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思邈远哀婉动人

 要练好字的琪之 2016-11-19
自古以来,由于男尊女卑的陋习和封建婚姻的弊端,许多女子不管怎样挚爱、忠于她们的丈夫,但被遗弃的命运还是常常降临到她们的头上。戏曲里抛弃结发妻子秦香莲的陈世美早已成为负心汉的代名词;文学史上的陆游与唐婉伉俪情深,但由于陆母的反对,最终也免不了唐被休弃回家的遭遇;而在文学作品中,反应女子被弃的更是不计其数,从《诗经.氓》、《谷风》到两汉乐府民歌《上山采蘼芜》、《孔雀东南飞》,从唐传奇《莺莺传》、《霍小玉传》到明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数不胜数。
这些女子大多贤良淑德,既无先天或后天缺陷,也未违背礼教规范,何以惨遭被弃厄运?我国古代婚姻何以如此不牢固,出现这么多的弃妇呢?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三。
其一,婚姻不自由。我国古代青年的婚姻往往是不自由的。婚姻的缔结大多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事人则安心顺从,他们的结合只是在双方父母的安排下凑合在一起的,并不是当事人意志的体现,男女双方缺乏感情基础。这种状况势必导致男女双方婚后生活的不幸福,于是男方另觅新欢。婚姻的缔结由父母包办,而婚姻的解散常常也无法自主。
其二,汉代新儒学的影响。汉代以后,随着统治者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政策,确立了所谓“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德封建伦理后,女子所受压迫就日益加深。一方面,“男女授受不亲”的戒律束缚她们的行动自由,另一方面,“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的所谓“七出”之类维护封建夫权的法规,使她们常常被无情的丈夫抛弃。
其三,个人原因。许多男子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由于攀附权贵、喜新厌旧等原因而抛弃妻子的也屡见不鲜。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这些弃妇性格或柔弱或刚强,但她们的故事大多凄凄楚楚,她们的形象大多哀婉动人,她们的遭遇也发人深思,下面就《诗经》及汉乐府民歌中相关作品谈谈这些弃妇形象的哀婉动人之处。
《邶风.谷风》、《邶风.终风》、《卫风.氓》、《王风.谷中由蓷》、《小雅.我行其野》等篇都是《诗经》中的弃妇诗。这些被遗弃的妇女有的是平民女子,有的是贵族公主,甚至还有被废黜的王后。这些诗或言遭弃之苦,或诉丈夫无情,凄凄楚楚,哀婉动人。
汉乐府民歌中《白头吟》、《怨歌行》、《塘上行》、《上山采蘼芜》、《孔雀东南飞》诸篇,或以弃妇口吻或
以第三者的叙述,抒发她们的哀怨不平,情辞悱恻动人。
根据这些弃妇的性格及其遭弃后的行动反应,可将她们的形象分为三类。
(一)柔弱型。这类人因故被弃后满腹怨愤,但无能为力,只有叫苦不迭,如《诗经》中的《谷风》、《谷中有蓷》、汉乐府《上山采蘼芜》等所示,即或是贵族女子,也可能难逃此劫,如《怨歌行》中的女子。
《谷风》是一首典型的弃妇诗,全诗共六章,首章写女主人公责备丈夫违背誓言,以色取人,,遗弃自己;次章写丈夫的薄情及心中的巨大苦楚;三章写女主人公对自己被弃的辨白和愤怒;四章女主人公回忆自己从前一向勤勉持家,友爱四邻;五章、六章写丈夫冷酷无情,只能共贫穷,不能共享乐,等到家境好转,就反目成仇,移情别恋,使她痛楚不堪。
