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展示:沿河县中界镇孙家村

 360摘手管理员 2016-11-19


沿河县中界镇孙家村:村级集体经济的沿河样板

 

   【摘要近年来,孙家村依托落户辖区的乌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平台,围绕“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发展方式,探索推行“发展产业创收、林地转租获利、土地入股分红、劳务组队提酬”制度,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界镇孙家村距县城13公里,全村有176户、726人,有党员17人,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全村耕地面积435亩,荒山、荒坡813亩,林地2000亩。该村地势平坦、林木葱郁、气候宜农,是该县农业园区示范点。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发展产业创收。该村积极探索以自主发展产业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渠道,按照“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组建了由村支“两委”成员、能人党员和致富群众为主体的村级产业发展协会等组织,负责牵头对全村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实施,并通过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主导产业,示范带动群众向规模化产业发展,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式”发展。近年来,该村通过组织村级产业发展协会会员外出学习考察,并结合村情和县内销售市场实际,自主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支柱产业莲藕10亩,可实现村集体经济年纯均收入5万余元。

  二、林地转租获利。该村结合乌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展铁皮石斛、白芨等产业,采取“支部牵头组织+群众自愿参与+公司合作共赢”的方式,由村党支部将群众闲置的山林和土地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分类登记、分类定价、统一租赁,转租给公司发展产业,公司一次性兑付林地流转资金给村党支部,村党支部提取5%左右资金作为集体经济所有,由村党支部按照分类定价标准再兑付给群众。同时,村党支部对有致富潜能的党员、群众,实行土地流转优惠等帮扶政策,引导其共同发展主导产业,从而加大林地的流转效益。目前,该村向公司转租各类林地1500亩、土地500亩,实现群众林地流转资金收入3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万余元。


  三、土地入股分红。该村结合乌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展青钱柳主导产业需求,采取“党支部参与管理+公司主体发展+农户订单合作+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将农村荒山、闲置土地资源入股公司,大力推行订单式发展青钱柳产业,从而实现群众利益、公司利益和村级集体经济利益最大化。据悉,该产业投产后,公司将按照与群众订单合同进行全部收购,按每公斤0.5元作为村集体经济。目前,该村种植青钱柳5万余株,预计今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万余元。2016年全面投产后,可实现户均分红1000元以上,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


  四、劳务组队提酬。该村结合公司用工需求和群众增收现状,充分整合辖区及周边村各类闲置劳务资源,按照年龄结构、文化高低、工种类别、报酬评级等内容建立劳务资源台账,并本着群众自愿加入原则,组建村级劳务服务队。实行“支部组织+公司用工+服务队调度”的劳务服务机制,公司与村党支部签订用工合同,由公司提出用工需求、类别和要求,村党支部负责劳务资源组织协调、集中培训和分类输出,确保劳务资源的有序有效使用。劳务人员报酬和劳务人员培训费用,由劳务服务队与公司统一结算后,按照报酬评级标准兑付给劳务人员,并从培训费用中提取一定资金作为村党支部报酬,列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目前,该村正在组建劳务服务队,预计可组成80余人的劳务队伍,实现劳务年收入120余万元。

  如今,孙家村通过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在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中,做出了有效探索,积累了经验。孙家村正逐步成为沿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样板。

  几点思考

  一是要着重解决有人引领的问题。村级班子是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选优配强以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的发展型服务型村级班子建设。拓宽选配范围,打破行业、身份和地域界限,采取内选、下派、外聘等方面,从科技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种养能手、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和国家正式干部等人群中,选拔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领导者,配优配强村级班子。并加大对村级干部的培训力度,采取学历进修、实用技术培训、定期轮训等措施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特别注重将村干部选派到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实地参观学习,不断转变观念,拓宽视野,提高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着重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一是单位扶持。整合发改、财政、农牧科技、扶贫等单位项目产业资金技术,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同时,结合“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实行每个县直部门联系一个行政村,明确帮助所联系村发展集体经济责任,切实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二是资金扶持。市、县财政 每年安排村级专题资金,重点扶持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大村 级集体经济项目。同时,出台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加大投入。三是项目扶持。对有利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培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建设用地置换复垦、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优先立项扶持。四是金融扶持。鼓励金融机构把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对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一定额度的信贷支持,信贷利率和贷款期限按照生产经营周期放宽到最大限度。

  三是要着重解决发展单一的问题。积极探索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是积极开发农村各项资源,鼓励和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采取股份合作、自营、联营、发包等多种方式,开发荒山、荒坡、荒水、荒滩等土地资源,兴办林场、茶场、养殖场,发展果园等绿色产业,并进行深加工。二是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加强与城镇企业和单位的联系,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劳务输出服务。三是兴办经营实体,鼓励村级组织根据市场需求,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农村社会化服务,兴办种植养殖型、中介服务型、加工增值型和产品运销型经营实体。

  四是要着重解决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建立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制,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年度党建目标考核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将村级集体经济纳入村两委班子岗位责任制考核范围,与“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表彰挂钩。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艰苦创业,凡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成绩显著的,优先选拔录用。建立和完善村干部待遇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挂钩机制,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对有集体经济的村,可以拿出不高于集体经济累计总额20%比例用于提高村干部待遇,切实提高村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这是我的“党建名片”,点图有惊喜哦!


村级集体经济示范点——印江县板溪镇凯塘村



铜仁组工

活力  效率  温馨

传播党的声音  讲好党的故事

关注百姓生活  服务党员群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