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总结 | 当代语言类型学究竟在研究什么?

 pxiang818 2016-11-20

来自上海的语言学交流平台

编者按:小编上周参加了上外研会博士沙龙举办的静湖读书会第22期,在此将报告内容呈现给大家。由于最近学习工作繁忙,在此只贴出总结报告的内容。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上外博士沙龙经常提供许多优质的讲座信息,文末有其微信号,欢迎关注。


20161031日晚上六点,上外语言研究院2016级硕士生叶子同学参加了松江校区博士沙龙第22期静湖读书会的分享叶同学本科期间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就读,接受了理工科思想上的熏陶。从大二开始热衷于保护其母语吴语上海市区方言,接触语言学后对本体研究产生兴趣,遂保研进入上外语言研究院外应专业。他是“将语言学看作语言科学”“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研究语言学”这种观念的坚定支持者,现研究兴趣为语言类型学和构式语法。

叶同学首先带大家回顾了通常公认的语言类型学的两个时期——古典类型学和现代类型学。为了使没有任何类型学基础的同学感到不陌生,读书会从大家最有可能听到过关于类型学的论断“日语是粘着语”“汉语是孤立语”等展开。古典类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形态,任务是给世界上的语言分类。根据后代类型学家的归纳,古典类型学家实际上是分出了{分析语,综合语,复式综合语}{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融合)}两个维度的分类(Aikhenvald 20078)。用统计学的话来说,这两个变量类型属于顺序变量,而不是单纯的分类变量。叶同学引导大家一步步思考传统分类方法的缺陷(忽略语言内部异质性、无法比较每个分类内部的各个语种、语言学家根据自己印象式的判断或临时枚举一些例子或标准来归类)。随后,以Greenberg 1954这项经典研究为例,叶同学结合理工科的例子,展示了科学的分类方法是怎么样的。针对以上三点缺陷,他提倡用文本来代表抽象的语言,结合定量方法给一些参数下精确的定义,而不要使用模糊的二分或“连续统”来描述。在此基础上可以再通过人为定义来“分类”,即先描写,再分类。而且分类是可以“强行规定”的,比如工程上定义“深梁”这个概念为“梁的跨度与高度之比L/h2的简支梁”,但并不会因为L/h等于2.1就在性能上有剧烈的差别。物质科学和语言科学中同样也有许多“典型”现象(如一座座山峰),我们只要把典型情况包括进去,边缘情况自行定义即可。

现代类型学发端于Greenberg 1963这篇经典论文,语序成了这个时期的重点研究对象,而研究目标则主要是发现和解释语言共性。在这个时期甚至形成了一整套看似很完美的操作程序(确定研究对象-抽样-统计分析-通过一些手段展示语言共性-解释)。但叶同学也指出了这个时期的一些问题,比如所谓的跨语言共性只是一种统计倾向性,针对个别语种的预测力弱(参考伽尔顿板的例子);而这个时期提出的许多繁复的解释(即使冠名为“功能解释”),由于是根据系统本身提出的,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本质上仍属于形式解释,其实是更高层次的归纳和抽象,而不是因果解释,即不符合实证研究中建立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经典物理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只是形式解释,但由于确定性高,因此预测力强,可应用范围广;而语言学中的解释大多具有ad hoc的特点,也就类似于事后的马后炮,原因主要是由于语言是个复杂系统(类比气候、洋流),因此难以做精确的预测也是情理之中。因此,在实际研究中,如果不好找因果关系,不如只描写和归纳,不去解释。此阶段另一个问题是大量的共性看起来很琐碎,换而言之,即使我们知道了又怎么样呢?这与类型学实证研究的特性有关,就好像一本实验学科的教材里不能光由前人的成果堆砌而成,类型学的教材和课程也不能光是充斥着这些发现,而必须重视研究方法的教学。

随后,他提出“古典”“现代”“当代”三分的类型学史分期模式,指出当代类型学主要研究对象为语义语用范畴及其在各个语种中的形式编码,当代类型学的主要研究目标在于完善类型学的理论基础(如抽样方法、跨语言可比性),构建各个范畴的语义模型,并探寻多样性、罕见性现象,以拓展描写框架适用的普遍性,给各个语言现象找到准确的定位。这在数学与自然科学中也很常见,最基础的理论往往是后来去修补的,比如加法和实数的概念,对每个人读过高中的人来说都习以为常,但要去精确定义它和明确它的性质却不容易。当代类型学家的工作之一就是去完善理论基础。叶同学特别指出,需要注意的是,类型学三个时期的范式转换不是一种彻底的颠覆,而是如层次般堆叠,目前仍有学者在从事分类或寻找和解释语言共性的工作。

最后,他指出当代类型学是许许多多研究者通力合作拼凑起来的成果,已有大量关于个体范畴的专著反映了这些成就(如约翰·本杰明出版公司的Typological Studies in Language系列、德古意特出版社的Empirical Approaches to Language Typology系列、牛津大学出版社的Explorations in Linguistic Typology系列以及剑桥大学出版社的Cambridge Textbooks in Linguistics系列中的部分书籍等等),但缺乏一个统一的框架。目前已尝试明确提出类型学框架的包括Corbett的典型类型学(Canonical Typology)、Dixon的基本语言学理论(Basic Linguistic Theory)和中国学者刘丹青的库藏类型学(Inventory Typology),这些框架大多是从个别范畴的研究出发,再汇总起来,属于bottom-up的构建方式。叶同学认为Dixon的三卷本是到目前为止凭借个人之力做得最好的成果,但书的章节在内容编排上仍存在章节主题分合混乱、全书行文线索不明确、关于田野调查与跨语言比较的技术手段介绍太少等问题。而他自己则提倡从top-down的角度来构建类型学理论,因为这样做更具大局观,并展示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和成果,应用到形容词谓语、语义角色、人称、分类词、一致关系等主题。其中有一些分析方法对于习惯了传统思维的人来说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

临近结尾时,叶同学结合自身经历提出了给语言学新生的三条建议:先读教科书而不是所谓的经典原著;尽早接触英语文献;以及为自己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由于时间关系,原先准备好的最后一部分“类型学作为实证研究的方法论”部分没有来得及介绍给大家,希望以后能再分享给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