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服饰系列--橘玄雅

 老北京的记忆 2016-11-18
目录





基本定义

坤秋帽,又称“困秋帽”,清宫档案中亦称为“飘带冠”。正如其名,坤秋是旗人女性(坤)所戴的一种秋帽。其作为一种便帽,不在制度之内,主要搭配便服使用,以清后期为常见。

清代服饰系列·坤秋帽

(图为清宫所藏坤秋帽) 


由来

在清初时,旗人女性冠帽已经装饰有飘带,但是当时所用的女冠和男冠本体基本一致,只是是否垂用飘带的区别。大致在清中后期,以瓜皮小帽作为基础进行演化,形成了坤秋本体的形制,并且吸取了原本女冠的飘带特点,坤秋才正式出现。

目前对于坤秋出现的时间尚不确定,推测可能形成于乾隆至嘉庆期间。在咸丰二年,文宗对后宫女性服饰进行规范的上谕中,已经提到了“寻常帽飘带”,可知在道咸时期坤秋已经流行了。

清代服饰系列·坤秋帽
(图为晚清坤秋帽正面。可以见到插花。)

 

组成

坤秋帽的本体帽檐上仰,周边不开张,多以上乘的皮货制作。帽顶则与瓜皮帽相似,以六片缎缝合而成,顶部则折叠为平式,上盖镶有金银珠宝、彩线刺绣的帽花,并用丝绒结顶。

本体后部,缀有两条飘带,飘带上窄下宽,上有纹饰,末端呈锐角状,亦可在末端加缀丝穗。

晚清佩戴坤秋时,特别流行使用鲜花或假花进行装饰,一般是装饰在坤秋的左右两侧。

清代服饰系列·坤秋帽
(图为晚清坤秋帽背面。这种即是末端缀丝穗的。)

 

使用场合

坤秋本身作为一种日常的秋帽,主要搭配便服使用,在晚清民间依然如此。不过,根据清代宫廷档案可以发现,宫廷中的“飘带冠”在晚清已经和吉服冠和钿子一起搭配吉服袍使用,孝钦显皇后等人均留下过头戴“飘带冠”的吉服照片。

清代服饰系列·坤秋帽
(图为戴坤秋帽搭配吉服的孝钦显皇后照片)

基本定义

如意帽,亦称“如意小帽”,作为便帽的一种,有时也统称为“帽头儿”。是晚清公子,特别是晚清旗人公子所常戴的一种便帽。其作为便服的组成部分,不在官方制度之内,在民间的使用中以清后期为常见。

清代服饰系列·如意帽
(图为清宫所藏如意帽)

 

由来

一般认为如意帽是从明清流行的便帽——瓜皮帽发展而来的,甚至可以将如意帽看作是一种装饰繁复的瓜皮帽。因为如意帽繁复的装饰主要用来夸耀身份,故而这种如意帽是以“公子哥儿”为使用对象的。

对于如意帽的具体形成时期目前尚不确定,清初似乎并没有这种冠帽的记载,晚清时的资料亦不多。故宫博物院保存有数顶如意帽,而且穆宗同治帝、德宗光绪帝均留下了戴着如意帽的画像,故而可知如意帽至少在同光时期已经十分流行。

清代服饰系列·如意帽
(图为佩戴如意帽的穆宗画像)

 

组成

如意帽以瓜皮帽为基础,秉承“六合一统”之意,用六片缎缝合而成,瓜棱圆顶式,上用丝绒结顶,后垂大红穗子,帽头整体纹饰丰富,可缀各种小宝石,正前方可以专门缀一块宝石,称之为“帽正”。

清代服饰系列·如意帽
(图为佩戴如意帽的德宗画像,可以见到“帽正”)

 

使用场合

如意帽是一种男性使用的便帽,一般搭配便服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清代瓜皮帽似也有垂红穗的情况,如意帽与之相比装饰更加繁复,而且在使用场合上,戴穗子的瓜皮帽中年人亦可使用,但是如意帽则主要是青年人使用。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中写道:“(安少爷)回到家里,便脱了袍褂,换上一件倭段镶沿塌二十四股儿金线绦子的绛色绉绸鹌鹑爪儿皮袄,套一件鹰脖色摹本缎子面儿的珍珠毛儿半袖闷葫芦儿,带一顶片金边儿沿鬼子栏杆的宝蓝满平金的帽头儿,脑袋后头搭拉着大长的红穗子。凡是这些过于华靡不衷的服饰,都是安老爷平日不准穿戴的。”其中“搭拉着大长的红穗子”的“帽头儿”,即是如意帽。

