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声唱歌巧运用

 王洪兴 2016-11-18

        实践证明,轻声歌唱是一种声音训练方法,也是音乐作品艺术表现的手段。通过轻声歌唱,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增强对作品的表现、驾驭能力,对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良好习惯,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1. 保护儿童稚嫩的嗓子


  儿童的歌唱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喉头和声带是成人的一半,胸腔很小,呼吸较浅。如果不引导儿童按正确的方法学习歌唱,就有可能使他们娇嫩的声带发生病变,造成一辈子的痛苦。正如英国着名的儿童歌唱发声法权威哈萨所警告的,“一般儿童在他未受到相当好的训练之前,决不允许他们大声歌唱,否则美的音质就会消失。年复一年,多少未来可能有美好声音的儿童,由于迷惑于这种所谓‘带劲的’‘自然的’歌唱,而成为‘牺牲品’”。


  1. 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儿童歌唱训练初期,轻声歌唱是与大声喊唱相对而言的是指用轻微的气息歌唱,但并不意味着呼吸浅、声音虚。相反,吸气要深,而呼出时慢而轻,声音要实。练习时,要做到鼻孔和上下齿的缝隙同时吸气,吸得柔而轻。在呼气时,由于是轻唱,所以在声音延长过程中,横膈膜、腹肌的控制和支持要加强,这样气息出得平稳和均匀,发出的声音才会柔和、甜美。


  2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年龄决定了低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极易导致上课秩序差,学习效率低。有些教师认为自己大声范唱,学生高声齐唱能振奋精神,有助于儿童集中注意力。其实不然,这只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教师声嘶力竭,筋疲力尽,学生毫无童真可言,互相破坏着彼此的美感和好感,音乐的神秘和美妙荡然无存。而那可怜的被费劲蛮力揪出的一点注意力,又注意在哪了呢?


  相反,轻声歌唱,在平和的环境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一举一动也会变得轻手轻脚、细声慢语。此时,课堂上,听的、说的、唱的、做的,都变得如此清晰、分明。这样的课堂,离良好的学习秩序,高效的学习效率也就不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