越感的,出国留学把我的优越感磨的干干净净,思维定式从“应该是我的”变成“凭什么是我的?”而对我所得到的,也格外心存感激。




很多人对出国生活有一个迷思,担心融入不了主流社会。回国的时候经常被问到,有一次去拔智齿,牙医一边在我嘴里鼓捣一边半自言自语的说,“我大学同学也有在美国的,牙医在美国挣钱挺多的呢,不过我不愿意去,融不进国外的主流社会,当二等公民没意思”。我张着麻了一半的大嘴流着哈喇子,反驳无能。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挺值得往深了挖的,主流社会是什么?谁代表主流社会?为什么要融入主流社会?我理解“主流社会”可能是一种个人对群体的归属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希望自己跟社会上大部分人类同,从而认同自己的生活和文化习惯是“对的”,是符合大众审美和成功定义的。

 

我一直都是不怎么需要归属感的人,上学时从没进入过班里的“主流”圈子,也没有随大流的欲望,反而很自得游走于主流之外,所以这个问题完全没有困扰到我。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一代移民和二代移民很多,祖辈往上数几代都是世界各地,移民文化大熔炉就是美国的文化。大家很注重自己的“根”,很多人会刻意保持自己祖籍的heritage,从食物到文化。没有根的人是面目模糊的人。我刚来美国的时候没什么朋友,对美国社会流行什么也不是很了解,同学聊天有时候参与不进去,就经常宅在家里自得其乐的看书或者对着电脑唱K。孤独不见得是件坏事。后来认识朋友多一些,跟Almond一起生活后,渐渐对美国政治体育社会热点话题了如指掌,社交中经常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喜欢上户外活动。可我的亚洲朋友多过白人朋友,我还是很爱吃中餐关注中国新闻,我选择读什么看什么穿什么了解什么完全出于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出于“融入主流社会”的愿望,因为我没有自卑感。从研究生到工作,身边充满从世界各地来的同学同事,说着各种带口音的英语,有着不同的文化烙印,为他们赢得尊重的永远是他们敬业的工作精神,正直的人品,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有趣的性格,而不是因为他们多“像”美国人。其实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内心的笃定从来不应该来自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雷同。

 

 

 

米笑笑


 

要问我为什么要出国, 我脑海里浮现出第一次从美国回来后我信誓旦旦地用涂改笔在铅笔盒里描了NU两个字母的情景。当时上高中,我特别迷信美国名校。一次看介绍顶尖大学的文章,芝加哥北郊的西北大学梅迪尔学院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除了知道西北全美综合排名靠前, 梅迪尔学院是每年跟哥伦比亚新闻学院争第一之外, 也没有做太多研究, 却一根筋地以上西北大学为目标。 单纯地向往着优美而开放的学习环境, 国际一流的教师团队,和印有名校金章的硕士文聘。

 


 

出国后的第一个收获是高度自律的习惯。西北大学Evanston小区位于芝加哥美丽的北郊,而我们的教室正对着美丽的密歇根湖,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 教室的落地窗仿佛一面可变幻的画, 画上印着湛蓝的天空和一望无边的湖水; 西北大学帆船俱乐部的同学正在湖面上漂着帆船。只要走出教学楼,站在湖边往南望去就是芝加哥高楼连绵的地平线。芝加哥城中心只需坐学校免费大巴就可以直接到达,步行几步, 就可以去美国收藏量第二大的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参观, 再走几条街, 便可以去不同剧院观看各色百老汇舞台剧。然而在西北读书的那段时间,我没能充分体会校区的美与 芝加哥的伟大。因为西北的研究生念得不轻松, 与国内大学生活不同,美国的研究生课程安排紧凑, 任务繁重, 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狠下心来学习。在国内上本科时, 我给自己安排作业和阅读任务,按当时心情和课外活动的多少任务可轻可重,怎么舒服就怎么来。而刚来到美国校园后发现,还没开课, 教授布置的阅读量都够我忙一周。我的西北研究生生活简单概括起来就是:起早贪黑去上课, 完了到食堂买饭回宿舍继续阅读和复习, 课余和周末要参加study group, 做小组项目, 暑假还要出去实习来挣学分。偶尔有几个空闲的周末我基本都在进城玩一把与多看会儿书, 再改改要交的屁屁踢与之间作斗争。当然最后都以宅在宿舍或者图书馆为结果。虽然听起来挺苦, 如今回头看发现, 工作上对数据的敏感; 分析问题时严谨的逻辑; 甚至英文阅读速度也都是从那时练起的。如果没有如山倒来的学业压力, 我可能不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转型。研究生生涯高效率地打磨了我将来工作时所需的一切技能。

