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抬轿人”

 金陵一棵树 2016-11-21

吴雯雯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规定,党内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民间常用“抬轿子”来形容对上级拍马屁、阿谀奉承,在党内搞“抬轿子”是同志关系的庸俗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要营造清爽的同志关系。

领导与被领导者只是分工不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善于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辈必然暗藏私心。或鞍前马后、感情投资,想方设法套近乎傍靠山;或假模假样,花言巧语以谋私利;或搬弄是非、诋毁同僚,招摇撞骗以图捷足先登。抬轿者抬的是权力,给别人“抬轿”是为了能自己“坐轿”。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荀子说过,“谄谀我者,吾贼也”,居心叵测者对领导的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对于工作开展没有半点实用之处。对于党员干部,尤其是身居要位的领导干部,奉承之词犹如毒药,容易滋生个人专断和家长之风。

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党员干部要谨慎选择自己的交友圈,东晋的苏浚在《鸡鸣偶记》中将朋友分为四等,告诫后人,亲近匡正过失、患难与共的畏友和密友,远离终日嬉戏、互相倾轧的“昵友”和“贼友”。领导干部手中握有权力,难免成为居心叵测者围猎的对象,尤其需要谨慎交友,要善于识别和自觉远离“轿夫”,避免助长拉拉扯扯、吹吹拍拍的江湖习气,多交一些敢于直言、同甘共苦的益友,保持不带功利色彩的同志关系。

“亲”则两利,“清”则相安。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把握好与朋友交往的尺度,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切不可慷公家之慨、谋一己之私。要善于识别“轿夫”,不仅要看他是怎么“对上”,更要看怎么“对下”;不仅听他“怎么说”,更要看“怎么做”。对于投机取巧、吹吹拍拍、阿谀奉承的人,要警惕和防范,绝不能让“抬轿人”得利、让“老实人”吃亏。要严格按照政策和规矩办事,保持为人正派、光明磊落的作风。多一些泼冷水、少一些抬轿子,多一些敲打声、少一些吹鼓手,营造干净清爽的同志关系,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安市人社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