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气写出,一无疾声怒颜之辞,尽是殷殷相诉的哀哀之语,通过女主人公的自叙,把她善良温顺又带软弱的性格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女主人公是善良的,她在夫家艰难困苦的时候,不以夫家的艰苦生活为苦,而以在艰苦中与丈夫共创家业为乐,勤俭持家。“昔育恐育鞠,及尔颠覆”,反映了她在与丈夫共患难时享受到的爱情欢乐,在邻里关系上,不管谁家有难,都尽心尽力去帮助,“及民有丧,匍匐救亡”,“匍匐”一词,使女主人公救人急难的善良心地跃然纸上。诗中也多方面描写了女主人公的温柔多情,这首先表现在对前夫的一片痴情上。她在夫家穷困之时嫁过来,与丈夫艰难地缔造这个贫穷之家。“既生既育,比予于毒”,日子稍微好转,他却变了心,另有新欢,即便是对她冷脸相对,拳脚相加,她也未曾横眉冷对,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希望丈夫念及旧情,念及当初同生共死的誓言,回心转意。其次表现在她为自己被弃的辩白,丈夫喜新厌旧,以色取人,怪她年长色衰,她执着地为自己辩解,“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婉言劝说丈夫不能以色取人,固执地留恋于他,当她得知丈夫完全绝情,爱情已成覆水,仍未对丈夫的绝情予以正面谴责,只是用责备的口气委婉问道:“以前的日子你都忘记了吗?你也曾经只爱我一人啊。”她眷恋着丈夫以前对自己的“爱情”,气恼中带有温情,责备中带有幻想。这种气量,把女主人公的温柔痴情刻画得入木三分,诗的最后以“不念昔者,伊余来塈”结尾。诗中的怨怼之气,顿时转为一片无法斩断的缠绵缱绻的痴情,这种得不到补偿的痴情,展转反复,更显哀怨之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作者还写出了勤劳善良,温柔多情的女主人公性格中的另一面,那就是她的软弱。对于家中艰苦繁重的劳作,她尽力承担,任劳任怨,对丈夫在感情上的冷漠一再忍让,甚至在丈夫已迎新人入门时,她还力争丈夫回心转意。当她已遭遗弃,不得不回娘家时,仍然希望丈夫能来送行,“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这种软弱不仅使读者在哀其不幸之余几欲怒其不争了。
《上山采蘼芜》叙述的是遭到遗弃的前妻收工回家遇到故夫,不但没有唾弃、口角至撕扯这样的正常节目发生,还仍象以往一样柔顺恭敬地对待丈夫,与之细话家常。弃妇询问前夫新人如何,前夫回答新人不如前妻好,从语气看来前夫好像有点故旧之情,所以弃妇就吐露出被撵出家门的委屈之情,这的确换来了前夫的流连,只是这并非一日夫妻百日恩的牵肠挂肚,而是鞭辟入里精确细致的家庭经济账。可见这个故夫看重的不过是“手爪”的工拙,而不在故人的情谊,从故夫的赞美弃妇胜过新人来看,显然弃妇被遗弃完全是无辜的,但即便如此,她也是逆来顺受,虽然被弃后孤苦伶仃,而一见故夫,仍然恭敬有加,如此温顺,无半句怨尤责备之语。这也看出汉代妇女在新的儒学影响下所形成的顺从懦弱性格,也反映出汉代妇女所受礼教压抑之深,更甚于先秦。
《中谷有蓷》写一女子被弃离家后心中常苦悲,但也无可奈何,只有对丈夫的满腹埋怨和自怨自艾。
㈡刚烈型。这类弃妇性格刚烈,爱憎分明,爱似一团火,恨又硬如铁,她们在认清丈夫的无情面孔后,就彻底于之决裂,如《诗经》中《氓》,汉乐府中的《白头吟》,《有所思》。
《氓》是以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口气写成的,全诗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结婚到最后被遗弃的经过。与《谷风》不同的是,诗歌在抒发了女主人公困难的处境和悲痛的心情的同时,对男子进行了强烈的谴责,最后表明了和负心男子一刀两断的决心,显示出她宁折不屈的坚强性格。女主人公同样勤劳善良,温柔多情,但性格中又有刚强的一面。
诗的第一章写女子与氓相识相恋,并私定终身。女主人公出于少女的纯真,与氓私定了终身。但氓却急于求成,当无媒人被女子拒绝婚期时,(这也是合乎礼教的,)大发脾气。而女主人公不但没生气,还好言相慰,耐心开导,边送边劝,并答应他秋天结婚。显然,诗中的氓是一个不庄重、性情暴躁的人,而女主人公则温柔而又守礼。
第二章主要表现了女子的痴情。和氓分手后,女主人公就陷入了对他的刻骨相思之中。每天她都扶着村边的断墙,向氓的方向眺望,日复一日,但是仍没有看到氓的身影。女主人公情到深处,不禁流下了相思的热泪。终于有一天,女主人公盼到了那个魂牵梦绕、日思夜想的人。她甭提有多高兴了,又说又笑,昔日的满面愁云,一扫而光。