 

 一次做性格分析测试, 答案里概括我为 “自己打鸡血”类型, 其实除了给自己打鸡血之外, 我还特别爱读鸡汤。在美国这么多年总结出的一个收获便是鸡汤的故事可以成真, 一份努力真地能换来一份同等的回报。

 


 

刚开始工作的日子需要加倍的努力。作为外国人九成美国人的团队天天打交道。我的工作要求口头与写作沟通能力特别强。无论我以前在国内英语演讲比赛中获了多少奖项, 与土生土长能说会道的美国人相比,语言还是变成了我的短板。在事业刚起步的阶段, 我花更多时间修改我的文案和报告,把每一次会议当课听, 锁定工作中优秀的学习对象, 细观察, 多总结, 设身处地地思考。把每一个任务都做到极致来提高自己的水平。这样拼了命的学习提高方法虽没有捷径,但是受益匪浅。


随着事业的提高, 与之相伴的是经济上的积累。这一点, 也许是国内同龄人比较最多的。的确, 商品价工资比相较国内,在美国要低很多。一个工作了一两年的年轻人, 在没有负额外债务的情况下, 保持着好的信用值, 可以在芝加哥地区买到不错的公寓房。我和Adam就是这样做的。搬来西雅图以后我们用出售芝加哥房产的利润投资了现在住的独立房。这个现象跟个体经济能力无关, 跟美国大的经济环境相关。如果我回国买同样的房产, 过同等质量的生活, 还不靠父母资助, 我自然也会多奋斗几十年。美国相较安定的经济环境得以让多数人较早地进入中产阶层。

 


记得一个叫Happy纪录片里提过, 据调查美国最快乐的家庭平均总收入在7.5万左右, 多了, 少了都不太快乐。这是个挺有意思的研究结果。因为一个人是否快乐真地不完全跟有多少钱划勾。这一点以前在国内的我是很难同意的。然而来到美国以后我发现人生可以有太多面,事业与资产, 只是人生中太小的一部分。我通过工作认识一为阿塞拜疆的姑娘,很优秀, 低调, 格外地乐观开朗。一次公司大裁员,她被当天告知要卷铺盖走人, 她还乐呵呵地跟同事打招呼讲笑话。事后我俩喝咖啡,她跟我说起自己的故事: 从阿塞拜疆搬来美国读书后在联合国工作了几年,然后转行到广告业, 被她第一个老板骂 “恐怖分子” , 遭同事排挤不得不离开公司, 离开公司后她被诊断得子宫癌, 跟癌症抗争多年后恢复健康, 她一边工作一边与博士后男朋友创办一个低价格试探出子宫癌的非营利性机构。听她把故事讲完, 我的下巴已经落得老长,不知道怎么应答。第一反应是我为什么一直没发现身边有一个这么牛的人物, 然后感叹她的坚韧的精神和勇气。随着我换工作,认识新朋友, 我发现像这姑娘有故事的人真地太多: 一个从小被同学欺负的同性恋亚裔曾尝试自杀多次, 最后考取耶鲁离开他生长的小城开始新的生活,毕业在纽约做广告后发现自己的梦想是开一家亚洲餐厅, 于是辞去工作,拿出所有的积蓄和男朋友一起在布鲁克林开了一家小餐馆……他们都不富有,但是都是绝对地快乐。他们热爱生活的态度, 和为梦想全副前进的势头鼓舞着我,让我发现生活是多元化的, 让一个人真心快乐的东西可以是很多: 重新获得的生命, 与你为梦想并肩作战的朋友, 还有卷土从来的机遇。

 

