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秦统一全国后,置陈郡,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在陈定都,国号"张楚"。 西汉初为淮阳郡,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阳国,属豫州刺史部。 三国魏置陈郡,属豫州。西晋初沿旧制,武帝合陈郡于梁国,惠帝复置陈郡仍属豫州。 南朝宋初属南豫州南梁郡,后置陈郡和南顿郡,均治项县(今沈丘槐店)。南齐仍置陈、南顿二郡,南顿郡移治南顿。北魏置陈郡、南顿郡和汝阳郡。武定元年(543年)侨置丹阳郡和秣陵县。丹阳郡属北扬州,州、郡均治项县(今沈丘槐店)。北齐百姓不附侯景改北扬州为信州,置陈郡属信州,州、郡均治项县(今淮阳县城),又置淮阳郡,治阳夏(今太康),淮阳郡、丹阳郡亦属信州。北周改信州为陈州。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陈州,武德四年( 621年)置北陈州,治扶沟,复置沈州,统项城、颍东2县。五代仍。宋宣和元年( 1119 年)置淮宁府,统宛丘、西华、商水、南顿、项城5县,属京西北路。南宋置陈州,仍统5县,属南京路。元,属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明万历十年( 1582年),陈州、商水、项城、沈丘、西华、扶沟、太康6县1州属开封府,鹿邑县(包括今郸城县东北的一部分)属归德府。清初袭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升陈州为直隶州,仍统4县,属河南布政使司。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为陈州府,府治淮宁县(今淮阳) ,统淮宁、太康、扶沟、西华、商水、项城、沈丘7县,属河南布政使司。鹿邑属归德府,两府同属河南省监察区开归陈许郑道。1912年5月撤淮宁县。1913年3月1日,废陈州府,置淮阳县,原府辖县和鹿邑同属河南豫东道。11月,北平政府弃省设州,市内各县同属汴州(州治开封)。1914年5月23日改属河南开封道。 1932年8月,南京政府在省下设行政督察区,淮阳设为第三行政督察区,原8县属之。同年10月,第三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仍统8县,属河南省。 1938年6月1日,日军侵占鹿邑县城,此后太康、淮阳、扶沟等县部分地区先后沦陷,成为日伪占领区。 抗日战争后期,中共党组织曾于1944年~1945年,在太康县边区先后建立庆华(太北开淮公路东)、芝圃(高贤、芝麻洼一带)、淮太西、扶太西4个边区县政权。边区县均为游击区,没有固定治所。1946年~1949年中共党组织先后在鹿邑县边区创建5个边区县。1946年于贾滩集建立商亳鹿柘前,县治枣集,隶属豫皖苏第三专署,1949年2月撤。1946年8月成立安平县,县治玄武集,隶属豫皖苏第二专署,1949年4月撤。1946年12月成立鹿亳太县,县治白马驿,1947年6月撤。1947年2月于郸城集建沈鹿淮县,是年11月撤。1947年5月建沈项临县,1948年底撤。
1965年6月29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文件(〔65〕豫民字363号), 析许昌、商丘两专区部分县设周口专区,辖淮阳、鹿邑、郸城、项城、沈丘、商水、西华、扶沟、 太康9县和周口镇,共141个公社,3696个生产大队。1969年12月31日改为周口地区,归属、治所及统辖未变。1980年10月增辖黄泛区、五二两农场。1980年10月周口镇改为周口市。1983年体制改革,1984年公社全部改为乡(镇),全区辖9县1市182个乡镇(其中有镇11个)。至1990年,全区共有115个乡、67个镇、5个镇级办事处。 2000年6月8日,依国务院(国发〔2000〕61号)文件,撤销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设立地级周口市,原县级周口市改为川汇区。?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折叠 地势
折叠 地貌全市地貌特点是大平小不平。整体地貌平坦,但受外力作用,岭岗和洼地微地貌广泛发育,改变了平原地貌的单一形态。按照河南省地貌区划和等级系统划分,市内以沙颍河为界,以北为黄河冲积平缓平原区,以南为淮河及其支流冲积湖积平原区。岭岗多分布在沙颍河以北,川汇区至太康一线以西。坡洼地分布较广,主要在沙颍河以北;以南的沈丘、项城、商水也有零星存在。[2] 折叠 气候周口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季风型气候模糊地带,具备南北方之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季温差较大,降水夏秋偏多冬季偏少。周口年平均气温在14.5℃—15.8℃之间。全市平均霜期为146天,无霜期219天。 折叠 水文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折叠 水资源
折叠 生物资源周口有各种植物170余种,动物近80种。生物名贵品种有周口黄牛、槐山羊、淮阳驴、项城猪(灭绝)、鲈鱼、白龟;白花泡桐、高口樱桃、陈老将梨;黄花菜、逍遥大葱、房坟韭菜、芦笋。 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民族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概况折叠 综述2014年,周口市实现生产总值1992.08亿元,同比增长9。1%,地方财政总收入共完成116.80亿元,同比增长18.1%;公共财政收入完成90.95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1.65亿元,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8%,同比增长19.7%。全市公共财政支出完成387.64亿元,同比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42元,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 ;农民人均纯收入7742元,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28.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6.6%。[3] 折叠 第一产业周口农业一度辉煌。这里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肉、烟生产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周口还是国家重要的黄牛、槐山羊、生猪的养殖及肉类出口基地。所产槐山羊皮为出口免检产品,远销美、英、意、日及东欧各国,历史上的周口与河北张家口并称中国南北两大皮都。周口还是闻名全国的平原绿化先进市,森林覆盖率达20%,素有“平原林海”之称。 201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459.22亿元,同比增长4.4%。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57.73万亩,实现总产161.34亿斤,平均亩产434.24公斤。全市猪肉、禽肉、禽蛋、奶产量分别达到52.03万吨、11.63万吨、26.03万吨和13.31万吨。年末有效灌溉面积561.56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 54.82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 1170.6万千瓦;农用拖拉机38.3 万台;农用运输车25.4 万台;农村用电量 225746万千瓦小时。 折叠 第二产业工业 周口工业现已形成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为支柱以电力、机械、皮革皮毛为特色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涌现出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工业品牌。河南莲花集团生产的“莲花”牌味精先后获得24块国内国际金奖,其生产能力跻身世界同行业四强,单厂产量居世界第一;宋河酒业厂生产的高、低度宋河粮液酒获国家金奖,进入国家名酒行列;河南鞋城皮革集团生产的牛皮革及制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金丝猴奶糖、邦杰食品、四五老酒等一批名优产品享誉海内外。