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对生活的感悟,既是那样的旧、又是那样的新

 御风而行106 2016-11-20

他对于生活的感悟,既是那样的旧、又是那样的新


    
    林语堂在他的《生活的艺术》一书中,有一篇《张潮的警句》精选了《幽梦影》一书中的经典短句。文中开篇写道:“人们已经知道大自然的享受不仅限于艺术和绘画。大自然整个渗入我们的生命里。大自然有的是声音、颜色、形状、情趣和氛围;人类以感觉的艺术家的资格,开始选择大自然的适当情趣,使它们与自己的精神融合起来。这是中国一切诗文作家所共持的态度。不过其中以十七世纪中叶的诗人张潮在他所著《幽梦影》一书中说得最透彻。”林语堂先生曾数十年间孜孜不倦地推介《幽梦影》这部书并翻译此书,为了让西方世界见识中国文化。

    周作人曾称赞《幽梦影》说,“既是那样的旧,又是那样的新。”

    明代后期到清代前期,是清言小品的高峰时期。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洪应明的《菜根谭》都是这样一类文体的经典作品。它的特点是一般采用简洁的格言、警句、语录形式,表现作者的哲理思考或生活情趣。张潮所著《幽梦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幽梦影》全书共二一九则小品文。张潮用他的眼、耳、鼻、心去体会自然与生活的点滴,以及对人生世事的感悟。他的语句展示了传统中国文人的修养、生活观、世界观、审美观。对于生活中的平凡点滴,张潮都用心感悟并记录在这二一九则小品文中,如对花、鸟、树、月、美人、声音、读书、四季等等,《幽梦影》中都有着细腻而清新的清言隽语,令人读来如饮甘露、畅适怡然。

    下面随手为大家摘录几首《幽梦影》中的几句警句:

论声音与风月

  •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内乃声;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 

  • 闻鹅声如在白门;闻橹声如在三吴;闻滩声如在浙江;闻羸马项下铃铎声,如在长安道上。

  • 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梵呗,觉耳中别有不同。

论读书与文章

  • 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好饮者不以寒暑改量,喜读者不以忙闲作辍。

  •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论四季与自然

  • 春风如酒,夏风如茗,秋风如烟,如姜芥。

    (春风温软,令人感觉如饮了美酒般熏然自在;夏风清凉,拂去溽暑,令人感觉如饮了清茶一般精神舒畅;秋风萧瑟,如烟气般呛人,又如姜芥般辛辣刺激。)

  • 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 

  • 玩月之法:皎洁则宜仰观,朦胧则宜俯视。

  • 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 竹傍之石宜瘦; 盆内之石宜巧。

  • 养花胆瓶,其式之高低大小,须与花相称。而色之浅深浓淡,又须与花相反。养花胆瓶,其式之高低大小,须与花相称。而色之浅深浓淡,又须与花相反。

论闲与处世

  • 傲骨不可无,傲心不可有。无傲骨则近于鄙夫,有傲心则不得为君子。

  •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 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 居城市中,当以画幅当山水,以盆景当苑囿,以书籍当朋友。

  • 为浊富,不若为清贫;以忧生,不若以乐死。

    值得一提的是,《幽梦影》中除了张潮的诸多感悟外,每一则小品后面那些同时代文人的评论,如同让我们感觉仿佛是现代“论坛”、“微博”、“跟帖”的穿越版。而其中文人们间的评论亦庄亦谐,有的让人读了忍俊不禁。来,举个栗子:

第六十二则,楼上张潮写道:春雨如恩诏,夏雨如赦书,秋雨如挽歌。

楼下“跟帖”:张谐石曰,“我辈居恒苦饥,但愿夏雨如馒头耳。”

(我们这些人平常总是苦于饥饿,只希望夏天的雨象馒头一样。)

    读本好书时,尤其需要关注作者的生平。

张潮的生平

    张潮,字山来,号心斋,生于清顺治年间。他自幼天资聪颖、好读书。但却科场连败,始终没能取得功名。后来张潮继承了父亲在扬州的诒清堂,成为清代徽州府籍最大的坊刻家。此时的张潮生活无忧、“著作等身,名走四海”,只要是邀请的客人,一律留下来陪同饮酒作诗,长年累月毫无倦色。而到了康熙三十八年,五十岁的张潮因政治原因入狱,导致祖传家产所剩无几。他的晚年在种种难堪和不如意中度过。

    《幽梦影》从艺术性来看,最为典型的是对审美感受的描述。张潮善于用不同的感官来体验描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小事。思想上简朴中带趣味、平凡中见高雅。也可能与其经历有关,终究令人感觉张潮整体的人生格局有些欠宽广。但这丝毫不妨碍《幽梦影》是部经得起年代检验的好书。

    《幽梦影》中对事物的点评、对自然的观察、对人生的思考,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与情怀。


一键关注【书香茶韵涤心源】

品书香茶韵、共享读书之美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