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服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面对当前我省政策制定多样化、内容碎片化、发布多元化,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认识不足、综合服务能力不强,以及引进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没有明显突破等问题,急需加强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统筹全省人才引进服务工作,在系统整合上下功夫。 围绕高层次人才“引得来、留得下、发展好”这样的主线,各地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政策创新,加快载体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总结出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在实地调研中也发现一些不足。 政策制定多样化,内容碎片化,发布多元化。各地区、系统、部门基本上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人才引进激励政策,这些政策有的单独成文,有的穿插在其它产业发展或招商引资的政策之中,存在明显的形式多样化、内容碎片化。一些政策制定比较匆忙,过于笼统,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深度不够,实际执行时难以落实。 引进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没有明显突破。过分倚重政府的主导作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行政化,没有充分调动人才使用单位主体作用的积极性。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够,未能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引才引智模式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设计,引进人才的绩效评价和管理方法体制化,类似年终考核、职称评定、岗位竞聘、项目申报等具体工作缺少合理的灵活性。人才引进工作法制化建设滞后,在引进海外人才的出入境、工作及居留身份、国民待遇等相关方面法律缺位,法制理念相对滞后。 此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的综合服务能力不强。激励政策缺少规范的长效机制,具有明显的时效性,且政出多门。创业孵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与产业基地的配套环境发育不理想,对高层次人才的整体吸引力和承载能力较弱。尤其是重人才引进,轻人才使用,对人才引进的后续支持乏力。还有,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数量偏少,比重较低,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创新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等等。 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服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强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统筹全省人才引进服务工作,在系统整合上下功夫。为此建议: 一要创新人才引进与服务工作机制。明确引进服务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的省级综合主管部门与工作协调机制,在省级层面建立人才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人才引进与服务工作会议,学习外地人才工作好的经验与做法,交流我省各地人才工作的新情况、新进展、新问题和新举措,研究指导我省下一阶段的人才工作。市级和部门层面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人才工作3-5年行动方案,定期进行工作调度,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抓好人才引进与服务事项的落实。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指导、协调和服务引进人才所在单位,落实相应的政策待遇。可以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集中对外开展工作。 二要规范出台人才引进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将我省的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和措施按省级重点与普适性、地区及系统的重点与普适性和用人单位个性化的三个层面进行设计,可以借鉴其它先进的人才引进理念与政策措施,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细化政策措施规程及操作办法。省级以下层面出台的激励性政策需要向省人才工作主管部门报备审查,避免政策出台的随意性、不科学和不合理性。 三要统一全省人才引进的信息管理与发布。定期制定或更新全省引进高层次人才需求指导目录,统筹全省人才引进政策、人才需求、人才跟踪与信息管理工作,省级人才综合主管部门建立省级信息发布平台,集中全省的信息统一进行发布。地方及企业层面出台的个性化人才工作需求及相关的工作方案,需要向省级综合主管部门报备,统一分类归档,并在省级信息平台链接对外公开发布,建立省市及部门联动的信息发布机制。 四要系统培育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承接载体。省级人才综合主管部门,指导整合全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和开发园区的技术、项目、市场和资金等创新要素。指导鼓励地方政府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帮助企业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营造适宜高层次人才发展的软硬环境。 五要构建多元化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工作责任主体。探索在全省范围内构建一个省直部门、地方政府、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企业等主体多元化,责任明晰化,机制联动化的人才引进与服务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建立灵活合理的人才评价与考核机制,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探索人才引进的市场化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使用单位的主体积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