财鑫集团、益海粮油、隆达发电、大用食品、辅仁药业等一批新兴工业企业将对周口工业规模的快速扩张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5] 2014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917.2亿元,增长1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90.01亿元,同比增长12.3% 建筑业 2014年,周口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 109.2亿元,同比增长15.2 %。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191家,利润总额23.6亿元,利税总额41.1亿元 折叠 第三产业市场商贸 周口市场贸易活跃,全市各类市场体系完善,荷花市场为豫东南最大的综合批发市场,占地200余亩,日客流量10万余人次,日成交额1000多万元,辐射周边100多个市县。中原国际商贸城、麒麟商贸城等大型批发市场均形成了较强的幅射能力。周口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产品出口到美国、俄罗斯、尼日利亚、日本、新加坡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周口丰富的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优惠的投资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办厂。全市共有各类外商投资企业246家,三资企业已经成为周口经济一个新的亮点。[3] 2014年周口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2.90亿元,同比增长12.7 %;完成进出口总值79223万美元,同比增长7.0%。其中:出口71329万美元,同比增长28.4%, 进口7894万美元,同比下降57.3%。 金融业 周口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健全,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专业银行分支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资金拆借市场和外汇调剂中心辐射全市,可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201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81.22亿元,同比增加225.59亿元,增长13.6%。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496.03亿元,同比增加184.41亿元,增长14.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818.34亿元,同比增加114.62亿元,增长16.3%,多增50.13亿元。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折叠 科学教育
全年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全年申请专利835件,授权专利485件,分别增长-5.2%和-11%。 折叠 文化事业2014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11个,公共图书馆10个。广播电台1座,调频转播台12座,功率3.4千瓦,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2座,功率43。75千瓦,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文化惠民活动深入推进,举办广场专场文艺晚会500多场,“千场经典教育影片展映活动”惠及观众20余万人次,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完成50964场,越调历史剧《大明朱元璋》等获得河南省第十三届戏剧大赛“文华大奖”,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文明单位、文明乡村建设取得实效。[3] 折叠 卫生事业2014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003个(含村卫生室665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0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个;病床3370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1936张;卫生技术人员34925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923人,注册护士11168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1个,卫生技术人员1364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0个。农村乡镇卫生院183个,床位10678张,卫生技术人员926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892.50万人。建标准化卫生室780个,改造乡镇卫生院15个。[3] 折叠 体育事业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全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各项竞技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39.5枚、银牌36枚、铜牌50枚,其他名次105人次。[3] 折叠 民生保障2014年,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302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7.8%。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1万人,失业再就业人员3.85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0.3万人,转移就业总规模达到 280万人。保障性住房任务完成率达到115.7%,住房公积金覆盖率较上年提高13.9个百分点。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34个“乡村清洁工程”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评审,3个省级生态镇、12个省级生态村、143个市级生态村创建通过验收。完成造林面积11.7万亩,城市森林工程新增绿地1.2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8%。[3] 折叠 环境保护2014年全市河流断面COD累计达标率为96.7%,较上年提高21.7个百分点,氨氮达标率88.3%,较上年提高30.0个百分点;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标天数257天。全年共监测大气质量365天,其中:Ⅰ级(优)天数12天,占监测天数的3.29%;Ⅱ级(良)天数245天,占监测天数的67.1%。Ⅰ级(优)和Ⅱ级(良)优良天数共257天,优良率70.4%。[3]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折叠 节会折叠 民间艺术项城市汝阳刘毛笔:文房四宝之首的毛笔发祥地。 淮阳县泥泥狗:“泥泥狗”是周口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又称“陵狗”或“灵狗”。 周口渔鼓:渔鼓也叫“渔鼓道情”,当地老百姓叫“梆梆筒子”,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长的竹筒,蒙上猪护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发出响音说唱。 折叠 地方特产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折叠 编辑本段 著名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