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妊娠期高血压,有哪些办法?

 智能人做超人 2016-11-19

面对妊娠期高血压,有哪些办法?

一点号春雨家庭健康2天前

近期北医三院博士孕妇的意外死亡,以及家属对硫酸镁使用的指责,将妊娠合并高血压的问题,以及饱受争议的医患关系问题,提到了风口浪尖。随着国家二胎政策落地,高龄产妇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必然更加多见。那么妊娠期高血压要注意什么?硫酸镁是在什么情况下必须使用呢?

首先看看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什么是先兆子痫。妊娠期内首次出现的高血压都有理由怀疑是“妊娠期高血压”,但是“妊娠期高血压”一定要等到产后12周血压恢复正常、尿蛋白阴性才能确诊。

如果产后12周血压还是高,那么就是属于慢性高血压的范畴了(不再称为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是指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同时伴有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300mg)的表现,随着妊娠时间延长和血压进一步升高,还有可能出现视力模糊、抽搐、合并心力衰竭或其它脏器功能的衰竭。因为严重影响到了孕妇和宝宝的安全,所以先兆子痫是需要及时住院观察与治疗的,恰当的防治能够尽量避免进展到重度子痫。

在出现重度子痫时能够最安全地控制血压、防治抽搐的药物就是硫酸镁。尽管硫酸镁可能有口干、出汗、恶心等副作用,但是无论是对孕妇还是宝宝来说,硫酸镁的安全级别是最高的,所以在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作为A级推荐使用。

一旦肚子里有了宝宝,期间的用药或检查是最让医生纠结、准妈妈担心的了。纵观整个妊娠过程,在怀孕早期(前3个月),需要考虑的是在吃药或者做放射线检查时,有没有可能引起胎儿畸形。

因为早孕期间胎儿各个器官的定向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受某些药物或放射线的干扰,引起畸形。而到了怀孕后期,畸形变的可能性已经很小,药物可能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能否足月分娩、产程是否正常、孕妇本身的身体状况以及在产后能否及时恢复这些方面。

孕妇的降压用药不宜过于积极,一定要重视以下非药物措施:包括限盐、富钾饮食、适当活动、情绪放松。因为这些是对付妊娠合并高血压时最为安全的、有效的方法,应作为基础治疗措施。在接受基础治疗疗措施以后,如果血压还在150/100mmHg以上,应该开始药物治疗,治疗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130~140/80~90mmHg。

那么除了出现子痫时需要使用硫酸镁,怀孕期间还可以使用哪些药物呢?适合在怀孕期间使用的口服降压药有:拉贝洛尔、甲基多巴、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

怀孕全程禁止使用的主要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这两类药物。妊娠期高血压者还需要定期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B超,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情况。

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目的主要是预防子痫的发生,改善母亲和孩子的预后。应该充分休息、镇静,保持情绪稳定,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选用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的同时还要密切监测母胎情况,一旦出现较大风险,必须及时终止妊娠。

医生简介——

孙东升: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专业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病、老年病工作20余年。在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血脂和血糖异常、脑血管病、老年认知能力下降等疾病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