提起卷土重来, 我突然想起多年前, 那个二十出头的我为来美国整理东西的情景:我找来一个纸盒子, 将往年获奖的证书奖杯和书统统放进去, 那个盒子里所有的物品, 仿佛定义着当时我存在的意义。胶条封好置之高阁的那一刻,我深知以前的一切 “成就” 都会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归零,我也不再拥有任何优势, 一切必须从头开始。记得当时我迈出海关的步伐是小心翼翼的,但也敏捷。我迫不及待地要开启即将由自己定义的新篇章。这, 也许才是当初想要出国的原因和要追寻的意义吧。





 

LEAH


 

为什么出国这个问题我之前从来没想过,妈妈的娘家是个优秀的家族,从记事起,我的几个舅舅和cousin们都在国外。她从小就一直跟我说,我们早晚会出国。后来,没有悬念的我们移民到了加拿大。

 

 也许是从小就知道早晚会出国,我没考虑过出国后会有什么challenge,出国对我来说就是个长见识看到更多的世界的好事。我一直很感谢把我带来加拿大的妈妈,让我见到不一样的世界,让我飞速成长。我的朋友圈从高中开始就一直是本地人cbc和其他1.5代华裔,我跟她们一样课外打工,一样加入学校社团,因为擅长绘画我还是大家羡慕的yearbook commitee的一员,也因为这样我从来没觉得自己跟其他比我来的早的人有什么不同。身边的人都说我出国后融入的特别快,但我觉得我只是很正常的入乡随俗而已。



 

对于出国之后该如何做自己,我提倡入乡随俗和尽量融入当地文化。我觉得没有必要端着,或者觉得自己一定融入不了而不去try。既然你选择了在国外生活,那就代表国外有你向往的,在国内得不到的东西,不管是好的环境和空气,还是国外的教育和社会人文。既然你要享受这些privilege,那也应该入乡随俗,学习当地的文化。我相信选择在国外生活的人都是权衡了各种因素觉得还是国外好的人,既然选择了在这里生活,为什么要把自己隔在一个中国人的小圈子里,过着和国内没有区别的生活呢?我认为融入国外文化能让我们更好的享受国外的生活,也会更加喜欢这里。

 


我所说的融入并不是放弃自己的identity,一味 “崇洋媚外”的融入。对于那些明明上学后出的国却装作自己不会中文的人我是最鄙视的,难道就为了表示自己有多“融入” 就得跟自己原本的文化撇清关系吗?我的朋友圈有很多cbc和 “不会中文”的人,但是我从来不会隐藏I’m from China这件事,而且我喜欢跟所有人科普中国古典文化和智慧。

 


我在西安出生长大,在北美生活多年,也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这三种文化都影响我颇深。我自己的总结是,对于各种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喜欢中国文字和文学,出国多年,我还是觉得中文书最好看。喜欢老家西北人的豪爽大方和南方人的的精致顾家,但不喜欢很多中国人的攀比虚荣。喜欢日本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注重礼仪,但不喜欢日本人对女性的不尊重和视工作为上帝的文化。喜欢北美黑人的音乐和搞笑,但不喜欢他们安于现状不努力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懒散。喜欢北美白人的礼节和对家庭的重视,但不喜欢他们很多卫生习惯。我觉得,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去发现和吸取各个文化的长处,借助各个文化好的部分来改正从其他文化学到的坏习惯,来让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不管在哪个文化中都能如鱼得水,才是融入的最好方式。

 


如果没有出国,我不会打过工,不会小小年纪就积攒了很多工作和社会经验,不会参加毕业舞会,不会追逐梦想学了设计做了设计师,不会练就现在的生活能力和性格,不会讲三种语言,不会认识一生挚友中的两个,不会遇到我老公,不会是现在的我。

 

为什么出国?从没想过不出国的我会有怎样的人生,也许出国的意义就是为了我能变成现在的我,现在的我并不完美,但却是那时的我想不到的样子。




YoursTruly 三人小组    
喜欢我们的文章吗?请帮我们转出去吧 ?
 




 


米笑笑
微博 崔笑笑
Instagram mmcx

楼瑞塔
微博 楼瑞塔
Insta lorettayang

LEAH
微博 leahelel
Instagram leahelel

长按关注,谢谢转发
请勿盗用原创内容,转发转载请注明来源
合作请联系
yourstruly2016@sina.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