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实录、教学设计

 昵称36377062 2016-11-18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寇、葛、吼、抡、绷、崎、岖、尸、斩、嗖“等10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部分。

3、通过感情朗读、立体探究、拓展想象等手段,了解五壮士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英勇形象,感悟“壮士”内涵。

4、领悟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了解五壮士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英勇形象,感悟“壮士”内涵。 教学过程

(一)引“壮”

1、板书:狼牙山五战士(故意写错,重在引“壮”)

2、什么样的战士才算壮士?【预设:视死如归、有勇有谋、豪气冲天、坚定不移??】

3、“壮士”一词最早出现在“荆轲刺秦”的故事中。(出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时期,秦国不断强大,消灭了赵国,燕国也危在旦夕。为了保卫国家,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时,太子丹和荆轲的几个朋友,全体穿戴起白衣白帽,一同相送。荆轲边走边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的歌声激起了送行者无比悲愤慷慨的心情。

(二)品“壮”

过渡:古代壮士慷慨悲愤,当代的壮士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示的词语,想想词语描述的都是课文中哪些画面,找出来,读一读,好好体会体会。 板书词语:满腔怒火、斩钉截铁、英勇顽强、壮烈豪迈

1、满腔怒火—打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象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1/9页

(1)说说,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带着理解读。【预设:愤怒】 (2)我们对日寇为什么那么仇恨哪?学生交流。

(出示:?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被打死打伤中国人达2100余万人,1000余万人被残害致死。仅南京,6个星期内,就杀死了30万人。 日本侵略者在我们东北建立了一个“,,,”细菌部队,用中国人做实验,向人体内注射鼠疫,手段极其惨忍。?1941年起,日寇在共产党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被杀害中国人不计其数。)

(3)而现在,他们又要对我们的群众赶尽杀绝,能不愤怒吗?读。 (4)这段话抓住人物的什么来写?想象一下,此刻,鬼子们正拿着枪支、挥舞刺刀、张牙舞爪、耀武扬威的功上来,而你就是五战士中的一员,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2、斩钉截铁——走

过渡:五战士就这样打一段,走一段,走一段,打一段,终于完成了掩护任务。此时,他们面临的又是什么呢?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1)就说了一个字,是什么?(“走”)怎么说的?(“斩钉截铁”)什么叫“斩钉截铁”(像把钉子斩掉,把铁截掉那般坚决果断)读:铿锵有力、声情并

(2)再看看战士们,战士们的表现怎样?(热血沸腾)

(3)斩钉截铁、热血沸腾,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4)为了群众和连队的安全,毅然选择了绝路,选择了牺牲的道路,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这就是壮士。

3、英勇顽强—砸

过渡:在选择绝路的壮举中,壮士的英雄气概还在继续。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请大家把眼光聚集在“砸”字,在“砸”的背后,你能感受到什么?

2/9页

(2)小结:子弹用完了,班长负伤了,手榴弹也剩下最后一颗了,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斗志,一个“砸”字,尽显壮士们的英勇和顽强。 4、壮烈豪迈——跳

过渡:此时,他们已经弹尽粮绝,来到了悬崖顶峰,前无去路,后有追兵。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读到这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然而战士们有丝毫的畏惧和迟疑吗? 结合学生发言,依次小结:

身临陷境,浑然不顾,这是壮士的气概。

昂首挺胸,纵身跳崖,这是壮士的气概。

豪言壮语,惊天动地,这是壮士的气概。

(2)请你想象一下,战士们此时的神情是怎样的?

出示:( 的)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 地)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 地)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2)出示图片:这是五壮士屹立狼牙山顶峰的图片。此时此刻,如果给他们一点点时间,你认为他们会想些什么?

(3)小结:是啊,英勇顽强、壮烈豪迈、视死如归,这就是壮士,狼牙山五壮士。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出示: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三)读“壮”

过渡: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只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在八年抗战中,还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英勇献身的英雄激励着后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去感受他们的壮士形象。

共产党员赵一曼,面对敌人严刑审讯,坚贞不屈,拒不吐实,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赵一曼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

3/9页

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敌人在公开处决前将她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她一路高唱《红旗歌》,壮烈牺牲。

共产党员杨靖宇,率部队与日伪军在冰天雪地展开激烈的斗争, 50多天里,作40多次,几乎弹尽粮绝,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日伪军包围住他,要他投降,他坚决不从,壮烈牺牲。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割下其头颅,又剖开遗体的腹部,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残暴的敌人都感到十分震惊。

一九三九年三月,张自忠率军团迎战日军,击毙击伤敌军超过一万三千人,后来,由于敌众我寡,被围于十里长山,敌人以飞机大炮配合轰击,弹如雨下。张自忠卫士伤亡殆尽,自己身中六弹,屡次爬起冲杀,部属请他突围逃生,他坚持不允,说:「我今天战死,自问对国家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一代陆军战神终于战死南瓜店。

(四)写“壮”

今天,我们走进了历史,走进了国难当头的岁月,走进了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岁月,我们感受了被侵略的屈辱,也感受了壮士们的坚强不屈。 1、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想?写下来。

2、你积累了哪些赞美壮士(英雄)的好词好句,写下来,越多越好。 (选做)

板书:

22 狼牙山五壮士

英勇顽强—打

壮士 斩钉截铁—“走”

满腔怒火—砸

壮烈豪迈—跳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进犯”、“奉命”、“居高临下”、“相继”、“斩钉截铁”等词语的意思,能辨析“掩护”和“保护”、“打击”和“痛击”、“屹立”和“站立”的不同含义。

4/9页

3、感受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不惜为祖国为人民的利益壮烈献身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了解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第五段,理解几个比喻句的作用。

教学关键:教师精心设计好问题,凭借课文(文字、插图),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感受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不惜为祖国为人民的利益壮烈献身的精神,了解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是怎样突出重点的。

三、教学设计

第一教课业内教时 时间 1、狼牙山五壮士

1、初步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教学目标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了解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指导读懂学习提示。

教学重、难点 揭题时通过抓住壮士引入课文。

课前准备 中国地图 小黑板 录音 投影

方法与完成目标(或)设环节 教学过程 手段 计意图

1、从《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课题

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2、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

?五壮士在哪里?(这个对比法 通过战士

(一) 问题的讨论要充分一些,如壮的含看地图 壮士的对

创设悬义、什么样的人叫做壮士?) 带着问比,激发学生学习

念激发 3、初读课文,认真思考上述问题。 题思考 课文的兴趣,初步

兴趣 4、反馈:勇敢地献出生命,这样激发兴感受五战士的英雄

的人可以称为壮士。同学们看《狼牙 气概。

山五壮士》这个题目,除了告诉我们

地点和人,还暗含着什么看得出来

1、字词反馈: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注意读准后鼻音(奉、绷)、翘舌音 检查落实 出示小

(二) (撤、振);多音字(着、磨)。 帮助学生掌握多黑板

2、默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音字 出示投

字的段落。 抓住文中体现

读文, 3、引导自学重点段,用表解法比的语言、动

表解法 领悟大较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 作和心理活动,认

比较详意。 4、在学生有所领悟、有所感悟的真研读,深刻认识

基础上,通过比较详略,烘托战士的光辉形象。

气。如第一段、第三段不是正面写五

5/9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