 清代服饰系列·如意帽

(图为清宫所藏如意帽)

(3)清代服饰系列·女旗鞋_橘玄雅

女旗鞋

女旗鞋的基本定义

女旗鞋,指的是清代旗人女性所常用之便鞋。在清代的官方服饰制度中,女性在穿着朝服、吉服等时,需要穿着女靴,又名女朝靴。而制度之外的,在日常生活中穿用的则是鞋。另外,由于清代旗人女性基本不裹脚,也使得清代旗人女鞋与民人女鞋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和样式。

女旗鞋的三种类别

清代女旗鞋,从鞋跟的薄厚来区分,大致可以分为平底鞋、厚底鞋和高底鞋三类。

平底鞋与一般鞋履一样,鞋底普通薄厚。这样的女鞋一般俗称为“绣花鞋”。

厚底鞋,则是在平底鞋的基础之上,鞋底增高一两倍,通常是以木头作底。厚底鞋有保持原本鞋底形状的,也有鞋尖翘起翻上,与鞋面像平的。这种鞋尖翘起的,被称之为“平头鞋”。

清代服饰系列·女旗鞋
(图为孝钦显皇后使用的厚底平头鞋。因为其以凤为装饰,故而被称为“凤头鞋”。)

至于高底鞋,则鞋底最厚,以木为底,外裱一层白色棉布,并涂白色涂料,底面缝百纳布鞋底。

清代服饰系列·女旗鞋
(图为孝钦显皇后使用的高底鞋。它也同样被称为“凤头鞋”。)

 

女旗鞋的由来

清初时旗人女性正装多用靴,便服则用鞋。当时之女旗鞋,还只是普通的平底鞋或者略厚一点的厚底鞋。清初孝庄文皇后常服像中,孝庄文皇后所穿之鞋即为平底鞋,清初的各种女性容像中,描绘鞋底的情况并不多,目前尚未见到高底鞋的出现。大致到雍正朝,从容像上可以看到,厚鞋底已经开始流行。到了晚清,高底鞋才在旗人女性中流行起来。

清代服饰系列·女旗鞋
(孝庄文皇后常服像中的鞋)

清代服饰系列·女旗鞋
(雍乾之间某旗人命妇画像中的女鞋,可以见到高底。)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很多人认为,由于满洲本身有着“削木为履”的习俗,所以高底鞋是满洲的传统。但是实际上,高底鞋并非满洲所独创,其形制很可能是入关之后逐步发展而来的。另外,目前考古已经发现明代宫廷和民间都已经有了高底鞋之雏形,二者之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不排除满洲高底鞋也是入关之后满汉借鉴的成果。

 

高底女旗鞋的分类

清代的高底女旗鞋,根据其鞋底形状之不同,可以有花盆底、元宝底、马蹄底等区分。

花盆底,是指鞋底由上至下,自然变小的一种鞋底形状。这种鞋底的高底鞋穿着起来最为稳妥,故而高底鞋中鞋底最高的也是这种底,可以达到20cm以上。

清代服饰系列·女旗鞋
(图为“花盆底”的高底鞋。可见其可怕的高度)

元宝底,是指鞋底前部留白较多,虽然鞋底由上至下变小,但是前端缩小坡度缓慢,后端则较急。这种鞋底很难制作的较高,是高底鞋中最薄者。

清代服饰系列·女旗鞋
(图为“元宝底”高底鞋。)

马蹄底,是指鞋底由上至下,有一弧度,上下同宽,而中央较窄。这种鞋底最难走路,但却是晚清最为流行的款式。

清代服饰系列·女旗鞋
(图为“马蹄底”高底鞋。也是很多人概念中“女旗鞋”的典型样式。)

 

不同女旗鞋的应用场合

清代女旗鞋,根据身份和场合的不同,使用情况也不同。一般人家日常只用平底鞋,遇到正式场合需要盛装时,则改用厚底鞋,以示庄重。而官宦人家,日常便主要用厚底鞋,遇到正式场合盛装时,则改用高底鞋。

另外,就算是在官宦人家和贵族群体之中,老年妇女也不大崇尚高底鞋,一般认为高底鞋是青年和中年所穿着,老年妇女为求稳健,则多穿厚底鞋而已。这也是因为穿着高底鞋活动十分不便的缘故。

清代服饰系列·女旗鞋
(晚清照片中的元宝底)

 

