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NA2016 专访于逢春教授:睡眠障碍研究现状与前瞻

 看文海 2016-11-17
  在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 (BNA2016) 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神经内科主任、北京神经内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BNA 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于逢春教授,就睡眠障碍研究热点、诊治进展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做了多场专题报告,并接受了丁香园的专访。她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医学同道对睡眠障碍的认识与研究也越来越深刻,在借鉴国外诊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可更好的诊治睡眠
  睡眠障碍是一个跨学科的疾病,不仅需要各个临床学科的团结协作,更需要睡眠监测与睡眠物理治疗等高新技术的支持。在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今后的发展中,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研发人员也应该纳入睡眠障碍疾病的诊治团队中。
  睡眠障碍研究热点及国内相关领域的成就
  睡眠医学研究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睡眠障碍疾病的认识也逐渐摆脱了以往的局限性。例如,脑电图技术应用后睡眠质量问题才得到了真正研究,睡眠监测技术成熟后对睡眠障碍疾病的认识才能更深刻。目前睡眠障碍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如下 3 点:首先是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研究,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关;多导睡眠图的应用对该疾病的研究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次是不宁腿综合征,该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尽管对该病研究成果丰硕,但其发病机理仍未明确。第三个热点是失眠,该病在睡眠障碍这类疾病中发病率最高,与其它各种疾病关联密切,但其治疗仍未达到满意的效果。
  认知行为疗法对失眠治疗效果好且无药物副作用,是国外首选疗法。国内失眠指南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独特地应用中医中药及针灸等疗法,这方面比较有中国特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在失眠的诊治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不同年龄人群睡眠障碍问题及睡眠质量的改善
  我国的睡眠障碍发病率很高,此类疾病中最常见的失眠,其发病率高于欧美及日本。不同年龄人群的睡眠障碍原因不相同。如:青少年因课业负担、学业压力等问题导致睡眠剥夺,统计显我国青少年睡眠时间比正常睡眠时间平均少 1-2 小时;中青年人群因生活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最终会引起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睡眠障碍问题;老年人群由于中枢神经的老化及退行性变而导致昼夜节律障碍,此外合并各种躯体疾病(如:骨关节病、哮喘、心功能不全等)同样会使睡眠质量下降。
  睡眠质量的改善主要是针对病因的治疗,首先解除睡眠障碍的诱因。在去除或治疗诱因的基础上,再给予相关的睡眠药物治疗以期取得满意的疗效。
  积极关注与处理睡眠障碍疾病
  睡眠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很多躯体疾病都会导致睡眠障碍,躯体、心理、生理及精神障碍等都会导致睡眠障碍的发生。而睡眠障碍会影响体力、脑力恢复,影响疾病的转归甚至加重躯体的疾病,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正是由于很多疾病都合并不同程度睡眠问题,医生接诊时除了要关注躯体疾病的主诉,还应关注其有无合并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很可能是躯体疾病的病因,也可能是躯体疾病的结果,当睡眠障碍与躯体疾病共同存在,应对躯体疾病及睡眠障碍同时治疗,这样才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