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读南京:高淳有一座水碧桥

 敬亭山人138 2016-11-21

高淳有一座“水碧桥”

高淳自古水网密布,因此,区境内现在还保存着许多古代的桥梁。高淳区砖墙镇水碧桥村是南京的最南端,再往南就到了安徽宣城,中间隔着一条水阳江。

笔者寻访水阳江水牮路过此处,看到这座桥的时候,感觉到此桥应该是一座老桥,见桥下无水,于是来到桥洞下,一探究竟。

桥为单拱石桥,桥身两个侧面,分别镶嵌着一对镇水兽。四只镇水兽的头部均有损毁,镇水兽头部侧面雕刻精美纹饰,两只眼睛朝上凸出,看上去十分凶猛,也很吓人。桥身拱部的顶端,有石匾,自右至左上书三个繁体大字“水碧桥”。

“水碧桥”有何历史?笔者回来后查阅了相关资料。

2014年8月,高淳区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单“古建筑”中,“水碧桥”名列其中。时代为清,地址位于砖墙镇水碧桥村西北,东西横跨水阳江。进一步检索发现,原来“水碧桥”还是一座跨两省的桥,桥的北端为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水碧桥村,南端为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宝塔行政村,因此,这座桥一直以来是苏、皖两地人民来往的重要通道。

据光绪《高淳县志》记载:“水碧桥,县西南三十里,东即宣城界,桥为两县修造,徽、宣之水,至此澄碧,因名焉。”这句话的意思是,水碧桥在高淳县南三十里的地方,桥的东边即为安徽宣城,水碧桥为高淳县与宣城县共同建造,徽州、宣城的水,流经此地仍然十分清澈,桥因此而得名。

水碧桥作为高淳和宣城两地的界桥,在光绪七年《重修安徽通志》和光绪十四年的《宣城县志》中,是有记载的。《重修安徽通志》卷四十“关津”有这样的描述:“水碧桥,县东北水阳镇东岸,北接高淳县界。”光绪十四年《宣城县志》则明确指出:“水阳东岸,北界高淳。”

令笔者感兴趣的是,为何会称为“水碧桥”呢?是因为“徽、宣之水,至此澄碧,因名焉”?还是另有其因?笔者查阅了嘉靖四十一年(1562)《高淳县志》发现,水碧桥名称的来历,可能还有其他解释。

嘉靖《高淳县志》说:“水逼桥,县南三十里,近宣城,县界。”根据这个说法,这座桥在明代时是称为“水逼桥”的,与现在的“水碧桥”,应该是同一座桥。只是字不同,一个是“逼”,一个是“碧”,既然在明嘉靖年间此桥作为高淳与宣城的界桥,就已经存在,那么也就是说,“水逼桥”至少在明嘉靖四十一年就已经建成,作为“界桥”,至少已经有454年历史,可以说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古桥。

“水逼桥”这个名字很牛,那么,为何称其为“水逼桥”呢?笔者推测,可能是因为受到来自水阳江上游的徽州、宣城洪水所逼迫,故名“水逼桥”。至于光绪《高淳县志》说的水碧桥的得名,或许由于上游水流至此,水质碧清,再加上“逼”与“碧”同音,因此,转音为“碧”。

根据现在桥身石匾上书写的是“水碧桥”,而不是“水逼桥”,以及文献所载可以确定,水碧桥在清代重建过,并更名为“水碧桥”。

清代及民国时期,水碧桥的地理位置仍然十分重要,因此,常常能从清代及民国的地图中,找到水碧桥的影子。《江宁舆图》之“高淳县图”、光绪《高淳县志》之“图纪”、民国《高淳县志》之“高淳县四境图”、《高淳乡土志》之“高淳县图”等文献,都记载了水碧桥。

1936年年初,由于长年淤积,水碧桥河行洪不畅,于是被列入清淤疏浚项目。清淤工程从水碧桥河的河口位置水碧桥开始,约两个月时间,工程结束。

不论是“水逼桥”,还是“水碧桥”,对于这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桥,虽然失去了应有的功能,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理应得到妥善的保护。

走读南京:高淳有一座水碧桥

走读南京:高淳有一座水碧桥

走读南京:高淳有一座水碧桥

走读南京:高淳有一座水碧桥

走读南京:高淳有一座水碧桥

走读南京:高淳有一座水碧桥

走读南京:高淳有一座水碧桥

走读南京:高淳有一座水碧桥

走读南京:高淳有一座水碧桥

走读南京:高淳有一座水碧桥

走读南京:高淳有一座水碧桥

走读南京:高淳有一座水碧桥

走读南京:高淳有一座水碧桥

走读南京:高淳有一座水碧桥

走读南京:高淳有一座水碧桥

走读南京:高淳有一座水碧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