第三章抒发了女主人公的悔恨之情。自己与氓曾一度沉溺于爱情之中,但对方不久就摆脱了自己。想到自己当初那样真诚的爱氓,可是最终却被遗弃,又悔又恨。“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是女主人公对自己爱情悲剧的呐喊,也是对姐妹们的警戒,让她们从自己的不幸经历之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自己复辙,这也反映了她性格中坚强的一面。
四、五章斥责氓的负心,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勤劳及坚强,自从嫁到氓家,多年来女主人公起早贪黑、任劳任怨、里里外外拼命干,但最终还是被氓抛弃了。被弃归家后却又被家人讥笑,孤苦无助,只有暗自伤悲,也暗示了女主人公性格坚强的一面。
最后一章写女主人公痛定思痛,以决绝作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淇水浩浩汤汤都是有边际的,人的忍耐是有限的,你也曾经信誓旦旦,却又那样轻易地背叛自己的誓言。既然你如此绝情,我还想你干嘛?就这样算了吧!
尽管女主人公是一温柔痴情的女子,但当被弃、认清了氓的绝情寡义时,没有沉溺于旧情,而是果断地斩断情丝,显示了性格中刚强的一面。
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强的性格在汉乐府民歌《有所思》中的女主人公身上表现得更为火烈。诗中女子当听说她所钟爱的男子“有他心”后,便遏制不住心头的怒火,把准备送给情人的珍贵礼物折断了,捣碎了。这还不算,还要烧掉,而且连烧掉后的灰尘也不留,还要“当风扬其灰”,彻底干净地不留一丝儿痕迹。这一系列的动作,说明愤恨与决绝之情是何等的果断、坚决,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容不得任何虚假的成分。按一般人之常情,不送给对方就行了,没有必要把它摧毁。但诗中的女子觉得对方所谓爱她是虚假的,这其实是玷污了她,他压根儿就不配爱她。因此,她觉得那打算送给对方的礼物也被玷污了,非彻底毁灭不可。“从今以往,勿复相思!”铮铮誓言,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好一位倔强自重的刚烈女子!
(三)抗争型。这类女子当婚恋受到客观外界的压力和阻遏时,敢于斗争和反抗,《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即属这一类。但她绝不同于其他人的粗犷、朴拙、刚烈,她显得格外细腻、深沉、理智和倔强,对她外部形象的描写,可看出《陌上桑》中秦罗敷、《羽林郎》中胡姬的影子,对她内在气质的描写,更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柔弱胜刚强的内敛色彩。
兰芝出身何许人家,诗中未正面交代,但从下列几点可以看出她所承继的文化渊薮和家里的底蕴。第一,诗中两处复沓的句式:“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勾勒了兰芝的经历,陈述了她所受的家教,这表明兰芝从小就受了古代贵族家庭的文化教育和熏陶。第二,在“赠奁”一段说:“箱奁六七十,碧绿青丝绳”,折射出兰芝家也并非等闲之辈,再联系“弹箜篌”、“诵诗书”来看,至低也算是一般的“书香门第”了。所以,兰芝从小受诗书教化,也是知书达理、多才多艺之人。但是,她生活的那个时代,充斥了儒家文化的糟粕。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婚姻生活和个人权利没有保障,封建法规层层束缚,这也是造成兰芝悲剧的根本原因所在。
兰芝又是勤劳能干的,“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但是她的“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得来的却是无端被遣,而且并无半点过错,可知焦母的苛刻,而兰芝不肯奴隶式地一味服从,则是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
