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 该国与中国不是同盟却胜似同盟!

 昵称413468 2016-11-18

近年来,美俄关系因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持续紧张。尤其是在俄罗斯2014年入侵克里米亚后,美国将其余埃博拉和IS并列为世界三大威胁。不过,美俄关系或将迎来转机,美国新总统川普在就职典礼后将出访俄罗斯,这意味着美国默许了俄对克里米亚的侵占,这个消息对于乌克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在遭到美欧等国家抛弃的同时,乌克兰也要好好思考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日,乌克兰就安-225正式落户中国签署合作协议成为新闻焦点。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载重量最大的运输机,安-225的翼展达88.74米,机长84米、高18米。几乎赶上一个标准足球场。载重则达到250吨,是美军现役C-5战略运输机的近两倍。有传言称,中国将获得安-225包括发动机在内所有技术、图纸和产权。不过,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资料显示,中乌协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乌克兰完工第二架安-225并交付中国;第二阶段按照乌方授权在中国量产安-225,中乌就建立在华生产基地签署了框架协议。也就是说乌克兰不会向中国转让安-225飞机型号合格证的持有权,包括知识产权。那么安-225有多大军事用途呢?

以美国的军用运输机为例,美军拥有最强的全球军事投送能力,其所列装的最大运输机仍是首飞于上世纪60年代的C-5,虽几经升级,载重量却一直是130吨。对于军用运输机而言,较低的起降要求也是重要指标,因此美军更青睐能够在野战跑道起降的载重70吨的C-17战略运输机。军事装备的研发不仅取决于技术推动,还在于需求牵引。因此,在中国已经拥有运-20的情况下,安-225军事价值相对有限。

中国采购安-225重点可能依然是获得核心技术,从而实现大型战略运输机研发领域的飞跃。其实,这也是比较靠谱的解释。苏联解体之初,囊中羞涩的乌克兰等国,在向我国军售时,的确转让了不少军事技术,这些技术对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当然,对于乌克兰的大力帮助,中国对其也是投桃报李。从1994年乌克兰放弃核武器以后,中国就坚定的表态对乌克兰提供核保护,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换,乌克兰局势如何动荡,从没有发表过废除对乌克兰核保护的承诺。迄今为止,乌克兰是唯一的一个获得中国官方正式宣布提供核保护伞的国家,仅从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中乌两国虽然不是同盟但有时更胜于同盟。

客观而言,就算安-225实现量产,最多可能还是会继续用于商业运输领域。如果大家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中国在向军事技术前沿开始拓进的同时,我们与乌克兰、甚至是俄罗斯的军购订单已经大幅减少。这里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某些军事技术领域已经超过了曾经的老师,但我们不会沾沾自喜,更懂得知恩图报。在全球经济下滑的背景下,中国有资金,乌克兰有技术,双方进行合作无疑有助于乌克兰的经济发展,提升其国际影响力。而在发展国防科技方面,我们还是要靠自力更生,自主研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