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歷史文化古跡——山西長治武鄉洪濟院【圖文】

 還舊樓主. 2016-11-20
 
        洪济院位于山西省武乡县东良乡东良候村,创建年代不详。建筑面积1723平方米,现存戏楼、南殿、钟鼓楼、正殿及东西配殿,此外,中轴线西侧还有关公殿、千佛塔。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虽然部分梁架元代曾更换,但仍可断定为金代建筑。殿内绘有佛传故事壁画48幅,作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
    南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东西两侧廊庑各七间,均为硬山式建筑。正殿为寺院主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明间辟板门,两次间均为直棂窗。檐下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无补间铺作。殿内梁架彻上露明造,用材规整,梁枋断面之比基本符合宋《营造法式》,金代建筑特点明显。
    正殿和南殿内存有壁画九十二幅,内容为人物、山水、建筑风景等,共约120平方米,为清代绘制。千佛塔,平面方形,高约2米,每边宽0.8米,各面浮雕坐佛一千余尊。 
    此寺为两进院,坐北向南,有正殿、南殿、东西配殿、戏楼及僧舍组成;另设西偏院,偏院正殿为关公殿。寺西山墙外有千佛塔一座。寺南殿有壁画12幅,绘于元皇庆二年(1313年);正殿内壁画48龛,绘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其主体建筑正殿面宽五间,进深九椽,单檐悬山顶,颇具宋、金特色。尤其是正、南两殿壁画人物形象优美,栩栩如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当地仅存的一处壁画珍品;虽因代远年湮,局部损坏,但大部壁画线条清晰,保存较好,艺术价值极高。
    洪济院建筑,规模宏敞,构造壮丽,反映了金代时期我国古建筑构架与布局的特点及上党地区的地方风格与手法;是不可多得的古建佳作。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洪济院千佛塔,也称千佛造像碑,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东良乡东良候村,创建年代不详,为北朝时期遗存。千佛塔为平面方形,座落洪济院正殿西侧,高约二米,碑身上保有顶盖,每边宽零点八米,各面浮雕坐佛一千余尊。此千佛塔形制特殊,只是风化严重,局部剥落。与洪济院古建共同列为第五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山西武乡洪济院(金至清.国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