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三板做市转让市场遭冷 问题出在哪里呢?

 昵称18044201 2016-11-21
与沪深交易所实行连续自由竞价交易模式不同,新兴的新三板市场采取协议成交与做市成交两种模式。其中,做市成交作为一种创新手段,被寄予厚望,看作是新三板挂牌公司合理定价及理性交易的基础,也是很多优质新三板公司在交易模式上的首选。
 
 
两年多来,做市成交模式取得长足发展,对推动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这种交易模式在市场上出现趋冷态势,不但是选择做市成交的公司占比有所下降,而且一些已经实行做市成交的公司也开始退出,转而重新回到协议成交模式。据一些研究机构的调查,无论是挂牌公司还是做市商,以及其他投资者,对现行的做市商制度普遍不太满意。

问题出在哪里呢?分析下来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从推出做市商制度的初衷来说,主要是为了解决挂牌公司的流动性问题,这也是国际市场上对做市商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目前新三板市场行情对于投资者有着严格的身份限制,能够参与交易的客户数量有限,这样就使得券商在进行做市时,缺乏足够的对手盘,于是交易也就很难流畅地进行,从而难以保证市场具有最起码的流动性。也因为缺乏流动性,通过做市所形成的价格,也就很可能被扭曲,其内在的合理性相对有限。一些挂牌企业之所以选择做市成交,很大程度上是对做市成交形成的价格有着比较高的预期,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普遍达不到,因此也就难免产生不满。

其次,对于做市商来说,都是希望通过参与这一业务,能够延伸新三板服务方面的业务链,同时也能够为自己增加收入。在做市制度安排上,的确有公司给做市券商提供折扣价的“底仓”安排。然而,由于新三板行情清淡,价格低迷,导致做市的券商买卖活动受制约,盈利困难,今年以来有的甚至还出现了不小的亏损。由于深陷于流动性陷阱之中,一些券商参与做市的积极性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有些新三板公司考虑转到主板及创业板市场交易,这就被要求停止在新三板市场交易,通常此时做市商也需要退出,而能够转板的公司大多数质地还是不错的,这就令做市商的处境变得尴尬,因为随着好的操作标的的流失,市场活跃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此外,还有一个做市商与新三板市场行情在规模上的平衡问题。现在还只允许券商参与做市,其能够投入的资金数量相对有限,而反过来随着新三板挂牌公司的不断增加,有做市需求公司的绝对数量还是会越来越多,这样券商也就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很容易导致做市质量的下降。尽管有关方面已经考虑开放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参与做市,但一则这个门槛很高,二则私募基金只能用自有资金来做市,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实际可能参与做市的资金会很少,无助于解决现存的问题。也正因为这样的一些原因,一些实行做市成交的公司,感觉做市并没有带来估值的提高,也没有显著改善流动性,相反还带来了相应的成本,因此对做市的兴趣下降。因为目前做市业务盈利很难,券商也就将其视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新三板做市成交遇冷,也就成为了当前这个市场的普遍状况。

新三板做市遇冷,虽然反映的只是新三板中做市交易模式所遭遇到的困境,但这背后却提示了新三板市场在发展中碰到问题,其核心在于因为缺乏流动性,导致了交易的清淡,定价机制失灵以及退出渠道不畅通。因此,现在不但是需要改进新三板的做市商制度,使之能够尽可能符合实际需求,真正发挥作用,同时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大力度地推进新三板的全面改革,让它具备与之所担负的市场职能所对应的流动性,只有这样其良性发展才是可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