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全球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我国人群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因素,更是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一要素。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认为,在每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有35%-45%直接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心、脑、肾、视网膜等靶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只是一种症状,如同发烧一样,不能算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当血压升高时,我们需要积极排除某种疾病继发的引起血压升高。老百姓一般所说的高血压均指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 建议高血压患者均应就诊于高血压专科,专科医师会根据每位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危险分层,量身制定适合于你的降压治疗方案。对于低危、中危高血压患者首先不主张口服药物降压治疗。 任何保健品、仪器均不能代替药物,一定要服用有疗效的正规药。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分为五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1、利尿剂。利尿剂是使肾脏增加水钠排泄药物的总称,比较常见的药物有氢氯噻嗪、呋噻米、吲达帕胺。 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能改善患者长期临床转归,包括降低死亡率,减少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常见的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儿、卡维洛尔。 3、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分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前者以硝苯地平、非洛地平为代表,后者有维拉帕米、地尔硫卓。钙离子拮抗剂降压起效迅速而强力,短期治疗一般能使血压降低10%-15%。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是近十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新型、安全、有效的降压药,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有效药物。其代表药物有卡托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最大的特点是直接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少,不引起刺激性干咳,持续治疗的依从性高。其代表药物有缬沙坦、替米沙坦。 1、平稳、持久降压。 最好使用每天服用1次,持续24小时有效的降压药,减少血压波动。在确定有效治疗方案并在血压控制后仍需继续用药治疗,不要随意停药或频繁改变用药方案,这是长期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2、坚持个体化用药原则。 患者的病因、病程、并发症、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不同,存在的靶器官损害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各异,治疗药物自然有别,因此提倡个体化治疗原则。 3、联合用药。 长期单用一种药,有效率往往降低,故也需联合用药。联合治疗应采用不同降压机制的药物。不同类药联合治疗,各药剂量减少,相应减少各药的副作用。 大多数高血压病因不明,由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不能完全治愈,大多高血压患者需终生服用。间断用药会使血压骤升骤降,会导致心脏、大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缺血或血管破裂带来心脑血管恶性事件的发生。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自己的血压控制情况,明确是否需要调整药物。 1、长期、有效、平稳控制血压水平; 2、预防(逆转)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3、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 4、改善生存质量。 (参赛稿由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张红梅团队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