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荒废自己的地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孟子说:“言语浅近而含义深远,这是善言;把握住的十分简要,而施行时效用广大,这是善道。君子所说的,虽然是眼前近事,而道却蕴含在其中;君子所把握住的,是修养自己,却能使天下太平。常人的毛病在于荒弃自己的田地,却要人家锄好田地,要求别人的很重,而加给自己的责任却很轻。” 这个毛病非常普遍,就是一味责怪别人,贬斥别人,诋毁别人,却对自己网开一面,认为自己千对万对,认为别人千错万错。这种人是最典型的小人之心,对别人求全责备,万能难与之共事。三国时东吴曾有一个叫暨艳的人,官为选部尚书,主要负责对官员的考评及升降。他对别人极度的苛责,经他考评的官员,全部被降职,甚至连降数级,没有一个人能够保住官位。至于那些品德原本就鄙下,没有志向和节操的人,遇到他更是倒霉,都被他发落成为军吏,安插在军队的各营各府。他还经常揭发别人的隐私,加以夸大张扬,以证明他处罚得当。为此陆逊写信给暨艳说:“圣贤的人赞扬善行,而体谅别人的愚昧;忘记别人的过错,而记住人家的功劳,以形成美好的风化。所以我们应该远学孔子的泛爱亲仁,近效郭泰的宽厚容人,这才有益于正道常理。”左将军朱据也对暨艳说:“如果只举荐那些完全清白的人,而容不得一丝缺点,恰恰破坏了劝导作用;如果一下子都被免职,恐怕会带来祸患。”暨艳不听。于是怨恨之声遍布于路途,人们都争着搜集暨艳的隐私并告发他,最后迫得暨艳自杀了。 所以圣人将品德视为自留地,一味的盯着别人的田,却荒废自己的地,这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 |
|