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学校体育十三五规划:高中毕业需掌握至少两项体育技能

 智能人做超人 2016-11-20

上海学校体育十三五规划:高中毕业需掌握至少两项体育技能

发布时间:2016-11-16 13:34来源:新民网
分享到:

上海学校体育十三五规划:高中毕业需掌握至少两项体育技能


  从小到大体育课上了十几年,但是,真正热爱或“拿得出手”的运动项目却一个也没有。在申城,这样的情况将有望得到改变。 从市教委日前公布的《上海市学校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获悉,今后,本市学生在高中阶段毕业时将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

  根据规划,本市将深入实施体育课程改革工作,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改革传统体育课教学模式,至2018年,实现全部高中开展专项化体育教学;至2020年,实现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及大学个性化体育课程全覆盖,构建循序渐进、科学衔接的体育课程体系,让每一名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并在高等教育阶段得到提升。到2020年,本市将联合各级公共体育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少体校及有条件的社区,建设区域性课外体育活动中心30个。本市还将推进学校体育社团建设,实现全市100%中小学生至少参加一个体育社团,全市建设500个示范校体育社团。

  此外,广大学生和家长关心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方案也将得到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本市也将研制学生运动技能等级标准,配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建立包括学生体育知识、运动经历、运动技能和运动效果在内的综合性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日常体育锻炼,中小学生体育素养达标率达到80%以上。

  市教委表示,今后5年,本市将着力破解长期制约学校体育发展诸多瓶颈问题。例如,在“应试”杠杆作用下学校体育难受实际重视的问题;中心城区学校体育活动空间受城市布局难以拓展的问题;体育教师的发展瓶颈问题;运动安全风险造成学校体育教育“柔性化”的问题等。对无用地空间的学校,通过改变已有体育场所及相关建筑的结构,拓展或开发其体育活动功能,推行“上天入地”“全天候智能操场”“可移动操场”“笼式足球”等新型建设手段,确保校园体育活动正常开展。在“十三五”内,争取实现中心城区90%的学校能够保证雨天体育课的正常开展,郊区学校100%保证雨天体育课的正常开展。坚持学校体育场地在课外向青少年开放,开放率达到85%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