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宏《延陵挂剑图》-描绘季札挂剑的历史故事画赏析

 百了无恨 2016-11-20

《延陵挂剑图》,明代/1635年,张宏,纸本设色,立轴,纵180.5厘米,横5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张宏《延陵挂剑图》_描绘季札挂剑的历史故事画赏析
《延陵挂剑图》是一幅历史故事画,描绘的是“季札挂剑”故事中季札来到徐国祭悼徐君的情景。图中以高远与深远相结合构图。陵园体势开阔宏伟,且背靠崇山峻岭颇显气势;加之设色沉稳,使画面的整体氛围趋于沉静肃穆,符合故事中环境的要求。
《延陵挂剑图》自识:“延陵挂剑。崇祯乙亥冬日写于久征馆。吴门张宏。”钤“张宏”、“君度氏”印2方。“崇祯乙亥”为明崇祯八年(1635年),作者时年59岁。该图画法极为工整细致,陵园内外的树木品种多样,枝干和树叶的画法、设色亦各不相同;人物、马匹造型准确,生动传神。人物的衣服染以朱红,使本来在画面中所占比例极小的人物显得突出,从而昭示了主题。此图使作者高超的笔墨技巧得以充分表现,是一幅出色的作品。
季札,生卒年不详,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与焦溪历史渊源有关的古代贤人。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人称“延陵季子”。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墓葬于江阴申浦,墓前有传说为孔子所书的十字篆文碑,碑文是:“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史称十字碑。
延陵季子将要到西边去访问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出使在晋国,总想念着回来,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延陵季子说:“我不是赠给他的。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虽是这样,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因为爱惜宝剑而违背自己的良心,正直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离开了。徐国人赞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