民间对于高底女旗鞋的使用

一般认为,女旗鞋形成厚底、高底,与旗人衣冠制度有关。“所以鞋用厚底者,乃因旗眷衣垂至地,以长身玉立为尚,用此辅助,益增其美耳。”

在晚清的时候,高底鞋盛行,民间有一种特殊的高底,将高底里面镂成空心,灌满细细的白砂,然后再在底部通过针刺弄出一些花纹。这样穿着之人一边走,地上一边会留下漂亮的白色印记。还有的在高底鞋的鞋底内放置响铃,这样每走一步便有铃声。

不过这些经过特殊处理的鞋虽然很花俏,但是当时世家贵族认为这种鞋“近于妖艳”,所以世家之女不屑使用,只用普通的高底鞋,故而这些经过特殊处理的鞋型也就没有太流传开来。

顺便一提,清代高底女旗鞋的鞋底是木制的,所以不容易坏掉,也便于更换。经常鞋体已经残破了,高底却还很好,可以只换鞋体。

清代服饰系列·女旗鞋
(晚清照片中的马蹄底)

(4)清代服饰系列·十八子_橘玄雅

基本定义

“十八子”,是清代官方制度之外的,以旗人男女为主要受众群的一种小型手串。以其主珠经常为十八颗而得名。作为手串,其本身也有“数珠”、“念珠”、“香珠”等等称呼,但是这些称呼一般不作为专门指代十八子的词汇。

清代服饰系列·十八子
(图为清宫藏红宝石十八子)

 

十八子的由来

“十八子”是手串的诸多形态之一,只是因为在晚清流行这种形态,故而有了专有的称呼。作为手串的一种,它与念珠等挂串一样,一般被认为源自于佛教。具体而言,十八子对于清代官方制度中的朝珠,可能也有相当的借鉴。

清代中期的记录中,尚未见到太多“十八子”的记载,但是当时已经有“手串”的流行,十八子的形制可能已经出现。

到了道光朝,十八子已经正式出现在宫廷绘画当中,其使用方法也已经与晚清基本一致。到了同光时期之后,由于摄影技术的引进,可以看到当时民间也有使用十八子的情况。不过无论是画像还是照片,整体而言,“十八子”主要是在旗人社会中被使用的较为频繁。

清代服饰系列·十八子
(图为道咸时期后宫行乐图,在衣襟上已经可以见到十八子的踪迹。)

 

十八子的组成

以清宫所藏的十八子作为例子,一副标准的十八子,由十八颗主珠组成,中间缀有材质与主珠不同的隔珠与佛头,佛头左右栓有丝线作为提系。从佛头连接佛头塔,佛头塔之上连接金刚杵,金刚杵之上连接大块宝石或金属质地的背云,背云之后则垂下宝石缀角。

清代服饰系列·十八子
(图为十八子示意图。其中提系比较模糊。)

由于十八子并非官方制度所要求的,所以自由度很高。根据需求,还可以在十八子上加入小宝石或小金属作为“纪念”,也可以省略掉金刚杵等部分,也可以增加两颗隔珠,随意性较大。

清代服饰系列·十八子
(图为清宫藏十八子,可以注意一下提系的部分)

 

十八子的材质与使用方法

由于十八子并非官方制度所要求的,所以自由度很高。木石、贝壳、宝石等等,均可以作为十八子的材质。根据晚清的习惯,冬季崇尚宝石质地,而夏季崇尚木石质地。

清代服饰系列·十八子
(图为清宫藏迦南木十八子)

十八子的本质是一种手串,故而佩戴于手腕或者持拿在手中,是其最基本的使用方法。不过从道光时期开始,十八子便衍生出了另外一种使用方法——佩挂。具体而言,即是通过佛头左右的丝线提系,佩挂在穿着的袍、褂的衣襟上。若是斜襟,则佩戴在右前方,若是对襟,则佩戴在对襟的第二个纽襻上。以晚清的记录来看,佩挂是十八子最流行的一种使用方式。

清代服饰系列·十八子
(图为孝钦显皇后便服像。其所佩挂的可能是珍珠十八子。)

 

十八子的佩戴身份与场合

十八子并非官方制度,所以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人均可以佩戴。清代十八子也并非是只有女性才可以佩戴。穆宗同治帝和德宗光绪帝所留下的画像中均有佩戴十八子的细节。

清代服饰系列·十八子
(图为德宗便服读书像。可见佩挂的十八子。)

