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87期:具有审辩式思维者怎样看待科学理论

 残云伴鹤归 2016-11-20



第187期:具有审辩式思维者怎样看待科学理论

谢小庆

(北京语言大学)

本公众号隔天一期,现利用空当时间,重贴此文,作为昨天贴出的第575期《怎样识别不靠谱的“科学”观点?》的参考和延伸阅读。此外,还可以参考第190期《再谈具有审辩式思维者怎样看科学理论》、第340期《审辩式思维的科学基础》、第481期《对所有科学命题都可以审辩》和第543期《关于科学“可检验性”的审辩》。


今天,国际教育界已经形成共识: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审辩式思维是最值得期许的、最核心的教育成果。审辩式思维是教育的解放力量,是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强大资源。审辩式思维是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审辩式思维不仅是持续钻研的动力,更是理性和民主社会的基础。几乎所有对世界各国教育都有所了解的人的共同感受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今日中国学校中最缺乏的就是审辩式思维。

审辩式思维的特点突出地体现在对科学理论的认识方面。上图形象、清晰地显示了具有审辩式思维者眼中的科学理论。上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审辩式思维的核心理念:论证一个主张(claim),并非仅仅靠事实(data or fact),还包含着一些前提条件的支撑(backing)。

在图7中,两个理论都可以同样地解释观测事实。从图7到图8,我们放弃了复杂的“五角星”,选择了简单的“五边形”。这时,我们选择理论的标准不是“符合事实”,而是“简单”。实际上,在物理学研究中,简单性是理论选择的重要依据。当我们选择简单的理论时,并不是由于事实和证据,而是由于我们关于“世界是简单的”这样一种先验的信念。

需要注意的是,图11所表达的是具有审辩式思维者眼中的实在,他们理解的科学理论是关于实在的主观建构(construction)。在那些仅仅具有分析性推理能力但不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的眼中,实在不是这样的,他们认为科学理论是实在的客观反映(reflection)。下图显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具有审辩式思维者眼中,图11并不是科学理论建构的终点,仅仅是科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阶段性认识。他们理解,现有的科学理论随时可能被新的观测结果和事实证据所“证伪”。他们理解,从图5到图11是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一旦有新的发现,我们就需要回到图5,重新建构新的科学理论。实际上,在具有审辩式思维者的眼中,还有一个图12:

这时,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审辩式思维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今天发达国家在教育中如此强调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

这时,我们就可以理解今天中国教育与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究竟在哪儿。中国学校中广泛流行的是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的学习方法,是深受前苏联影响的学习方法,是带有深刻唯物主义反映论印记的学习方法。学校中广泛流行的是形成于20世纪以前的“真理——谬误”的非审辩式思维方式。这种陈旧的思维方式把学习过程理解为一个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真理”的过程,理解为一个老师向学生传授“科学真理”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大大地摧残了学习者的好奇心,大大地打击了学习者的怀疑精神,大大地压抑了学习者的创造性,妨碍了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发展。今天,迫切需要改变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不应再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特定的结论,而应小心翼翼地呵护学习者的好奇心,应鼓励学习者的怀疑精神,应努力保护和激发学习者的创造力,倡导研究性的学习,倡导审辩式论证,重视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从而使学习成为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记忆和拷贝的过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