兰芝的美丽聪慧自是不必说,可谓“世无双”。封建社会女子被遣是最不体面的事,而兰芝被遣归家后,仍有县令、太守为子上门求亲,足见她的“精妙”是货真价实、闻名遐迩的,也再次表明了焦母的苛严刻薄。焦母之所以能独断专横,凭的就是封建礼教的特权;凭的就是“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的戒律;凭的就是“七出”的罚规,而兰芝的刚强倔强,具有强烈的反抗性,使得她不得不死。
兰芝的当机立断,不向恶势力示弱的倔强性格在诗中自始至终都有所体现。
尽管兰芝知书达理,勤劳能干,“奉事循公姥”,“谓言无罪过”,但是“仍更被驱遣”。对婆母的凶残,她是深有感受的,因此她知道事情是不可扭转的,知道焦仲卿的“还必相迎取”不过是弱者的自我安慰之语,于是她对“复来还”不作幻想,并自求遣归。她不仅是坚强的,而且见事甚明。之后,二人通宵达旦,依依惜别,检点旧物,抚今忆昔,不胜感慨。名为留待新人,实望仲卿时时睹物思人,情系久远。这样的举措,既见深情,又见苦心。然而兰芝的性格又是坚强自尊的。
临行前,兰芝抑制内心的痛苦而郑重装扮,不以传统弃妇形象示人,显得端庄美丽,这是兰芝的自尊自持。而“事事四五通”,则又反映了她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
辞别焦母时,不卑不亢,说话有理有节,没有一丝可怜相。对小姑却“泪落连珠子”,情深意长,绝无芥蒂。人在大悲大苦中能明辨是非,不迁怒于人,难能可贵。兰芝能够对小姑如此含情,实属不易。
兰芝归家后,“进退无颜仪”,对自己不迎自归的尴尬处境无以言表。面对母亲的“大悲摧”,只短短一语:“儿实无罪过!”并不过多申说自己的委屈与痛苦。兰芝之异于常人者,正在于强者的自信、自尊,不愿转嫁痛苦于他人。而对阿兄的攀附富贵及逼嫁,则是仰头相向。归家途中,她就对仲卿说过:“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出嫁从夫,在家从兄,身为女子,寄人篱下,她对自己的处境,素有清醒的认识。她的回答:“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既无哀求,也无抗争,有的是大智大勇者的沉着冷静。她答应太守的婚事,并非贪图富贵,实属被迫无奈。此时兰芝实已下定必死的决心,表面上她答应婚事,让家人放松警惕,而自己心中却已另有打算。
太守迎亲时,面对财富与权势的炫耀,兰芝不为所动,内心悲痛异常,泪落如泻。踏在生死的门槛上,既无所爱者倾心交谈,四周又只是愚昧、自私和冷漠的面孔。兰芝只得借助缝纫这一单调、重复的劳作,排遣她孤苦无告的痛苦。“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这左右的颠倒,正写出她此时神思的恍惚。
兰芝与仲卿,终于有了诀别的机会。她以“举手拍马鞍”宣泄内心的悲痛,哭诉自己的遭遇,这哭诉同时也是解释和试探。当她得知仲卿依然恪守当初的誓言!颇感安慰,更坚定了她的去意。在生不能比翼双飞,就在地下做连理枝吧。兰芝对爱情的忠贞,对恶势力的不屈,在此得到了深化和升华。
兰芝这个形象的内涵,层次是极为丰富的。她的性格明显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温文尔雅形于外,另一方面刚烈心计蓄于内。表面上她“怨而不怒”,但“哀而颇伤”,似乎也符合儒家“温柔敦厚”的礼教规范,但同时她又具有强烈的反抗性。自东汉班昭作《女诫》,表明“卑弱”,“敬慎”,“曲从”一类“妇德”,“妇容”,已树立了一个三从四德的封建女性典范。兰芝却敢从争是非曲直到自求遣归,直至以死相拼,足见她又是一个不容于世教的叛逆者。此外,古之所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观兰芝一生行事,皆当之无愧,这又是古代许多标榜名节的须眉浊物所远不能及的。
在封建社会各种法规面前,婚姻往往是不稳定的,地位低下的广大女子往往成为受害者。而在物质文明和法制法规公正健全的现代社会,新时代的弃妇也层出不穷。现代的“弃妇现象”固然有封建意识遗留的原因,但更与社会关系的急骤变化,与人们追求一种真正自由平等的婚姻有关,不是也存在“弃夫”现象吗?
参考书目:《诗经》 于夯 吴京译注
《乐府诗集》 王运熙 王国安注
《中国古代文学史》 郭预衡主编
《古诗观止》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