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三板公司之间的并购面临死循环

 昵称33542116 2016-11-21

我们是谁

新三板公司与资本市场沟通的重要桥梁


我们努力

完善公司治理 提升信披质量 


我们致力于

推动新三板市场健康发展 促进公司做优做强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Grow Up Olly Murs - 24 HRS (Deluxe)

众所周知,A股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不胜枚举,热闹非凡。2015年被并购案例98件,2016年1-8月被并购案例80多件。而新三板公司并购非挂牌公司的案例也屡见不鲜。但新三板公司间的并购却鲜有成功案例,其实由于同在一个圈子里,并购意愿非常强烈,但为什么难以落地呢?其实有很重要的制度性原因。


首先,并购形式及对象受限制。


大家都知道,并购不外乎现金收购发行股票收购现金+股票收购三种形式。由于新三板公司普遍现金不充裕,并且考虑并购引起的个人所得税原因,所以并购基本上是现金+股票的形式实现。那么,谈到发行股票,问题就来了。



很多新三板公司都有员工持股平台,而收购过程中,对被并购对象发行股份受《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问答-定向发行(二)》的规定,所以被并购对象的员工持股平台同样不能参与定增。但如果想变换为员工直接持股,他们基本上无法满足500万证券资产的合格投资者的条件,由于核心员工只限于与股票发行公司有劳动合同的员工,所以被并购公司员工也无法认定为并购公司核心员工。所以被并购之路就是死胡同。


其次,新三板公司间的并购,当一家公司控股另一家公司后,被控股的公司将可能被要求摘牌。


但A股公司控股的新三板公司,则不用摘牌。在实际操作中,新三板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也不允许挂牌,但A股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既允许IPO,也允许在新三板挂牌。据我所知,很多有意被并购的挂牌公司不愿意摘牌退市,是新三板公司间的并购无法达成一致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新三板的好公司,很多会被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成为A股公司的并购标的池。另外,新三板也会变成IPO的过渡板, IPO排队和进入辅导期的已经超过260家。新三板市场内部间的整合的做大做强,基本上是死胡同,都变成死循环。



这就很尴尬了


新三板挂牌10000家指日可待,但很可能面临众多企业融不到资,做市商不愿意做市的尴尬局面。而每年不但要支付价格不菲的中介费用,还要承担更大的规范化运作的隐性成本。这些企业将面临大面积的退市。这些企业不是A股公司的菜,又不具备并购其他企业的家底。而被新三板企业并购应该是一条较为理想的路线,一方面有利于新三板企业整体上做大做强,同时也有效减轻因大量退市对新三板市场的正面的的冲击。能稳定投资者心理预期,有利于增加新三板的流动性。


只要有大量企业退市风险的利剑高悬,投资者均会望而却步,会阻碍股转公司确定的以改善流动性为中心的目标的实现。


我建议,有条件放开新三板间并购发行对持股平台的严格限制(这条难度稍大一些),或者扩大对其核心员工的认定范围至被并购公司员工(这条从制度上操作起来更容易,股转公司就可以做到)。


对新三板的子公司,只要不存在同业竞争的,则允许挂牌。新三板公司被并购控股的,允许继续留在新三板(因为从法规上没有规定不允许,可以直接窗口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