而由于十八子的非官方身份,故其主要是搭配男女便服使用,不过在光绪朝中后期,孝钦显皇后的照片之中已经出现了搭配吉服使用的情况。这也是晚清女便服的组成向吉服等官定服制延伸的体现。

清代服饰系列·十八子

(图为晚清照片中民间旗人妇女所佩挂之十八子)

 (5)清代服饰系列·指甲套

指甲套

 

指甲套的基本定义

指甲套,又名“护指”,是一种佩戴在手指上的女性饰物。清代贵族无论男女,多有蓄甲的习惯,其中以女性为甚。使用指甲套,既有保护指甲的效果,又可以作为装饰品。

清代服饰系列·指甲套

 

指甲套的由来

蓄甲是历代贵族无论男女均有的习惯,一般认为,蓄甲代表着脱离生产,有彰显自己身份不需劳作的效果。清代贵族无论男女,也多有蓄甲的习惯,但是使用指甲套,应该还是清中后期形成的。

清代服饰系列·指甲套
(图为允礼行乐图中的手部细节)

清初《御制增订清文鉴》中未有收录指甲套的相关词条,这大概说明在清初时宫廷尚无使用指甲套的习惯,甚至于清初或许蓄甲并不如后来之繁琐。而在道光朝孝全成皇后行乐图中,已经隐约出现了指甲套的样子,之后在同光两朝,因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的频繁使用而被人们熟知。而通过当时民间的照片也可以知道,清中后期民间指甲套的使用也是十分频繁的。

清代服饰系列·指甲套
(图为清初旗人女性画像中的手部细节)

清代服饰系列·指甲套
(图为清中后期旗人女性画像中的手部细节)

 

指甲套的结构

指甲套的质地一般是金属或者玳瑁,极个别的有玉质的。以目前见过的实物而言,金属类有金、银、铜以及银镀金等,或实地,或镂空,玳瑁质地则多为实地。无论是金属还是玳瑁质地,除个别为素地外,大多是镶嵌有珠宝或点翠装饰。

清代服饰系列·指甲套
(图为清宫钱纹指甲套,镂金,属于最长的一类)

清代服饰系列·指甲套
(图为清宫团寿纹指甲套,镂银镀金,属于比较短的类型)

清代服饰系列·指甲套
(图为清宫万寿无疆纹指甲套,镂金,属于比较短的)

至于指甲套的长度和口径,跟具体指甲的情况有关系,故而不甚统一。实物中见到过的最长的指甲套,可以达到15cm或更长,而最短的指甲套,则有仅3cm的。

清代服饰系列·指甲套
(图为清宫玳瑁质地指甲套,镶嵌蝴蝶型珠花)

 

指甲套的使用场合

指甲套并非典制内所要求的装饰,故而在女性穿着礼服的时候,似乎并不适合佩戴指甲套。几乎所有清代女性画像,都很少反应指甲套的存在。所以指甲套主要针对的还是日常生活,搭配便服使用。不过在晚清时,孝钦显皇后已经留下了穿吉服仍戴指甲套的照片,这里也凸显了女装首饰的弹性。

清代服饰系列·指甲套
(孝钦显皇后指甲套细节)

 

指甲套的使用方法

一些网络文章中称“指甲套除大拇指外,其余四指均可戴,很少有五指全戴者,大部分只戴四指或三指。”这种说法恐怕并非事实。

清代服饰系列·指甲套
(图为晚清民间照片,指甲套搭配便服)

清代服饰系列·指甲套

(图为晚清民间照片,指甲套搭配吉服)

 

 

从情理上讲,如果想要手指保持基本的持物能力,那么四指均戴指甲套,是十分不切实际的事情。从实物上看,清宫所留存的指甲套,几乎均为两支一套,一套内的两支完全一致,这体现指甲套应该是两支为一套进行使用的。从晚清的照片来统计,几乎所有使用指甲套的记录,均是戴在左手或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上的,目前尚未见到有例外。

清代服饰系列·指甲套
(图为美国人卡尔给孝钦显皇后画的画像,其中指甲套的使用和蓄甲的习惯十分明显)

故而,目前认为指甲套是两支为一套,用于左手或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上。其中民间多戴于左手,而宫内有同时戴于双手者,这并非“等级”不同,而是因为宫中贵妇脱离生产更加彻底。

(6)清代服饰系列·端罩_橘玄雅

端罩的基本定义

端罩,满语叫“dahū”,又称“翻毛”、“反穿貂褂”。端罩是清代高级官员在冬季时穿用的一种用以代替补褂或常服褂的翻毛外褂。

清代服饰系列·端罩
(图为皇帝端罩实物)

