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史之乱中,他杀妾飨军,力保大唐不亡,死后成神

 成LZC 2016-11-18

755年,唐朝边将安禄山发动叛乱,率15万精兵南下,很快攻陷洛阳、长安。一般而言,都城一旦被攻破,这个王朝基本上就灭亡了,但唐朝却经过几年的奋战,竟然将叛乱平定。这是因为叛军一直未能攻入江淮地区,因为这里是唐朝的经济命脉。而捍卫江淮地区的是一位书生,他用生命力保大唐不亡,他的故事堪称一段传奇!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看【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一一道来!

这名书生名叫张巡,是邓州南阳人,年轻时博通群书,晓战阵法,后来高中进士,步入仕途。张巡在做地方官的时候,惩治劣绅,深受民众拥护。安史之乱爆发后,张巡正担任真源县令,叛军攻入河南后,一些地方官纷纷投降,张巡的顶头上司逼迫其参加叛军,但张巡虽然只是县令,但毅然举兵抗贼。

张巡先是趁乱率军攻占雍丘,以三千士兵抵抗数万叛军,之后转战宁陵,与睢阳太守许远兵合一处,坚守睢阳城。睢阳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这里地理位置极为关键,是中原进入江淮地区的要冲,一旦此地失陷,叛军就可以攻入江淮,切断唐朝的经济命脉,因此此地的得失关系到整个唐王朝的兴衰。

而此时张巡、许远手中的军队,不到一万人,而叛军“尹子琦将同罗、突厥、奚劲兵与朝宗合,凡十余万”,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也是一场关系唐朝兴亡的战争。许远深知自己才能有限,于是推荐张巡掌控全局,史书记载“巡励士固守,日中二十战,气不衰”。面对强敌,张巡并非一味守城,他甚至率军主动出击,以少胜多,大破叛军。

张巡又设计想射杀贼帅尹子奇,命人以艾蒿为箭射向敌阵。叛军以为守军的箭用光,连忙把蒿箭送给尹子奇查看。就在此时,张巡命部将南霁云射箭,一箭射中尹子奇左眼,之后守军趁乱杀出城外,痛击叛军。尹子奇恼羞成怒,率军日夜围攻睢阳,誓要报仇。

但城内的情况情况不妙,持续的围城,导致城内粮草殆尽,睢阳城陷入里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绝境。城内守军仅剩下一千人,每日才能分到一勺米,只好吃树皮和纸张充饥,甚至连拉弓的力气都没有。叛军用云梯攻城,张巡命士兵用钩杆将云梯顶翻,又从城上投火烧毁云梯,才顶住敌人的攻势。

叛军于是不再攻城,挖掘壕沟,树以栅栏,打算长期围困。城中守军大多饿死,活着的也伤残疲惫,情况十分危机。此时张巡做出一个非常震撼的举动,他把爱妾杀死,对众人说:“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在座的哭泣不肯,“巡强令食之,远亦杀奴僮以哺卒”。

但睢阳城最终还是被攻破,因为士兵们已经没有力气守城。张巡面对尹子奇的威逼利诱,始终没有妥协,最终张巡、许远等三十六人均被杀害。张巡自举兵抗贼以来“大小四百战,斩将三百、卒十余万”,用生命捍卫大唐江山。张巡死后三天,唐朝援军赶至,将叛军击溃,重新收复睢阳城。

为褒奖张巡、许远等人的功勋,他们的画像被奉入凌烟阁中,并在睢阳城立祠纪念,时至今日张巡祠依然存在。此外,张巡在民间更是成为神一般的存在,在一些地方甚至有张王庙,来纪念这位爱国名将!对于张巡的功绩,唐人韩愈曾称赞道: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

品读千年变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请关注【纵横五千年】

微信公众号:纵横五千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