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轮】《生活与哲学》考点六 哲学的物质概念

 百科知识博览 2016-11-20

㈠物质

⒈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⒉理解:①“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指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或是否承认它的存在,它都客观的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是指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反映和认识。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区别

客观实在是世界万事万物的的共同特征,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具体的物质现象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属性。

⒊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


物质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

①物质是指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

②物质不生不灭,永恒存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

①具体的物质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客观实在这个共同的唯一特性,还具有自身的个别特性。

②具体的物质形态有生有灭,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联系

①物质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②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㈡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㈢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⒈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⒉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们都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

⑴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物质的;

⑵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等,它们都是物质关系,具有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还有以下几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