 

端罩的由来

满洲服饰从传统上来讲,就特别习惯于使用皮货,这和其地方的物产、环境都有关系。这种习惯随着满洲入关和参考了满洲服饰制度的官方服制的建立,也融入到了清代官方服制的体系之中。

清代服饰系列·端罩
(穿着端罩的乾隆帝)

 

端罩的组成

端罩的标准形制,与补服类似:圆领,对襟,平袖,袖长至腕,后开裾或左右开裾或左右后开裾,长至膝下,毛皮外翻,内有衬里,对襟处缀铜扣四枚,褂左右垂带共四条,垂带的颜色需要与衬里的颜色相同。

清代服饰系列·端罩
(端罩实物图)

 

什么人可以穿用端罩

清代规定,可以在官方场合穿着端罩来代替补服和常服袍的,只有皇帝、皇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高级宗室,和文三品、武二品以上的高级官员,以及翰林、詹事、科道等官员。换而言之,只有高级官员和某一些中级官员才能穿用它。

清代服饰系列·端罩
(石文英朝服像,外穿端罩)

 

什么场合可以穿用端罩

清代规定,在冬季的需要穿着外褂的正式场合,符合等级的官员均可以用端罩来代替补褂和常服褂,其时间大概为农历十一月初至农历二月初。

清代服饰系列·端罩
(弘曕常服像,外穿端罩)

 

端罩的等级

端罩的等级是从所用毛皮的质地和衬里的颜色进行区分的(另外还有垂带的颜色,不过垂带色同衬里,故而算作一项),大致可以分为个等级:

第一等级·皇帝

皇帝的端罩,质地用紫貂或黑狐(即玄狐),以明黄色缎作为衬里。

第二等级·皇子

皇子的端罩,质地用紫貂,以金黄色缎作为衬里。

第三等级·亲王、郡王、贝勒、贝子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的端罩,质地用青狐,以月白色缎作为衬里。

第四等级·镇国公、辅国公

镇国公、辅国公的端罩,质地用紫貂,以月白色缎作为衬里。

第五等级·其他可穿端罩之大臣

他们的端罩,质地用貂,以蓝色缎作为衬里。

除此之外,清代还有三种特殊的端罩,是专门给侍卫使用的,以突显侍卫的身份:

一等侍卫端罩:质地用猞猁狲间以豹皮,以月白色缎作为衬里。

二等侍卫端罩:质地用红豹,以素红缎作为衬里。

三等侍卫端罩:质地用黄狐皮,以月白色缎作为衬里。

清代服饰系列·端罩
(穿着端罩的清宫侍卫)

 

端罩和皮褂(貂褂)有什么区别

清代官员有皮褂和端罩之分,皮褂指的是补褂或常服褂的一种,“皮”指的是它的材质,实际上,皮褂即是冬季用的补褂和常服褂,区别只在于以皮毛作为衬里,保暖效果好。端罩与之相反,以皮毛作为外表,皮褂里有补子的那一面既然成为了里,也就不需要补子了。具体来说其区别为:

其一。官员的貂褂和皮褂都在官方服饰制度之内,但是端罩只有高级官员才有。换而言之,如某六品官员,可以穿着貂褂,但是不能穿用端罩。

其二。清代官方制度只允许男性高级官员使用端罩,女性则无论品级都不能使用的。但是皮褂男女皆可使用。

其三。端罩的形制和貂褂有两点不同。第一点,端罩的衬里颜色随品级而定,最常见的为月白色,而貂褂与毛皮相反的一面则基本是石青色或元青色。第二点,貂褂管有皮毛的一面叫做“里”,管天青色或元青色的一面叫“表”,所以貂褂以皮毛向里为“正”,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民间才管端罩叫“反穿貂褂”。

至于民间,清代民间一些有身份或财力的人也穿用皮褂,一般统称为“貂褂”。民间的貂褂和官员们的常服皮褂基本一致,但是正、反穿用皆可,实际上也是一种端罩了。

 

珍爱小生命

清代无论是在官方制度上还是在民间习惯上,使用皮货都十分泛滥。清人曾经评论各种毛皮的优劣,说道:

