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砺锋话唐诗第四讲:沧海桑田(2) 唐玄宗自己听李峤的《汾阴行》,他缅怀汉武帝留下的古迹,他感到伤感。没想到时间过得飞快,很快他本人的事迹也成为他的后人怀古的对象。过了九十多年以后,晚唐诗人杜牧路过骊山的华清宫,骊山上有个华清宫,是唐玄宗跟杨贵妃一起游玩、享乐的地方,现在还保存着,宫里面有温泉。杜牧路过华清宫,就写了一首诗,因为他想起了当年唐玄宗、杨贵妃他们在这座宫里的情景。这首诗很短,就四句话:“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站在骊山顶上回望长安,一片锦绣,长安是一个很繁华的城市,是大唐帝国的首都嘛,非常繁华。骊山上重重叠叠地建满了宫殿,有很多重的宫门,然后一重一重的门都打开了。所谓“次第”就是顺着次序,这一扇门开了,接着后面的一扇门又开了。一扇一扇的宫门都打开来干什么?为什么这个骊山上的华清宫的很多宫门一道一道都要打开呢?原来山下来了“一骑红尘”,“一骑”就是一人一马,一个人骑着一匹马,这个“骑”字念jì。一个人骑着马从山下飞奔而来,所以一道一道的宫门都打开了,好让他通行无阻。这个人来干什么?他一路飞奔而来,皇帝居住的宫殿打开了一道又一道的宫门让他进来,他是来递送紧急的军事情报吗?有什么重要的公文要呈送给皇帝吗?都不是。只有杨贵妃知道是为了什么,所以杨贵妃在山顶上笑了。杨贵妃看到一个人骑着马从山下飞奔过来,扬起一路的尘土,就回眸一笑。杨贵妃笑什么?原来来人是来进贡荔枝的,他要把新鲜的荔枝送到骊山上,让杨贵妃享用。据历史记载,杨贵妃最喜欢吃鲜荔枝。荔枝从树枝上摘下来,三天以后色、香、味全都没有了。而古代没有冷冻设施,所以一定要尽快送到长安,这样的鲜荔枝才好吃。荔枝是产在南方的水果,唐玄宗时进贡的荔枝,主要是南海沿岸所产的,从那个地方摘下荔枝,要在几天之内送到长安,送到骊山上的华清宫里让杨贵妃品尝,当时的办法只能是人马接力,一路飞奔。就是在前方安排人马等着,等上一匹马奔到,下面一匹马接着再跑,一路上片刻不停,这样才能保证在几天之内送到长安。进贡荔枝给百姓带来很大的祸害,杜甫的诗里曾写过:“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为了赶送鲜荔枝到长安,成百匹的马累死在山谷里了。连马都跑死了,人受到的伤害是何等惨重?所以当杜牧来到这座华清宫,他想起当年的事情,想起唐玄宗、杨贵妃他们的荒淫无耻,为了要吃鲜荔枝,竟动用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来运送。骊山上的宫门一路打开,一个人骑着马飞奔而来,大家还以为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原来不过是送荔枝而已!你说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她吃点荔枝干不也可以吗?或者她自己跑到南方去吃一点鲜荔枝好了,何必千里迢迢用人马接力的方式来运送?这是不管百姓死活,这是劳民伤财,这是糟害百姓!杜牧当然会把唐玄宗、杨贵妃的荒淫无耻与后来的安史之乱联想起来,所以他感慨万分。这是怀古诗的一种写法,就是诗人来到某个地点,想起这里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心中感慨,就写诗来抒发这种吊古的情怀。 【思考与练习】 1、华清宫在什么山上? 2、杨贵妃的肥胖和爱吃荔枝有没有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