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鼠疫纪念银章

 昵称73575260 2021-01-28
“一普”有感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经圆满结束,我馆征集保管部的各位同事在“一普”繁忙的工作中对很多藏品也有了新的认识与收获,此次特为大家介绍一枚“东北鼠疫纪念银章”

此枚银章正面外圈镌刻“大清宣统三年四月”、“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锡(赐)制”字样,内圈为枝叶图案,背面内圈为双龙图案,刻有“防疫纪念”四字。从文字内容来看,这枚银章应该是1911年东北鼠疫防治成功后所颁发的纪念品。

1910年10月,在东北满洲里地区爆发了一场鼠疫灾情。这次的疫情是由于捕杀旱獭所引发的,防疫知识的匮乏、卫生医疗状况的薄弱,导致疫情在短短数月的时间里就从满洲里迅速扩散到哈尔滨、长春、沈阳等东北重镇,甚至沿着铁路蔓延至北京、山东等地,死亡人数多达6万余人。

晚清时期的东北,盘踞着沙俄、日本等多股国际势力,社会环境错综复杂。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病,清政府任命施肇基为防疫大臣,主持东北防疫工作。施肇基则找到了时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都督伍连德和他的学生林家瑞前往东北,参与鼠疫的防治工作。伍连德一方面通过科学实验分析鼠疫爆发的原因和传播途径,从源头上切断鼠疫的传播,另一方面又在沙俄、日本等势力之间多方斡旋,以确保防疫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伍连德还通过设计简易口罩、隔离监控等措施,有效地阻止了疫情的扩散。特别是在1911年1月31日,防疫人员顶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火化了2千多具因感染鼠疫而死亡的尸体。

因为肆虐的鼠疫,本该欢乐祥和的春节,早已被巨大的恐慌所掩盖。值得庆幸的是,由于防疫措施得力,1911年3月1日隔离解除,灾难结束了。这次对鼠疫的防治在中国传染病防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伍连德也因为在鼠疫研究上的突出贡献成为诺贝尔医学奖候选人。

这枚银章的历史并不算漫长,其最初所有者的事迹恐怕也早已湮没于历史之中。纵然如此,我们仍该缅怀这段悲壮的鼠疫防治史,感恩参与防疫的工作人员。

(本文供稿:陈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