貂皮以脊为贵,本色有银针者尤佳。普通皆略染紫色,不过有深浅之分。次者貂膆(即下颏皮),次则腋(俗称曰肷),次则后腿(前腿毛小且狭,不佳),下则貂尾(毛粗而无光彩)。若干尖、爪仁、耳绒,皆由匠人缀成为褂。此小毛便服。狐与猞猁、倭刀皆以腋为上,后腿次之,膆次之(俗称青颏、白颏),脊则最下,只可作斗篷用。猞猁有羊、马之别,羊猞猁体小而毛细,马猞猁既大而毛粗,故行家皆以羊为贵。倭刀佳者多黄色,闻有红倭刀,珍贵无比,然未之见也。狐肷名目极多,有天马肷(即白狐)、红狐肷、葡萄肷(即羊猞猁)、金银肷、青白肷等,不胜记矣。海龙虽名贵,只可做外褂,非公服所应用。其下者,如乌云豹、麻叶子,虽大毛之属,士大夫不屑穿矣。中毛衣较大毛衣不贱,真羊灰鼠与灰鼠脊子尤价昂,自昔已然也。若云狐腿、玄狐腿二种,不恒见,其价尤贵,二种皆带银针,有旋转花纹间之,极好看。

可见当时对皮货的讲究。

另外,制作一件皮褂,需要的毛皮量是极大的,而端罩所需要的毛皮量更是巨大。清宫《穿戴档》中曾经有一条记录,写到乾隆二十一年十月十九日,胡世杰奉旨问内务府相关人员:“貂尾有多少个,够做端罩不够?”总管马国用、首领张玉随应奏:“貂尾现有三万一千九百六十个,不够做一件端罩。”换而言之,一件貂尾端罩,就需要至少数万条貂的生命才能制成(当然这里不考虑内务府的人是否说的是实话)。

而到了现代社会,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希望大家尽可能的不去使用皮草制品。貂等动物也是很萌的。

清代服饰系列·端罩

(7)服饰系列·金约与领约_橘玄雅

金约与领约 

金约与领约是清代官方规定的女性冠服制度内的饰品,有不少人不了解或经常弄混了它们,接下来我们便一起了解一下它们。 
服饰系列·金约与领约

(金约、领约佩戴示意图) 

金约与领约的基本定义 
金约,是一种佩戴在额头上的女性装饰品,有些类似现代的发卡。清代文献也写为“额箍”,满语为“gidakū”,其词是从“gidabumbi”这个词发展来的,原意为“箍住”。 
领约,是一种佩戴在头颈处的女性装饰品,有些类似现代的项圈。清代文献也写为“项圈”,满语为“monggolikū”,其词是从“monggolimbi”这个词发展来的,原意为“挂脖上”。

金约与领约的由来 
在入关前,清代第一次构建官方服饰制度的崇德元年,在女冠服的部分,就提到了“monggolikū”。从满语的角度而言,金约和领约应该在入关前都有使用,而在制度上,是领约先进入官方制度,金约则要在入关之后才逐渐形成制度。 

金约和领约的基本形制 
金约的形制为一个圆箍形,金属制,呈数节状,箍上镶嵌宝石,后部有垂下来的珠串、缎带。
服饰系列·金约与领约
(图为皇后金约标准图) 
领约的形制为一个镂金的圆环形状,有开合式的活口。环上镶嵌宝石,活口处垂下两条绦。 
服饰系列·金约与领约

(图为皇后领约标准图) 

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如何佩戴金约和领约 
清代乾隆朝规定,宫廷里的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高级宗室的妻室和女儿,宫廷外的一品至七品命妇,在穿着朝服时均应佩戴金约和领约。而在民间,穿着吉服的时候,偶尔也会单独使用金约或领约。 
服饰系列·金约与领约

(穿着吉服却戴了领约的福晋) 
金约是和朝服冠搭配使用的。在佩戴朝冠时,要先戴上金约以束发,然后再戴朝服冠。故而金约佩戴的位置为朝服冠的下檐处。 
服饰系列·金约与领约

(画像中的金约) 
领约是挂用在脖颈上的,要先穿着好朝服袍和朝服褂,再挂好朝珠,最后再戴上领约。故而领约是压于披领、朝珠之上的。 
服饰系列·金约与领约

(画像中的领约) 

金约和领约的等级 
根据清代官方规定,金约的等级从其装饰和垂珠来进行区分,而领约的等级也是从其装饰和绦色来进行区分。 
以金约而言。皇后的金约上有镂金云13个,各饰东珠1颗,间以青金石,金约后方垂珠用金衔绿松石结,珠五行三就,每行大珍珠1颗,中间金衔青金石结2个,每结东珠珍珠各8颗,缀角用珊瑚。而普通大臣之妻的金约上,只是中央有镂金火焰结子1块,饰珍珠1颗,左右镂金金龙凤各1条,金约后方的垂珠,就仅以青缎带代替。 
服饰系列·金约与领约

