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队长”

 我爱蓝天图书馆 2016-11-21

 

“马队长”

吕述谡

  “马队长”不姓马,本名吕春文,是我的本家二大爷。之所以叫马队长,是因为他的乳名叫“小马子”,又做过乡里模范队队长,故而得名。而“小马子”之名,也是可能因为他属马,具体年龄有待考证,但我依稀记得,他和我祖父的年龄上下相差不大,若健在,也都是近百岁的老人了。

  二大爷最为自豪的是,抗战期间,他曾担任过地方武装“模范队”的队长。但是我怎么也无法把这个老人和电影里英姿伟岸的抗日英雄联系起来。但二大爷和祖父漫不经心的那些闲谈却不得不让我肃然起敬。他一声声痛苦的咳嗽都没有影响我对那硝烟弥漫中一个英雄人物的无限遐想。


  后来我一直认为,是二大爷以及他们的模范队给予了我们村庄以保护,才让吕庄这个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村落免受日本鬼子的蹂躏。二大爷他们也可能像电影《敌后武工队》里那样,带着墨镜,装成大老板,在鬼子占领的县城里或据点附近侦查;也可能带领大家在树林里操练,苦练杀敌本领,也可能在柴沟荡里埋伏,随时准备给敌人以致命的一击……二大爷经常讲起的是,日本兵那子弹一排排打过来,他们也没有紧张,反而巧妙的将鬼子击退。模范队的任务就是保家。据老人讲,我们村庄向南二里路就是柴米河,鬼子来了,老人妇女带着孩子“跑反”,模范队埋伏在芦苇荡、河堆下,鬼子来了,他们就放枪,保住村民向南,只要过了河,大家就安全了。那些年,要是没有二大爷和他们的模范队,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境况了。

  抗战胜利后,又遇上“大兵北撤”,二大爷的模范队和组织失去了联系,二大爷就回家做了农民。祖父后来经常为二大爷惋惜,说他傻,如果解放后去找组织,至少也能当个官。对此,二大爷是无所谓的,就是在文革中因此受到审查和批斗,他也没有抱怨过。我想,枪林弹雨都经历那么多,那些跳梁小丑的丑陋表演二大爷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祖父说二大爷能做大官是有依据的,因为他读过“四书包本”,有文化。在那个年头,识字,有文化,今天看来是多么的稀罕。但是二大爷的文化也没被埋没,因为在我们村庄,他的文化给大家带来很多快乐。记得小时候,二大爷经常在晚饭后来讲他倒背如流的《三国演义》,《薛刚反唐》等经典。村庄上的老人孩子就会围坐一圈,津津有味的听着。讲到精彩处,二大爷就会卖个关子,让大家“且听下回分解”。但是二大爷对他的铁杆粉丝们是从不保留的。记得有好多个寒冷冬天,二大爷都会在邻居“老空”家的偏屋里烧个火盆,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把鼻子一把眼泪的讲到深更半夜。

  在我记忆里,二大爷和我祖父最为交好,他家和我家相隔一家,每天必来我家溜门。后来,我父亲和他家的述虎也是同年,又与述庭相处的也非常铁。我就认为,我家和二大爷家一定是要成为很好的朋友的,后来,我和二大爷的孙子茂明也同年出生,就更认为这是一个天意,所以,我和茂明在小时候闹了好多次别扭,甚至还动手打过架,但直到现在仍然是割头不换的好朋友。我想,这应该和传统的家风有关吧。

  二大爷年过八旬时已是四世同堂。四个儿子,20多个孙子辈,以及20多个重孙辈,考验着二大爷的记忆力,开始他还能记得几个晚辈的名字,分得清是谁家的,后来随着更多的重孙辈出生,老人直接懵了,干脆不记了,“路上喊老太的小揪都不认识了!”说这话时,二大爷不无得意。这让我的祖父羡慕了很多年。

那年夏天,二大爷仙逝,马队长和他的传奇,以及那个时代的风起云涌都成为历史。每次回乡,走在村庄的小路上,我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景象: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被好多个儿童围住,他们不停的喊着“老太!老太!”老人虽然叫不出孩子们的名字,但是他脸上的笑容是幸福的……

 


 

 

吕术谡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县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任、沭阳县文学研究会会长

 

《新城文学》微信平台稿约(试用稿)

  《新城文学》微信平台宗旨是面向全国征稿,兼顾挖掘乡土文学新星、培育潜力作者。

  投稿须知:

  二、本平台坚持原创,在其它微信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平台。来稿请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发送,务必注明作者简介、详细通联和本人照片一张。收稿邮箱:794497372@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