(金约实物图) 
领约也类似。皇后的领约上镶嵌有东珠11颗,每颗之间以珊瑚为间隔,活口处的绦子颜色用明黄色。普通大臣之妻的领约上,就只有红、蓝小宝石5颗,绦子颜色用石青色。 
服饰系列·金约与领约

(领约实物图)

采帨 

采帨的基本定义 
采帨,是清代旗人女性所专用的,一种佩戴在胸前或衣襟上的,长条形丝质饰品。采帨又写作彩帨,满语称之为“miyamigan fungku”,直译为“装饰手巾”,故而在清宫档案里有时也直接记为“手巾”、“拴扮手巾”等。 
服饰系列·采帨

(制度上所规定的皇太后、皇后的采帨。绿色,绣五谷丰登纹饰。) 

采帨的由来 
从采帨的满语名字上就可以看出,采帨本身就是满洲女性在服饰上所拴的手巾帕子,在清初的画像之中,旗人妇女不仅在穿着朝服时拴手巾,在日常穿着常服的时候也拴手巾,这显示着采帨本身具有明显的生活用途。 到了后来,采帨作为手巾的用途逐渐退化,变为了一种单纯的装饰品,并且在乾隆朝正式进入了《大清会典》成为了官方规定的女朝服装饰之一。 
服饰系列·采帨

(清初时的采帨,注意其颜色和纹饰都很生活化。) 

采帨的组成 
采帨的本体是一块上窄下宽的丝织品,其形状很像西服里的领带。上端拴金属环或玉环作为连接,并垂下数条小挂坠,均系上各类宝石坠角。而在丝织品本体上,则绣上各种纹饰,可以绣五谷丰登、暗八仙、双喜字、云芝瑞草、蝴蝶成双等等内容。 
服饰系列·采帨

(清宫藏红缎金箍镶红宝石采帨整体图) 
服饰系列·采帨

(清宫藏红缎金箍镶红宝石采帨上部坠角展开图) 

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可以佩戴采帨 
清代乾隆朝规定,宫廷里的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宫廷外的一品至七品命妇,在穿着朝服时均应佩戴采帨。 
另外,乾隆朝还规定了不同等级命妇采帨的细节。如颜色,乾隆朝规定,自皇太后以下,嫔以上的后宫命妇,采帨用绿色,而宫外的命妇,采帨则用月白色。纹饰方面,规定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的采帨,上绣五谷丰登图案,妃的采帨上绣云芝瑞草图案,嫔以及宫外命妇的采帨则不绣花纹。 
不过,乾隆朝虽然规定的这么细致,但是实际上实行起来并不严格,只有宫中比较严格的遵守这种规定,但是清宫中留存的大量采帨,其纹饰也显然不局限于“五谷丰登”和“云芝瑞草”两种。至于民间就更宽松一些,怎么能让人家都佩戴没有纹饰的采帨呢…… 
服饰系列·采帨

(清宫藏蓝绸彩绣花蝶采帨) 
服饰系列·采帨

(清宫藏黄绸彩绣万福双喜五谷丰登采帨) 

如何佩戴采帨 
清代制度上只允许在穿着朝服时佩戴采帨,这种情况时应将采帨佩挂于朝服褂的第二颗纽扣上。而事实上,无论宫廷或民间,在穿着吉服和常服时也有佩戴采帨的情况,其佩戴方法,若穿着了吉服褂或常服褂,则也佩挂于第二颗纽扣上,若未穿吉服褂或常服褂,则佩挂于吉服袍或常服袍的斜襟上。 
服饰系列·采帨

(恭勤贝勒弘明嫡夫人完颜氏吉服像中采帨) 
服饰系列·采帨

(清初旗人妇女常服像中的采帨)

朝珠 

朝珠的基本定义 
朝珠是清代服饰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饰物,文献上又作“数珠”、“素珠”。 

朝珠的由来 
一般认为,朝珠是从佛珠发展而来的,早在入关之前,女真上层就有一些佛教信仰。明万历二十三年,朝鲜人申忠到过赫图阿拉,回去后在其《建州图录》中说,他亲眼见到努尔哈赤“手持念珠而数。”不过这时似乎还主要是念珠的功能。在太宗皇太极的常服像和孝庄文皇后的常服像中,二人手中都持有佛珠,这些佛珠有纪念等等装饰,和后来的朝珠基本一致,只是均为手持而已。 
服饰系列·朝珠

(图为太宗常服像里手持的念珠,和朝珠形制已经基本一致。) 
到了入关之后,朝珠逐渐开始佩戴在帝后以及大臣的身上,有学者认为,朝珠固定的佩戴在正装上,或许是世祖顺治帝崇信佛教的影响。总之,到了康熙朝的时候,朝珠基本定型,最终在乾隆朝被记入了《大清会典》中。
服饰系列·朝珠

(德宗光绪帝朝服像朝珠部分) 

朝珠的组成 
一挂标准的朝珠,一般由本体和装饰物组成。本体是由108课大小、质地相同的原型宝石(也有不用宝石者,下同)串成。这108课被分为四份,每一份之间装饰一刻稍大的其它材质的圆形宝石,根据方位的不同,称之为“佛头”(上)、“佛肩”(两侧)和“佛脐”(下)。在两侧佛肩再向上一些的位置,分别垂下三串装饰,一般每串由10个小圆形宝石组成,最低端则垂下一个宝石坠子。最后在佛头处,链接一个“佛塔”,垂下一长串装饰,最主要的是一块大型的宝石名曰“背云”,同时垂下坠子。
服饰系列·朝珠

(图为朝珠示意图)

什么人可以佩戴朝珠 
清代规定,男性中,宫廷里的皇帝、皇子;大臣里,王公以下,文职五品、武职四品以上,以及翰林、詹事、科道、侍卫等均可佩戴朝珠。女性中,宫廷里的后宫,皇女,命妇里的公主,福晋以下,五品官命妇以上,均可佩戴朝珠。另外,由于朝珠有“郑重”的意味,所以礼部的一些低级官吏在参加典礼的时候也被特许使用朝珠。 
换句话说,品极低的官儿,一辈子可能都是用不到朝珠的哦。 

什么场合可以佩戴朝珠 
在需要穿着朝服和吉服的时候,符合等级的男性、女性惯例佩戴朝珠。平时穿着常服办公的时候,则要分情况决定是否佩戴朝珠,一般宫中会提前通知,比如说“明日穿补褂,戴朝珠”,而普通日子是不戴的。至于便服,一般是不佩戴朝珠的,还是因为朝珠有“郑重”的意味。
服饰系列·朝珠

 (穿着朝服,戴三挂朝珠的满洲命妇。)

 男人和女人挂朝珠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不同是数量。清代官方规定,男性戴朝珠的时候,无论是朝服还是吉服,只戴一挂。而女性戴朝珠的时候,若穿朝服,则需要佩戴三挂朝珠,两串斜挂,一串正挂。吉服则只戴一挂。而在实际执行中,男性基本都是戴一挂,女性有的都戴三挂,就算穿着吉服的时候,也有女性戴三挂。
 第二个不同的是左右。清代民间的习惯,三串纪念要分男女来挂,男性佩戴朝珠时,有两串纪念的一侧要在他的左肩,反之,女性佩戴朝珠时,有两串纪念的一侧要在她的右肩。虽然民间把这种习惯称之为“定律”,而且留存的记录里多数是按照这种习惯佩戴的,但是其实这种说法并不见于官方的记载,而且也有不少个例的画像、照片存世。有些清人笔记里还特地提到说一些人家习惯反着戴,还是有典故的。故而不要太死板的较这个真哦~ 
服饰系列·朝珠

(穿着吉服,却戴了三挂朝珠的弘明福晋画像) 

朝珠的材质与等级 
朝珠一共有多少种材质呢?还真没有人统计过,因为朝珠除了宫里的主子们是宫廷配给外,其余大臣基本都是自己花钱置办。清代规定,东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可以佩戴,丝绦的颜色,除了宫里的皇帝、后妃和皇族外,都不许用明黄色和金黄色,其余则自便。故而大臣们基本上都是根据自己的财力,“量力而行”了。 
真的要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珠宝、角牙、木石三类,东珠、蜜蜡、砗磲绿松石、碧玺、菩提子、檀香木、象牙、牛角,都可以作为朝珠的材料。按照民间的习惯,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夏季佩戴木石的朝珠,其他三季则主要佩戴珠宝的朝珠。不过事实上,因为朝珠的价格极贵,经常一挂就要数百两之巨,所以很多中级官员一听到朝珠就哆嗦,甚至需要去管上级或朋友去借朝珠来佩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官宦人家的朝珠经常和帽顶一样是“祖传”的,也可见其珍贵程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